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专题|获客系统借道平台“撩动”意向客户,个人隐私无处隐藏

柒财经 2022-03-15 00:01

“流量变现难?一招带你‘草船借箭’实现弯道超车”,一名互联网获客系统销售人员如是说。

随着公域流量见顶,其价格水涨船高。面对如此之境,号称“省时省力”“效果极佳”的互联网获客系统纷纷出现。

那么,这种系统真如其宣传之言,“精准获客”“成本低廉”?这背后被抓取的信息是否存在用户隐私泄露等问题?

01利用平台抓取信息,你被@ 过吗?

在互联网时代下,似乎每个人都不能逃脱大数据的“抓取”。

王琳在抖音中连刷2条一样的护肤品推广视频后,接着又被某香水广告视频艾特,且广告内容显示,王琳及其他被艾特的3人可随机挑选一款试香,只需微信关注其公众号“禾木时光香水”并回复“抖音”即可领取。

是锦鲤附体还是另有“隐情”?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王琳打开了微信,关注并回复了上述公众号。

接着,该公众号弹出“恭喜小姐姐中奖啦!”的文字,并附带一微信小程序下单入口。随即页面中显示,挑选一瓶5ml的香水小样经优惠券及满减活动后用户还需支付15元。

“又不是什么大牌,要15元,这分明是个引流的套路。”王琳说道。

柒财经在抖音发现,大量购买了该品牌香水的用户通过自发视频吐槽“被坑”的经过:先被艾特,以为自己中奖而下单,但货到后发现是假冒伪劣。

一账号名为“小wu不无聊”的用户也在相关视频中评论称,“我的差评被删,店家还把我拉黑了。”目前,上述香水广告发布者的抖音账户显示已注销,而其公众号仍在正常推文。

为何自己的抖音账号会被“无故”艾特?其实,这与背后的互联网获客系统不无关系。

02企业、个人均难逃系统抓取

所谓互联网获客系统,即通过“信息抓取+大数据筛选”,监控截流诸如抖音、小红书、百度等互联网流量聚集平台中的意向客户。

某视频平台获客系统销售人员称,其获客系统有包括监控同行主页视频、关键词监控以及单视频监控3种功能。

至于如何获客,该销售人员表示,只需在短视频平台中找到某行业引流的爆款视频,通过评论区关键字筛选,例如(多少钱,怎么卖)等词语,获客系统就会检索出触及关键字的“意向用户”信息,包括意向用户的评论时间、评论内容、抖音号以及在抖音中所授权的全部个人信息。

这时,需要获客的企业或个人均可通过抖音私信、打电话、加微信等方式联系上意向用户。

除单一视频检索外,该获客系统还支持长期监控某一博主视频主页中其发布过的所有视频。

据悉,这款获客系统自用半年价格为599元,一年为799元,拥有无限使用权则为999元。

“除一般的获客技术,我们还有‘超级@ ’功能。”该客服称,从询盘系统分析出来的意向客户,商家可以通过‘超级@ ’工具直接转化为发视频@ 用户看广告。“更加精准投放,不浪费流量。”

事实上,还有针对B端的获客系统,即帮助企业寻找目标合作公司,通过该系统,抓取目标合作企业的法人信息、工商信息、联系方式等。

一家自称是“AI智能营销系统”的销售人员表示,其获客系统可以采集包括视频平台、企业相关信息、各大B2B网站信息以及全网手机号等20种渠道资源。

以全网手机号采集为例,专注于贷款催收的公司只要在各大网站平台中输入关键词(例如,银行贷款催收)并将搜索出的网址复制进获客系统中,该获客系统就可以通过这个网址来检索所有客户登陆过、浏览过、有催收意向或与银行催收业务相关的手机号码及联系方式。

更有甚者,可以通过获客系统的后台查取到意向商家的工商牌照、居住地址等。

另外,在获客系统的用户评论中,不乏有购买商通过该系统对百度地图、高德地图等平台所入驻的商家信息进行采集和抓取筛选,从而精准找到意向商家进行产品推广。

“我们的数据精准度在95%以上。”这名销售人员称,导出意向用户数据后,其还有微信添加好友系统,商家可以自动添加微信。“同时扫码添加一百个微信,互不冲突。”

就价格而言,远程在线安装,整套系统一年使用权限为798元;终身使用权限为1200元;终身搭配笔记本电脑(系统与电脑两款)售价3800元。

03获客系统层生,用户隐私何在?

流量变现难?一招带你“草船借箭”实现弯道超车...诸如此类的宣传话术在各类获客系统中层出不穷。而据了解,这种获客系统大都未经平台授权,那么借箭之“东风”是否合规?又是否侵犯了用户隐私?

对此,北京云亭事务所律师魏广林表示,注册用户信息一般属于平台重要商业秘密,未经平台同意,使用获客系统抓取用户使用痕迹并提取用户信息,涉嫌侵犯商业秘密罪。

另外,未经用户同意,商家通过获客系统抓取用户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的行为,属于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情节严重的,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同时,《广告法》明确要求未经当事人同意或者请求,商家不得以电子信息方式向其发送广告,擅自添加意向用户或电话推销。

实际上,现各大平台以及互联网渠道中,其都有大量的用户数据和信息,就如何利用好这块资源来看,金融行业观察人士毕研广表示,“目前,很多互联网公司的用户数据不是做的不好,甚至有点‘出圈’,规则之外的滥用个人隐私比比皆是。我认为,只要放在数据、隐私使用规则之内就好,给用户最大的便利与方便。”

毕研广还称,用户想要减少被大数据抓取的情况,就要减少暴露个人信息的可能性。比如身份信息,若是线下办理业务需要复印身份证,要在复印件上写上“此复印件仅用于xxxx”。

再者,不要贪小便宜。比如,商家促销“扫码领礼物”,不要轻易扫码,因为一旦扫码,就容易授权个人信息,看似是捡便宜了,其实等于用个人信息换来的东西。

魏广林强调,用户发现个人信息泄露的,应及时要求信息泄露方停止侵害,因信息泄露造成损失的,还可以要求赔偿,发现自身信息被非法窃取、买卖的,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他还表示,用户在使用互联网过程中,谨慎使用记住账号、密码功能,关闭网络平台不必要的权限,及时删除个人浏览和使用痕迹。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