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报】金信基金总经理殷克胜:23年公募元老的坚守与求索

金信基金 2021-07-26 23:57

金信基金 总经理殷克胜

本文摘抄及转载自中国基金报,记者张燕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本转载不代表本公司观点或本公司同意该等观点,且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人自行承担任何投资行为的风险与后果。

精华摘抄:如果说坚守是源于信仰和热爱,不断的探索则是必然选择。新政策新规则层出不穷,新公司新平台快速更迭,共同创造了“中国资管速度”。要坐上这辆高速行驶的列车,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公募基金行业看起来是红海,实际上是蓝海,或许还是未来十年全球金融市场中空间巨大的蓝海。作为后发者,金信不仅要在红海中活下来,更要在蓝海中持续前进以脱颖而出。

中国公募基金行业自1998年破土萌芽至今,已经走过23个年头。作为行业首批从业管理者之一,金信基金总经理殷克胜从未离开过公募行业,全程见证了国内公募基金行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日前,殷克胜参与发起设立的金信基金迎来六周岁。成立六年来,金信基金始终坚持以价值投资为核心,将科学投资与艺术投资有效结合,不求速而求稳,潜心修炼投研内功,逐步完善产品线,在市场上建立了较好的经营基础和口碑。

在摸索前进的过程中,殷克胜为公司规划出一条清晰的发展路径——在坚守价值投资的基础上,持续发挥差异化竞争优势,打造核心竞争力。结合近年中国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等发展转型大趋势,公司成立后就开始布局并深耕消费成长和科技成长,旗下多只聚焦成长赛道的产品业绩突出。

“公募基金行业看起来是红海,实际上是蓝海,或许还是未来十年全球金融市场中空间巨大的蓝海。”谈及行业格局现状,殷克胜信心满满,“作为后发者,金信不仅要在红海中活下来,更要在蓝海中持续前进以脱颖而出。”

23年公募元老的坚守与求索

参与发起设立金信基金,是殷克胜践行多年投资管理经验、探索全新专业资产管理机构成长路径、打造财富管理共同理想平台的谋远之举。

回顾这位基金业元老级人物的履历,坚守和求索是两大关键词。1998年,殷克胜离开监管机构,加盟鹏华基金,出任公司董事、常务副总经理。谈及当时的选择,他说:“当时中国基金业开启崭新征程,成为资本市场冉冉升起的新生力量。我想要加入这一新兴行业,做一些有益尝试。”

在殷克胜主管投资时,鹏华基金管理资产规模突破1500亿元。2010年4月,殷克胜正式掌舵金鹰基金。以投资研究见长的他此后在金鹰基金任职近4年,带领公司稳步发展。

殷克胜并未停下求索的步伐,再次开辟新航道。2015年7月15日,金信基金在深圳举办开业仪式,以殷克胜总经理为核心的管理团队合计持股达35%,位列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这也标志着国内首家管理团队出任第一大股东的公募基金正式成立。

对于发起创设金信基金,殷克胜表示,这既是一种尝试,也是对行业未来思考的结果。

“有不少基金公司由于换届或股东更换等因素导致高层管理团队稳定性较差。而公募基金是典型的轻资产与轻资本行业,各类专业人才是公司的重要资产。高层的频繁变动会导致公司治理结构的转变,以及人才体系的动荡。而良好的治理基础,才是企业文化形成并保持长期贯彻的基础。因此,允许专业人士持股获得允许后,我们发起创立金信基金,由专业管理团队出任第一大股东。管理层直接持股,是基金公司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升竞争力的最有效手段。”殷克胜说。

据殷克胜介绍,金信基金股权结构非常稳定,三大股东自公司成立以来坚定持有,股权比例结构保持均衡,股东间沟通融洽顺畅,为公司经营创造了稳定环境。此外,公司管理层考核出发点与价值导向相符。董事会对管理层的考核和激励立足中长期,因此,对总体经营目标的考核周期较长,管理团队也十分稳定,公司理念能够很好地延续和传承。

