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的大愿景下,风电再迎强势突破!
01
叶斯达克
受风电需求预增消息影响,风电板块今日强势拉升!
2022年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等7部门联合发布《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绿电消费潜力。该方案提出五大要点:再次强调绿电在能耗双控中的豁免权、刚性约束高耗能企业使用绿电、促进绿电交易与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挂钩、对用户消费绿电给予激励、绿电市场与碳市场联动。
同日,国家能源局首度提出,风光大基地项目建设成为监管重点对象,并对疏通风电外送通道进行监督。1月24日,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进行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
要推动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要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
1月25日,据国家能源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量4757万千瓦,较去年下降近四成。业内人士表示,这一新增装机量在行业预期范畴内。行业此前预计2021年的新增装机量在4500万千瓦左右。去年风电新增装机量缩水,主要因为上年陆上风电出现抢装潮,装机量冲上历史顶峰。
随着抢装潮结束,2021年陆上新增装机量从高位回落。但事实上,去年陆上风电市场的需求并没有缩水,而是“能耗双控”对风电铸造产业链形成影响,导致供应链紧张,多家风电整机商遭遇采购不到位,交货延迟的情况。
风电铸造企业多分布在东部省份,例如江苏、浙江拥有的轮毂、机座制造企业,受到“能耗双控”阶段性影响。有分析指,如果供应链充足,新增装机容量至少再增加10-20%。我国已将风电产业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产业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驱动的双重作用下,全国风电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可参与国际竞争并取得领先优势的产业。
根据相关机构预测,在碳中和场景下,风电、光伏装机总量或将突破50亿kW,占总装机的80%以上。此外,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海上风电开发潜力高达2982GW,其中固定式1400GW,漂浮式1582GW。而据BNEF测算,预计“十四五”中国海上风电累计装机规模将达到46.8GW,新增装机达到37.8GW,年均新增装机容量达到7.6GW。
建议从三个方面来把握投资主线:
1、关注风机龙头厂商:风机大型化趋势,加快风机供给侧出清,利于龙头企业,如金风科技、明阳智能、运达股份等整机厂商。
2、关注零部件厂商:考虑海风、风光大基地、平价周期开启等,目前2021年公开招标规模已达58GW,零部件环节业绩确定性较高,加上市场对风电周期转成长逻辑的转变,估值中枢有望抬升,配置性价比较高,建议关注中材科技、东方电缆、新强联等零部件厂商。
3、关注风电运营商:绿电交易量有望持续增长,叠加电价上涨、绿电政策催化,估值有望快速提升,关注三峡能源、华能国际等运营商。
02
辉哥侃股
东岳硅材业绩大增盘中逼近涨停!
价格飙升,有机硅反弹走高,东岳硅材业绩大增盘中逼近涨停。今天早盘,有机硅反弹走高。截至发稿,板块收涨2.19%,超8成概念股上涨,润禾材料领涨13.65%,东岳硅材涨近10%,晨化股份涨超5%。
近日,重磅会议指出要积极有序发展硅能源,利好消息刺激有机硅板块反弹。24日重磅会议指出,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要推动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
数据显示,去年12月,初级形态聚硅氧烷出口4.5万吨,出口量再创新高,同比增长94.32%,环比增长11.33%。新年以来,有机硅行业周度开工率均为80%左右,去年下半年的行业开工率均在80%甚至90%以上。年初有机硅DMC市场均价21833元/吨,年末有机硅DMC出厂均价25800元/吨,全年整体涨幅18.17%。当前有机硅DMC产品价格约3万元/吨,环比上涨12.74%。市场需求和价格同步上升,生产企业一季度业绩有望改善。
昨晚,东岳硅材公告称,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13亿元–12.89亿元,同比增长260.72%–359.10%,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约10.14亿元-12.90亿元,同比增长304.09%-414.19%。
东岳硅材表示,报告期内,受益于行业下游需求端强劲反弹增长及行业政策影响,公司有机硅产品市场需求旺盛,价格较上年同期明显增长,公司盈利水平较上年同期显著提高。早盘东岳硅材股价快速拉升,一度逼近20%涨停。
作为有机硅行业的龙头企业,东岳硅材的有机硅生产技术和工艺始终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公司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和关键生产工艺,是目前已掌握15万吨/年单体合成装置设计、运行技术,为单套产能最高的国产装置之一。
