资本狂追机器人,高瓴、顺为都来了!

格隆汇 2022-04-12 00:01

最近,工业机器人领域又迎来了一笔热钱。

公开信息显示,法奥机器人近期完成了超 5000万美元B轮融资,源码资本领投,顺为资本、阿里巴巴、美团龙珠、钟鼎资本、高瓴等跟投。

回顾近一年来,工业机器人这一赛道常常受到资本的宠爱,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工业机器人行业融资数量超过90起,融资金额超过200亿元 。

而入局者也越发多了起来,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相关企业超11.4万家,其中,2021年新增注册企业超4.6万家,增速达到72.97%。

图片来源:天眼查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显然,在数字化、自动化的春风吹拂下,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存在感越发强烈。

1、蓝领工人的“代餐”

事实上,工业机器人的崛起不仅代表着自动化、智能化的进步,也是直接对标了现实中的“用工荒”难题。

不可否认,人口红利已经触及天花板,老龄化特征凸显,同时,时代变迁得也很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去当外卖员、做主播,也不愿意走进工厂,毕竟也跟不上设备、工艺迭代的脚步了,劳动力短缺成了大问题。

公开数据显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10大重点领域人才总量将接近6200万人,而人才需求缺口将近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

而与之相对,工业机器人的优势凸显了出来。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兴起,智能制造不断创新升级,尤其是在后疫情时期,工业机器人有了很多的用武之地,不断向各行各业进一步落地渗透。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工业机器人能够代替大量的人力去承担不少繁重的工作,提效增质,为制造业的发展带来强助力。

要知道,中国已经连续八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工业机器人产量累计达36.60万套,同比增长44.9%,创出历史新纪录;出货量16.84万台,占据全球44%的份额。此外,预计到2025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规模有望达到1051亿元。

2、技术壁垒难以突破?

虽然,目前我国工业机器人的竞争力不断加强,但这也无法掩饰入局标的依旧在技术等方面存在短板,疫情之下更是放大了这一痛点。

长期以来,我国在这一赛道的市场份额被外企垄断,主要的原因便是在于“技不如人”。

毕竟工业机器人拥有高门槛的技术壁垒,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内相关企业难以切入,甚至出现了连核心零部件也依赖进口的窘况。

而纵观市场竞争格局,ABB、库卡、安川电机等为首的海外品牌占据了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不少的市场份额,拿捏着利润较高的高端市场。

可以说,要想扩展产业生命周期线,国产机器人企业需要提升核心零部件的竞争力。

从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来看,上游的主要核心零部件分别是减速器、伺服电机以及控制系统,这一部分的成本占到整体生产成本的六七成,盈利能力也最高,大多被海外厂商所垄断,且主要依赖进口,国产化率不足,国产机器人企业亟待加快国产替代的脚步。

先看减速器,目前市场上主要是RV减速机、谐波减速机,由于这一部分的机械对材料成型、精密加工和装配技术要求高,国产RV减速器厂商还需要进一步追赶,以缩小差距,毕竟随着国产机器人加速放量,RV 减速器需求也将提升,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减速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 133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5%,其中,国内 RV 减速器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0%。

同时,伺服电机作为机械自动控制的基础元件,对机器人工作性能也起到关键作用。目前市场竞争内卷虽然严重,但依旧是国外品牌手握话语权,而国产品牌在保持产品的稳定性存在较大的成长空间。

此外,控制系统可以算是机器人的“大脑”,对自主研发能力要求高,尤其需要在核心底层算法上攻克技术难题,以提高精确性、稳定性、易用性。如今国内一些机器人制造企业已实现了对控制器的自主生产,但与海外相比,技术积累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整体来看,目前我国机器人产业虽起步晚,但发展迅速,不过在关键性的核心技术上依旧需要突破瓶颈,在高端供给上竞争力不足,亟待在高精度、高刚度、高灵敏方面更上一个台阶。

3、结语

工业振兴的旗帜已经高高飘扬,自动化、智能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机器人抓住了智能化转型的历史机遇,近年来,其发展空间得到了进一步开拓。

资本也按捺不住,蜂拥而至,纷纷寻找并押注新的标的,但这一热潮下也需要冷静思考,不要光盯着行业所谓的大蓝海,多多着眼这类标的真实的技术实力、产品落地能力等,毕竟过热的抢投下更需要务实。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