此外,打造一个能够实现财富管理共同理想的专业平台,是金信基金创立的另一愿景。在殷克胜看来,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版图不断扩张,亟需一批“接班人”擎起行业发展大旗。而通过创设新公司,能够更迅速高效地把专业老将几十年的积淀和经验传承下去,形成体系化的长效稳定机制。相较于一家企业,金信更是具有财富管理共同理想的人士创造价值、共享价值、实现价值的平台。

当然,任何个人和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时代大背景。伴随着国民财富的几何式积累和理财需求的爆发式增长,致力于为客户实现资产持续稳定的资产管理机构正迎来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看到公募基金即将掀起的资产管理机构化大潮,殷克胜选择勇立潮头,带领金信基金做财富管理“弄潮儿”。

坚守不易,23年的坚守鲜见,在日复一日的坚持中求新求变更是难上加难。谈及此,殷克胜笑道:“从业多年,行业变化之快深深触动我。如果说坚守是源于信仰和热爱,不断的探索则是必然选择。新政策新规则层出不穷,新公司新平台快速更迭,共同创造了‘中国资管速度’。要坐上这辆高速行驶的列车,才不会被时代抛弃。”

潜心六载打磨投资管理能力

执掌金信基金六年以来,殷克胜对其有一个核心定位:做一家业绩持续优秀的专业型、创新型资产管理公司。

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殷克胜一直专注于深耕他所擅长的投资管理业务,多方位协同推进公司体系机制建设。对于基金公司的运作发展,殷克胜有着独到见解和深刻洞察。“如果将一家公募看作一辆两轮车,那么产品和渠道就是两个轮子,投资是发动机,而风控则是方向盘。”他这样比喻道,投资业绩看起来是一个个数据,实际上是这些驱动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殷克胜极为重视投资理念的作用,强调以价值投资为核心。他认为,公募基金靠的并非“一锤子买卖”,行稳致远方能长久为功。因此,公司经营理念相对简单,即以客为尊,专注主动投资管理能力,长期稳健合规经营。

具体到投资管理实践中,一方面,金信基金发展路径非常清晰,确立了“以价值为基础的成长股投资”方向。公司将大部分资源投入到成长股投研,集中火力寻找成长赛道优质标的,同时,强调赚企业盈利增长的钱,致力于挖掘高景气度成长细分赛道标的并尽可能地长期持有。

“要做好投资,光靠科学是不行的,还有艺术的成分在里面。而艺术的成分是很难量化的,主要是靠时间和经验的积累,这种积累能够让你知道在什么时候做什么样的事,这就是所谓的‘度’。对‘度’的把握是投资的关键,因为投资时经常有互相矛盾的东西。”殷克胜说,股票价格是基本面和市场噪音共同作用的结果,金信基金要求基金经理能够区分股价涨跌的驱动因素构成。

自成立伊始,金信基金就深刻认识到风险管理是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的前提,是保证业务持续推进的根本。过去六年,金信基金一直坚持风控第一,合规为要。

在风控合规的框架下进行投资,一直是殷克胜谨记于心的要则。“2002年6月24日,国务院决定停止减持国有股,当天沪深两市双双上演罕见的井喷行情。基于对行情向好的判断,刚刚成立的一只爆款基金火速建仓,然而,市场随即便陷入调整,这只基金损失惨重。在那个开放式基金被认为不会亏钱的年代,这件事给基金公司及整个行业带来极大压力。”这段经历令殷克胜记忆犹新,也使他意识到风控的重要性。

在投资风控方面,殷克胜为公司设立三条准则:一是坚持财务基本面的研究,以业绩为核心,紧抓行业龙头和潜在龙头;二是避免题材与概念公司的投资,杜绝盲目跟风、炒作;三是建立有效的机制和程序,杜绝爆雷公司和问题公司的投资。

