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投A50ETF的两个原因,第二个很超前
这是写给沪深300ETF的第54封信。
5月20日,三大指数收红,四大宽基沪深300ETF涨最多。
好朋友沪深300今天超级兴奋,我问它是不是很久没有成为涨幅第一名,今天好不容易拿了个第一,所以开心到飞起。
它一个劲地摇头,解释道:“我的体量注定不可能老是得宽基ETF涨幅第一名,这点我非常清楚,所以我并不在乎是不是第一。
今天兴奋是看北向资金那个“渣男”的表演,在520这个有意思的日子里它竟然疯狂扫货142.36亿,开盘5分钟它就买了70个亿,确实够魄力,真敢搞。
另外,我发现北向喜欢在周五开启买买买的模式,这点让我更加佩服,好像完全不怕周末出啥利空消息的样子,当然,这一点也许和他们剁仓割肉时够坚决也有关系,追高被套的仓位剁起来那也是手起刀落,眼睛眨也不眨一下,是个狠角色。”
今天520,咱们聊聊A50。
最近有几个小伙伴问我A50ETF的事情,有人问我能不能投,有人问我为什么不投,今天借这篇文章和大家详细聊一聊A50指数,其实较早关注我的小伙伴应该知道我去年11月份写的一篇文章有简单聊过A50和沪深300的区别。
A50ETF跟踪的指数是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这个指数的编制方法如下:
以A股陆股通范围为基础,从陆股通范围内的11个行业(按照全球行业分类标准)中选取各行业市值最大的2只股票,然后从剩余股票中按照自由流通市值选取28只股票,合计50只作为指数样本。
选取的50只指数样本按照自由流通市值加权,其行业配比与MSCI 中国 A 股指数(母指数)一致,样本数量合计50只,并按照季度频率进行调样。
当初推出A50ETF的时候我是很开心的,因为多了一个优秀的投资品种,先来看两张图。
数据来源:Wind,数据区间:20160101-20211203
从这两张图可以看出,MSCI中国 A50指数的绩效指标明显好于其他宽基指数,很明显,回测数据也好过沪深300,既然如此,我为何选择投沪深300,而不投A50呢,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互联互通的规则限制
在这先给大家插播一则小知识:所有境外投资者对A股单个上市公司的持股比例总和,不超过该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 30%,走互联互通(沪港通/深港通)的话,一般买到26%这个比例就不让买了。
而这则小知识会让很多行业龙头企业没法纳入A50,例如大家熟悉的格力、美的和长春高新,它们就是因为外资持股比例一直处在限制高位,所以没法进入成分股,这就让投资者们无法享受到这类企业的发展红利。
另外,结合国内国外股市来看,值得长期投资并拉动股市整体上涨的优秀公司绝对不只50家,起码占上市公司总数的10-20%,所以从这一点看,A50只纳入50只股票的编制规则,会和很多优秀公司失之交臂。
当初宣传推广A50ETF的时候,各大基金公司清一色地用一键打包“茅指数”和“宁组合”这样的形容词来描述A50,因为那个时候沪深300还没有修改编制规则,“宁组合”的很多票都没在300的成分股内。
从这个角度来看,A50指数的推出反而“倒逼”中证指数公司以最快的速度修改了沪深300的编制规则,也让它成为了一键打包“茅指数”和“宁组合”的活力指数。
二、地缘风险
这次俄乌战争暴发之后,西方一些国家政府、金融机构和银行财团都不顾信用和合约,做出一些令人不耻的事情,例如无故冻结银行账户、没收海外资产、没收富豪游艇等等。
看到这些,我内心不免有一种“杞人忧天”的超前想法,万一以后老美和我大天朝发生不愉快的事情,作为美国公司的MSCI会不会背后搞些“小动作”(例如不再更新指数成分股)以至A50指数受到负面影响,这就等于地缘风险导致A50指数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综上,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指数既受比例限制,也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我投资宽基ETF最看重的就是其确定性,既然如此,在沪深300和A50之间,我当然会选择沪深300。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的个人拙见,没有任何的投资建议。它们两孰好孰坏,不同投资者有不同的判断标准,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接下来,一起来看看沪深300指数的估值情况。
数据来源:wind,韭圈儿
今日份沪深300指数的PE为12.12倍,五年期百分位28.09% ,估值处于便宜的位置,还是得做好仓位控制和预期管理。
最后,来做个美梦,如果中证指数公司看我那么关注和喜欢沪深300指数,让我提一些优化它的小建议,我会提两点:
为了更及时地反应市场趋势,沪深300指数的样本调整频率可以从半年一次变成一季度一次;
成分股的入选因子,以市值大小为第一权重因子的基础上添加一些类似利润增速等因子,相信这样修改之后,沪深300会变得更加靓仔和迷人。
如果也让你提几点建议,你会怎么提呢?我煮好银耳汤,评论区等你的高见哦^^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