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们抢破头的碳中和,卷疯了!
在不久前结束的两会上,碳中和、碳达峰再一次受到了热议。
在去年“双碳”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围绕“双碳”的工作已经全面铺开。
与此同时,VC们对于这一领域的投资也是毫不吝啬,一向快准狠且长情。
前有碳中和基金不断落地,后有入局企业融资不断,投资体量越发惊人。
例如,宝武绿碳私募投资基金(上海)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在近日成立,注册资本56.25亿元。
同时,由中金与协鑫能科共同设立的中金协鑫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首期不超过45亿元正式落地。
来源:官方公告
来源:官方公告
上海联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近期也获得了红杉基金的5000万人民币B轮融资,而公司主要立足于应用AIOT 技术,为客户打造实时/准实时的“谋碳、观碳、测碳、控碳”一体化碳管服务。
在政策的支持下,这一赛道的发展、以及各路人马抢滩的风潮会越发火热,毕竟俗话说得好,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1
风口成为共识
要知道,气候问题和新冠疫情同样致命。
来源:网络
一些由全球温度升高引发的危机正在悄然加速逼近全人类,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发布的《温室气体公报》,2020年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创出新高,2020年二氧化碳的全球平均浓度达到了413.2ppm,且大气中吸热温室气体的年增长率高出2011年至2020年的平均水平。
公开信息显示,近日南极洲多个考察站测得创纪录的高温。其中,康科迪亚南极考察站测得-11.5℃,较往年同期平均水平高出约40℃。
来源:微博
面对生态环境变得恶劣的消极预期,各国已经动起来了。我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多的主要国家之一,也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而在“双碳”工作上,做个行动的巨人很重要,关键就是要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这得从生产的供需两端入手。
换句话说,“双碳”的出现,实则在某种程度上在倒逼国内能源发展转型。
一般来说,全球碳排放最大的主要部门是能源(多指发电)、工业、交通、农业。其中,发电领域碳排放总量最高,这是由煤炭火力发电所决定的。
如此一来,调整能源结构是关键一步,使用光伏、风力、水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被提上了日程,这可以在源头上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和排放,同时也繁荣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煤电11.1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比重分别为47%、46.7%,这一次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首次超过煤电。
同时,在需求端上,自然需要产业链中下游的公司从节能减排、进行必要的环境规划以及加强循环利用上入手。
毕竟,对于企业来说,抓住“双碳”的机遇是必要的,无论何时,如何提高能效都是他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公司画好了蓝图。例如,以BAT为首的巨头公司纷纷响应,百度宣布2030年实现集团运营层面的碳中和目标,着手在数据中心、办公楼宇、碳抵消、智能交通、智能云、供应链发力。
阿里巴巴提出了减碳的三大目标:一是2030年实现运营碳中和;二是2030年实现价值链碳强度减半;三是在2021-2035年期间带动生态减碳15亿吨。
来源:《阿里巴巴碳中和行动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现“碳中和”的北京冬奥会期间,阿里云提供了数据服务,由云计算替代传统IT;最近还推出了" 阿里云能耗宝 "。
腾讯提出了 " 不晚于2030年实现自身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面碳中和"的目标,其中,2021年腾讯自身运营和供应链的碳排放总量为511.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要知道中国零碳能源转型主要聚焦再生资源利用、能效、终端消费电气化、零碳发电技术、储能、氢能和数字化等领域,预计到2050 年,这背后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近15万亿元,并为中国实现零碳排放贡献累计减排量的80%。
2
碳交易的兴起
事实上,碳交易也是一条可行性强的途径,具有市场化特征,要知道,2020年特斯拉曾把电动汽车碳积分卖给美国的燃油车公司而变现,赚了15.8亿美元。
我国已有碳交易所,碳市场2021年7月16日正式启动上线交易,这对于实现特定减排目标有着较大的积极助力,同时,又有一定的经济激励性质,在满足履约的条件下,具有减碳能力优势的相关企业获得了富余碳配额,可通过出售多余的碳配额来获得附加收入。
根据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发布的《碳中和2021》报告,2021年期间获得碳中和认证的案例总计152个,其中组织92个、活动52个、产品与服务8个,涉及的碳中和颁证单位有27个。同时,我国各类主体2021年共中和227.4万吨碳排放量,其中组织抵消14.59万吨、活动抵消200.75万吨、产品与服务抵消12.08万吨二氧化碳当量。此外,截至2021年底,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成交均价42.85元/吨,履约完成率99.5%(按履约量计)。
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碳交易市场还是比较活跃,而由于减排量大,其间的潜力还是可期的。
不过,在发展过程中的痛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围绕碳中和的造假事情也冒了出来。公开资料显示,去年7月,内蒙古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通报了内蒙古鄂尔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虚报碳排放报告案,其间,涉案的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篡改伪造了煤质检测报告数据及关键信息等。
来源:网络
看似简单的碳排放数值其实代表着动辄千万的减排成本,显然,有不少公司利用风口,蹭热度牟利,着实不可取。尤其是碳中和已成为共识之际,这些做法无疑成为了各国降碳转型的绊脚石,为其实现温控目标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
整体来说,尽管碳中和坐稳风口,热度不减,但赛道内的项目发展方向、技术、人才管理上还存在不少短板,碳交易市场还未完全成熟,面对全球气候变暖,显然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且需要定力的重要较量。
3
结语
2021年被认为是“碳中和元年”,随着各国的深入布局,碳排放权成为关键词,而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也成为了重要议题。
面对因过度的碳排放而导致的气候异变,人们已经避无可避,这不是所谓的一次性的网红风口,背后的蓝海是真实存在的。在解决气候问题的同时,这一赛道的万亿商机也在闪着金光,行业需要PE/VC们的助力,需要新鲜血液的注入,也需要洗牌,你会发现,在能源结构调整、技术革新等转变下,有人适时退场让位,也有更多人慢慢崛起,跑了出来,一切发展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