通过六年的潜心修炼,金信基金目前已建立较为完整的投研体系,取得了持续优秀的整体投资业绩。

专业团队凝心聚力

公司取得阶段性佳绩的背后,是金信基金对人才的重视与培养。殷克胜始终相信,资产管理公司的核心是投研,投研的竞争力由团队合力决定。成立六年来,金信基金以公司文化为依托,寻找富有经验的金融从业人员,同时坚持自主培养新人,为公司核心投研供血。

基于多年管理经验,殷克胜在选人用人以及团队建设方面形成了独到有效的理念及体系,并且投研团队的打造也是其过去六年的工作重点。

对于人才队伍的搭建,殷克胜直言,目前还处于发展初期的金信基金对大平台人才吸引力有限,因此更注重内部培养,坚持以人为本、公司和员工共同成长的发展观。选拔潜力人才时,过硬的专业实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必备素质,而对投资研究的热情和坚持专注同样重要。他还强调,投资中最难的是坚持和转换。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基金经理,一方面需要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排除干扰因素独立思考判断,勇于坚持自己的风格和理念;另一方面则要善于纠正错误并总结经验教训,注重思想上的提高和行动上的转变。

在殷克胜看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是留住人才的基础。金信基金以“用5至10年时间成长为可以为投资者提供良好回报和服务的优秀资产管理公司”为战略目标,这一求稳不求速的中长期理想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目光长远之人合力实现。

“任何公司的成长都需要时间,而愿意陪伴公司长大并享受这一过程的人才是我们要寻找的同路人。加入一家尚未长大的公司,可以体味到更为丰富的经历和感受,也能锻炼人的综合能力。对于立足长远、不追求短期利益的人才,我们诚挚欢迎。当然,选择加入不同规模量级的公司是个人选择,我们始终予以尊重。”殷克胜说。

事实上,长期理念也贯穿在金信基金人才选拔中。殷克胜说:“对于一时业绩不尽如人意的基金经理,我们要对其进行归因,找到原因对症下药,在较长期限维度下进行考核。”金信基金强调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与产品风格、市场风格有效结合,最大化激发基金经理的投资潜能。“投研一体”也是公司提倡的做法,投资与研究团队间以及团队内部集体协同,互通有无,共同进步。对研究工作,殷克胜要求研究员持续加强对个股财务基本面的分析,结合行业景气度不断优化选股标的。

在确立团队人员目标一致、价值导向相同的前提下,金信基金实施较为扁平化的管理模式,给予投研团队较大的自由度。作为股东的管理层也全力支持基金经理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并给人才提供良好的制度、激励、平台、氛围与环境,帮助他们与公司一同成长。

作为公司管理者,殷克胜与基金经理长期保持畅通高频沟通,了解投研需求与进展、困难。他深知公司年轻基金经理的压力与不易,时常发微信肯定他们的成绩,并提醒他们戒骄戒躁。“有的基金经理深夜还在与我聊微信,报告自己的工作进展。面对我的要求,他时常充满信心地表示自己‘一直很努力并会更加努力’。”殷克胜说。

“小公司成长过程中困难与波折不会少,如果没有拼劲儿,很难立足。”殷克胜表示,敢打敢拼的精神早已根植于金信基金的企业文化中,全体员工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人才培养、公司文化等多方面的不懈努力,金信基金投研实力不断壮大,已搭建起一支颇具特色的投资团队。

公募行业是红海更是蓝海

“公募基金行业看起来是红海,实际上是蓝海。作为后发公司,金信基金面临上百家同业的激烈竞争,从这个角度看行业已成红海。但公募行业是一个非常好的赛道,或许是未来十年全球金融市场中空间巨大的蓝海。”谈及行业格局现状,殷克胜说。