去年底,公司30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及20万吨/年有机硅下游产品深加工项目进入试生产阶段,新增产能将为公司带来业绩增长5亿元以上。目前东岳硅材处于去年9月以来低位,估值较低,今天大幅反弹,后市值得关注。
03
阿島
航运股前景展望。
港口航运股普遍上涨,太平洋航运涨超5%、中远海控涨3.5%,上港集团涨超3.5%。瑞信预计2022年运费将持续上涨,指出新增供应有限,加上长期合约带来收入,航运需求强劲,以及去年基数较低。对此,个人综合2021年,对2022作出以下展望:
1、全球疫情发展不确定性仍旧较强。
截止2021年年末,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确诊病例数量达2.82亿人次,形成四轮广泛的全球传播。病毒变异仍在持续,全球疫苗接种不平衡,发达国家接种比率较高。“奥密克戎”变异毒株的出现和全球扩散,对2022年全球经济复苏和回升带来一定影响,疫情仍将继续困扰全球经济。
2、2022年国际经济持续复苏。
在经历了2021年较为强劲的反弹之后,预计2022年全球经济将呈现继续复苏态势,但经济回升的不确定性也在加大。美国在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2022年预期的加息政策也将会对国际金融市场带来较大冲击和影响,尤其影响新兴市场的发展。欧洲和日本经济复苏总体仍然较为脆弱。从新兴经济体来看,巴西、俄罗斯等能源出口国将受全球货币政策调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影响。经济复苏从实物消费扩大到服务和国际生产领域。
3、中国经济将以稳增长为重点任务。
依据12月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以及12月10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22年国内经济运行的关键字是“稳”,稳字当头、稳中有进,宏观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外需对于中国宏观经济的支持力度将弱于2021年。
结合当前部分机构的预测,个人认为2022年中国经济增长5%;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制造业继续回升、房地产有所放缓,基建稳定;消费边际改善,疫情影响逐步缓解,人员交往交流升温,消费需求将逐步释放。外需回落,大宗商品价格回调,进出口回落。
2022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作为全球生效的最大范围的自由贸易区,RCEP能够整体提升我国及自贸区成员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尤其对推动我国与未签订双边自贸协议国家间的贸易往来带来积极推动作用。RCEP生效后,主要推动我国沿海港口集装箱日本航线、韩国航线、东盟航线和澳新航线的箱量增加,降低出口成本,推动近洋集装箱航线比例进一步提升。
04
爱飞翔
受业绩预增消息影响,山西汾酒盘中强势拉升近7%!
山西汾酒1月25日晚间发布业绩预增公告,公司预计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34亿元-55.42亿元,同比增长70%-80%;扣非净利润51.73亿元-54.77亿元,同比增长70%-80%。
对于业绩增长原因,山西汾酒表示,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1357+10”市场布局,加大长江以南市场拓展力度,推动江、浙、沪、皖、粤等市场稳步突破;坚持“抓青花、强腰部、稳玻汾”的产品策略,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年内实现了经营业绩的高增长。
2021年三季报显示,山西汾酒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8.79亿元,同比增长95.13%;扣非净利润48.75亿元,同比增长97.69%。据此计算,预计山西汾酒2021年第四季度实现扣非净利润2.98亿元-6.02亿元。Choice数据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山西汾酒实现扣非净利润5.82亿元。
在白酒行业变局下,查阅往年山西汾酒年报不难发现,山西汾酒的业绩连年向好。2020年、2019年、2018年,山西汾酒实现营收139.9亿元、118.9亿元、94.44亿元;实现净利润30.79亿元、19.69亿元、15.07亿元。
除营收、利润逐年增长外,汾酒省外市场发展速度也很快。2017年至2020年,汾酒省内收入占比从59.17%下降至43.30%,省外收入占比从40.83%上升至56.70%。此外,汾酒全国亿元以上市场由8个增长至28个,经销商数量由不足100家增长至2944家。
面对白酒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汾酒并没有按兵不动,而选择了主动出击,立足发展实际,公司确立了汾酒的战略发展目标――汾酒复兴,而其中最关键的核心在于品牌复兴。
汾酒走向复兴之路之时,清香型白酒也迈入崛起新时代。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21年,清香型白酒的市场份额由12%左右增长至15%左右,预计未来三到五年内,还将持续增长到20%。在清香型白酒快速发展的时代,汾酒的复兴之路或许也会走得更快。
05
小镇做T家
美股要反弹了?
