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低估了美联储决心

证券市场周刊 2023-09-09 07:47

美国房价和股市的持续大幅上涨,使得居民的资产大幅增长,居民资产负债表大幅改善,这为美国经济的韧劲提供了有利的支撑。美联储的重心仍然是通胀,高利率持续时间可能会比预期的长。

廖宗魁/文

美联储的一举一动都扯动着全球金融市场的神经。在刚刚结束的Jackson Hole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再度释放鹰派信号,“我们准备在适当的情形下进一步提高利率,并打算将政策利率维持在一个限制性水平,直到确信通胀朝着我们的目标持续下降。”

对政策更为敏感的2年期美债利率已经升至5.03%,创下2007年7月以来的新高,美股8月份以来也出现了5%左右的调整。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有可能变得遥遥无期。

今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不断修正对美联储政策的预期。在3月份硅谷银行事件爆发后,市场对美国经济较为悲观,当时预计7月份就会首次降息。此后美联储火速平息了银行业流动性风波,但市场仍预计金融条件的收紧会让经济迅速下行,在5月份时仍预计美联储年底会降息。不过,随着美国经济不断超预期,目前市场对首次降息的预期已经推迟至2024年6-7月。

为何市场多次低估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的决心?美国通胀下行的趋势是确定的,但通胀下行的速度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而美国经济似乎要比以往加息周期更有韧劲,是市场多次出现误判的原因。近期美国经济呈现再加速的迹象,亚特兰大联储预测三季度美国GDP增速(环比折年率)将达5.9%。

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已经步入尾声,但并不意味着美联储会很快降息,而是会保持高利率很长一段时间。美国经济较好的表现让美联储可以心无旁骛地打压通胀,鲍威尔的发言中绝大部分的篇幅都在讨论通胀,也表明经济并不是美联储担心的变量。这可能支持美债利率继续走高,也会对其他国家的货币政策产生制约。

缘何比以往加息周期强?

思维是很容易产生惯性的。市场之前之所以对美国经济能够在高利率下实现软着路很不看好,一个可能的重要原因是,在上一轮加息周期中,美国经济根本经受不住这么高的利率。

在2016-2018年的上一轮美联储加息周期中,加息的节奏是很慢的,美联储用了三年时间,基准利率也就提升了200bp。面对2.5%左右的基准利率,美国经济在2019年就有些扛不住了,出现明显的放缓,美联储在2019年下半年开始掉头降息。

但这一次的美国经济似乎很不一样,面对美联储的持续大幅加息(一年半时间里已经累计加息超过500bp),美国经济只在2022年下半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放缓,很快在2023年经济很多主要领域又开始了回升。美国亚特兰大联储甚至预计三季度美国实际GDP环比折年率将达5.9%。而且在美联储持续加息的一年多时间里,美国月均新增非农就业人数仍高达32万,远好于上一轮加息周期的18万。

6%的经济增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过去二十年多,美国的平均经济增长大约只有2%,如果实现的话,将是2003年以来最好的单季度经济增速(疫情期间除外)。这根本没有半点可能衰退的迹象,反而出现了经济再加速的信号。这也难怪,鲍威尔在发言中仍反复强调通胀的顽固性,并坚持要较长时间维持高利率。

房地产市场是对利率高敏感的行业,但美国房价也只是在2022年下半年出现了小幅下跌(20个大中城市的标普/CS房价指数仅下跌7%),2023年2月开始又重新回升。美国成屋销售最近几个月也有所回暖。

美国消费支出占GDP约80%,分为商品消费支出和服务支出,受美联储的加息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商品消费支出,而服务消费支出仍保持较好的水平。2022年以来,商品消费支出的季度平均增速(环比折年率)为0.6%,而服务消费支出的平均增速(环比折年率)为2.9%,要比商品消费强得多。

为什么本轮美国经济能扛住如此高的利率呢?常见的解释是,由于疫情期间的极宽松政策,使美国居民积累了很多超额储蓄,这部分储蓄在这一两年还在逐步释放,对消费形成了有利的支撑。

那为何美国居民可以如此从容不迫的释放超额储蓄,而像我们则一直在疫后保持着较高的超额储蓄。这里面可能与长期的资产负债表健康状况有关。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居民的资产负债表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一方面,在危机后的头几年,美国居民确实也“紧衣缩食”来减少负债;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美国居民的资产大幅上涨,带来了资产负债表的大幅改善。2021年底,美国居民和非营利机构部门的资产负债比例为10.9%,较2008年底下降了8.3个百分点。

在美国居民的资产中,金融资产(主要是股票和基金)大约占了70%。2009年以来,美国股市(以标准普尔500指数衡量)从底部已经上涨了560%,哪怕是相对2007年的高点涨幅也有180%。与此同时,美国房价也已经从底部翻了一倍。股市和房市的持续上涨,让美国居民的资产大幅增值,资产负债表得到大幅改善,进而带动消费的增长。

美联储控通胀的决心

美联储是双目标制,兼顾通胀和就业(经济增长)。实质上,在3月份硅谷银行事件爆发后,美联储也一度担心经济的下行,并适当放慢加息节奏。但如今美国经济的再度走强,让美联储吃了定心丸,可以心无旁骛地对付通胀。

虽然美国的表观通胀已经大幅下降,但并没有让美联储放心,鲍威尔发言中大部分的篇幅都聚焦在了核心通胀上。核心PCE通胀仅仅从2022年2月5.4%的峰值下降到2023年7月的4.3%,其下行幅度远低于表观的通胀。

美国的核心通胀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商品通胀、住房服务通胀和其他服务通胀。过去两年,商品通胀已经明显下降,但住房服务通胀才刚刚开始掉头,而其他服务通胀则一直稳定在4.5%-5%左右的水平,并未出现下行的趋势。

住房服务通胀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为租金的调整会明显滞后于房价。不过,近期美国房价重新开始回升,这可能会减弱住房通胀的下行程度。

最令美联储担心的还是其他服务通胀,它在核心PCE通胀中占比超过一半,它主要由工资驱动。目前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仍不足以令这部分通胀快速下降。

鲍威尔强调,“2023年以来,GDP增长超出预期,也高于长期趋势,而且最近消费支出尤为强劲。地产行业在过去18个月里急速放缓后也显示出复苏的迹象。持续高于趋势增长的进一步证据可能会使通胀面临风险,可能需要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

鲍威尔也提到了市场比较关心的中性利率问题,他表示,当前的实际利率水平已经高于大多数对中性利率的预测。但鲍威尔强调,未来中性利率会在什么位置,尚不清楚。其中的潜台词是,本轮经济周期隐含的中性利率水平可能与以往很不一样。

中金公司认为,中性利率在后疫情时代更可能上升而不是下降,这意味着低利率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