在他看来,基金公司不仅面临同业竞争,还面临银行理财子公司等其他类型资管机构争夺市场份额。从中长期看,外资资管机构进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将促进行业的竞争度,提高行业的整体水平。国内的公募、私募等资管机构也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服务水平、产品质量上需进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公募基金行业显然空间巨大。目前国内公募基金持有市值的比例约为10%,为近10年来最高水平。市场‘去散户化’方向明确,但这也是一段漫长的道路。公募基金规模或配置到A股市场的绝对规模达到一定量级时,‘去散户化’才有可能算是取得一定成效。”殷克胜说,可以简单推算,对于总市值已超过80万亿元的A股市场而言,假设公募基金的持股比例达到美国共同基金持有美股市值的比例,大约20%~30%,国内公募基金中配置A股市场的规模还有2~3倍的空间。目前来看,公募基金的规模仍有长足增长空间。

就公募基金行业内部而言,经过近十年牛熊跌宕行情后,基金公司的权益类投资格局初步形成,头部公司整体市场份额维持稳定。然而,头部公司管理规模差异不大,整体来看各家公司权益基金平均规模普遍不高。头部基金公司虽市场份额较稳定,但十年轮换掉队的公司不在少数,持续保持行业前列实属不易。

他说,作为行业后发者,金信基金的目标不仅是在红海中活下来,而且要在蓝海中持续前进以脱颖而出。他同时强调,不能单纯和过度追求规模增长,而是力求把握节奏,使能力建设与规模增长相匹配,能力建设适当快于规模增长速度,以保证业绩、业务、团队的稳定和良好的客户体验。

走差异化竞争路线

在殷克胜看来,通过守正出奇、修炼内功,选择适合自身的差异化发展路径,后发基金公司也有弯道超车可能。站在当前的发展基础上,金信基金从公司、基金经理、产品等层面做出清晰规划。

过去几年,金信基金选择将大部分资源投入到成长股投研中,持续深耕大科技和消费成长板块,寻找优质成长股。未来公司将继续重点关注具有结构性机会超越市场且有长逻辑的成长股。在殷克胜看来,正值“十四五”开局之年,碳中和、科技创新、大消费等领域都在酝酿新的机遇。

金信基金认为,消费和科技仍是中长期主线,公司旗下投资组合将沿着“内需为主,外需回补”逻辑进行配置,中长期坚定看好科技成长板块,看好消费升级和经济转型带来的机会。

确定产品布局大方向后,金信基金在产品营销方面将兼顾首发和持营。殷克胜认为,持续发行产品以扩充产品线是常规发展之路,需要时间的积淀方有所成。但考虑到现阶段产品同质化严重,金信应该更注重产品设计,谋求创新。“另一方面,可适度控制产品发行速度,着力打磨投资能力,将持营产品做成精品,也不失为当下理性市场中的一种选择。由此,在持营基金获市场认可后,再发挥渠道优势将首发产品做大。从过往持营产品规模增长看,应该会有不错的效果。”殷克胜说。

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是资产管理行业永恒的话题,因此,培养和留住人才也是金信基金的重点。殷克胜认为,培养明星基金经理并非目的,依托于强大投研能力,融合平台优势与个人品牌,实现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才是长久之计。作为资管机构,以投研能力带动业绩规模是生存发展的必要途径。金信基金强调以选股能力为前提的价值投资,将继续锻造投研能力,为投资者提供可持续的稳健收益。

“基金经理的投资策略能否契合市场是规模增长的重要因素。长期来看,价值投资能创造稳定回报,前提是突出的选股能力。”殷克胜强调,公司尽管聚焦成长板块,但避免纯粹追求激进成长风格赚取眼球,而是通过对成长股的适度分散投资,保持良好业绩,规避因集中投资而掉队的风险。

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金信对本材料所载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不作任何担保或保证,金信基金可发出其他与本资料所载信息不一致或不同结论的研究资料和报告。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的业绩表现。定投也不能规避基金投资所固有的风险,不能保证投资人获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储蓄的等效理财方式。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者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者自行承担。基金详情及风险收益特征详阅法律文件及相关公告。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