今晚美联储有议息会议,大概率会是本轮美股下跌的一个关键拐点。如果有明确加息节奏,那市场后续大概率会反弹;如果还是没有明确加息决定,估计仍然会反弹,至少预期延后了。
我们回顾一下12月和1月美股的走势,基本就是在震荡中下行,因为市场一直在等待加息落地的观望情绪中,多头不敢上攻,而空头却非常有市场。接下来的2月,我认为美股会迎来一波反弹,原因如下:
一是美股这两个月距离最高点已经回调了20%,算是到了一个回调瓶颈期,而美股此刻尚不具备更大规模回调的外在环境。
二是2月份几乎没有任何美联储加息的实际日程,有利于多头的短暂反攻。然后到3月上旬,市场可能会开始震荡或者下跌,因为3月中又将迎来新一波的加息预期。
至于A股,很可能和美股保持同步,即在2月份走出一波反弹,毕竟年度情绪底部已经在本周出现,每次情绪底部后,市场都会有至少为期一个月的震荡上行。也就是说A股至少能持续反弹到3月初。
然后主力会再次观察美股的节奏,决定后面是震荡还是下行。如果3月上旬至中旬A股下行的话,那么大A就迎来连续三年的“黑三月”,这种巧合也是有点意思。另外,美联储加息只要一落地,利空出金,那么市场就会继续向好,毕竟历史数据都在那里摆着。
06
郭施亮
两市逾4400只股票下跌,纳指再度大跌超2%,股市见底信号是什么?
2022年第一个交易月份还没有结束,全球市场却出现了近年来比较差的开局走势。截至目前,道琼斯指数年内下跌5.62%、纳斯达克指数年内下跌13.46%、标普500指数年内下跌8.60%。
A股市场方面,今年以来的市场开局同样并不乐观。其中,上证指数年内下跌5.68%、深证成指年内下跌7.90%,创业板指数年内下跌10.46%。与之相比,港股市场走势却相对抗跌,恒生指数年内小涨3.62%、国企指数年内小涨3.24%。
如果从今年以来的市场涨跌分析,其实A股与美股市场之间的表现差别不是很大。其中,创业板指数的走势紧跟着纳斯达克指数的表现,在纳斯达克年内下跌13.46%的背景下,创业板指数也跌破了3000点关口,成为了年内A股市场表现比较弱的市场指数。
虽然A股市场的独立性优势在逐渐展现,但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环境下,全球股市的联动性还是非常强的。在美股接连大跌的背后,A股市场还是未能够免受冲击影响,只是受冲击的影响相对小一些而已。
这一轮股市调整,导火索是美联储加息预期有可能会提前,而且加息频率与次数可能会超出市场的预期。另外,地缘局势的变化却引发了市场担忧情绪的升温,并加速了市场资金的抛售意愿。不过,在美股大跌的背后,实际上还是估值偏高的问题,加上多年来积累的获利盘集中释放的压力,并最终导致美股市场的大幅调整。
相对于美股市场,A股市场与港股市场的估值更显合理,但从市场的表现来看,除了港股市场略微上涨外,A股市场却并未展现出抗跌的一面。究其原因,可能与几方面因素有关。
其中,前有降准降息动作的出台,但现在存款准备金率可操作空间并不是很大,市场担心接下来的货币宽松力度可能不及预期。作为股市走向的先行指标,货币政策松紧直接影响到股市走向,货币政策力度的大小对市场资金的投资情绪影响不小。
再者,全球股市的联动性比较强,即使国内市场有充足的风险防御能力,但也未必可以完全摆脱外部市场环境的影响。美联储步入加息周期,每一轮加息周期背后,都会引发全球股市的剧烈波动,这一次恐怕也不例外。
此外,A股市场的融资扩容力度比较大,前有北交所扩容,后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巨无霸企业的IPO,对本身以存量资金博弈的市场而言,短期内似乎难以抵御持续扩容的压力,在外部市场环境恶化的背景下,A股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也骤然减弱。
不过,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目前A股与港股市场的估值水平还是处于相对合理的状态。即使是远赴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经历了去年的单边调整之后,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比较合理,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自身的风险防御能力。
除此以外,A股市场的流动性较强,且部分超级权重股对市场指数起到了很好的护盘影响,所以从市场指数的角度出发,持续大幅下跌的空间却显得相对有限。
从沪深主板的角度来分析,接下来需要看底部放量的力度以及政策面回暖的信号,这将会是短期市场见底的信号之一。相对而言,创业板指数的走势可能会更真实反映出当前市场资金的投资情绪与投资态度。
时至目前,创业板指数已经跌破3000点,且从高位调整以来,已经出现了近20%的跌幅,市场仍需要警惕创业板“由牛转熊”的风险。截至目前,创业板与纳斯达克指数非常接近自高位调整20%的位置,一旦有效跌破这一位置,将意味着市场指数正式步入熊市行情。
但是,在此之前,估计会有一批买盘资金短期抄底,试图博弈接下来的救市预期,假如可以在这个位置之上止跌,那么意味着市场会短暂化危为安,否则这里恐怕是下跌中继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