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跌停砸下来,长春高新还有未来吗?

格隆汇 2022-01-25 00:01

01、成长股投资-林凡

长春高新——错误的渗透率计算。

其实长春高新我今年就研究过,但是还和朋友聊过,说这个公司逻辑有瑕疵,今天就快速的和大家过一遍。

先说结论:生长激素渗透率较低的未来渗透率提高之后,公司的营收可能不会快速增长,反而会逐渐降低,因为生长激素的病人用药1.3年之后就治疗完成,以后就不用用药,所以随着治疗人数提高,渗透率提高,营收可能不会高速增长。并且目前公司主营生长激素还要面临着最大营收水针可能被集采的风险。然后公司的生长激素技术,渠道,市占率都是中国最优秀的,没问题。下面再来展开讲讲。1、公司基本面简介。长春高新最要矛盾就是子公司金赛药业的生长激素。公司的90%的净利润来自于金赛药业,而金赛的主要收入基本上来源于生长激素。生长激素是处方药,要适应症才能用,销售群体是国内矮小症儿童(适用人群4-15岁,由于属于处方药,所以在渠道技术和市占率也很重要。

渠道:国内渠道70%院外(非公立医院)、30%院内。国内没有对手,市占率近80%!

生长激素种类:粉针(年费用2.6万)(营收占比8%)、水针(年费用5.5万)(营收占70%)、长效(年费用8万以上)(占比约13%左右)。

技术壁垒:生长激素技术金赛全球最强。

2、生长激素集采情况。

公司的生长激素产品被纳入了广东省的药品集采,长春高新在互动平台表示,广东省药交中心网站今日公布了相关集中带量采购文件,公司目前正在积极研究政策规定并将合理制定方案。

不管落地情况,首先从医保控费的角度看,集采是粉针+水针。营收占比仅约8%+70%,营收应该会收到影响。

在集采之后有其他竞争进入,安科生物水针19年获批,诺和诺德长效2020年底获批。不重要,金赛的渠道、技术、品牌优势明显,长期保持90%市占率是没有问题的。

3、错误的渗透率计算。

接下来这个逻辑的错误才是最大的问题。

之前券商机构对渗透率的观点是,生长激素上中国对比美国28%的渗透率,我国近4%的渗透率,有7倍的成长空间。

目前公司的生长激素用户群体是4-15岁的小孩。用药时间=1.3年,康复后就不用再用药。

所以它不是和消费品一样,随着渗透率的提升,现金流会持续增长,而是会随着渗透率的提升,现金流可能没有增长。

举个例子:假如存量100个患病儿童,2020年治疗了5个,2021年治疗了5个,2022年治疗了5个,渗透率就从5%提升到15%,但是收到的现金流是一样的。

目前存量的4-15岁的儿童大约2亿人,每年新增儿童数量在1200万以下。生长激素是处方药,要适应症才能用。中国矮小症的发病率大约在3%左右。但矮小症有多种情况,只有缺乏生长激素(占30%)和特发性矮小(占20%)可以用生长激素,使用生长激素的并发症占比50%。

假设未来中国渗透率达到美国一样的30%,50%适应症,所以目前存量可开发人数=90万人,长春高新市占率80%,则全国可开发72万人。长春高新每年,开发病人的速度12万人左右如此一来,存量病人基本在5-6年内就开发完了,剩下的只有每年新增的1200新生人口中有14万矮小症。

所以随着渗透率提高,现金流增长的逻辑是有错误的,并且到2025年营收增速可能会快速下降。

02、硬核分析小也

长春高新,为何会连续跌停?

距离集采发布过后,长春高新已经第三个跌停了,尾盘13W手压单,大概率还得跌。而现在的长春高新,PE仅仅18倍。

18倍对应一个高成长药企,简直是便宜到白送。所以此次连续跌停让很多人很迷惑,不过天上不会白掉馅饼,机构也不会傻到不去捡便宜的筹码。既然这么便宜都没人去买,说明这次的集采,会让长春高新未来利润受到严重影响,也就是说,估值需要重新看。

长春高新的这一次闪崩,有点像欧菲光,属于单一产品依赖,隔壁欧菲光脱离苹果产业链,利润直接闪崩,对于长春高新而言,生长激素不赚钱了,也意味判了死刑。

长春高新旗下子公司金赛药业贡献利润高达90%以上,占比营业收入70%以上,就相当于欧菲光的苹果营收,而此次集采,刚好对标也是该子公司的产品。而且是其主打产品水针。

此次集采,水针价格大概降幅70%,粉针降幅10%。

届时对长春高新的影响,利润损失程度可能高达50%以上,也不乏会给公司带来短暂性亏损,而这种实质性影响一旦开头,很容易对公司的一个运作带来蝴蝶效应,未来业绩减低后会怎么修复,增速还能到达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其他产品的一个集采风险等等。

此时的长春高新,估值就需要重新看了,这里面的估值重塑包括利润下降以及未来的一个风险值。

现在的长春高新,PE18倍,如果利润下降,PE应该要到36倍,加上风险的一个程度,PE可能会上升到40倍。

40倍的长春高新加上模糊的未来利润增速,或许也就刚刚好,所以持续性的下跌,也就成了理所当然。

当然目前并不能实质看出影响多大,市场用脚投票也是预算了最坏的打算,如果以未来40倍来算长春高新,那么三个跌停已经到了正常估值,连续的跌停给出来的或许是个大机会。

毕竟即使受到集采影响,长春高新的行业低位并不会发生动摇,这是行业事件,而并非个股事件,搞不垮一个公司。当前金赛药业市场占有率依旧很高,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仍然有一个转型机会,只不过集采下去企业需要一段时间去做一个对策调整,对于价值投资来说,就是磨人了。就看时间能否给出答案吧。

03、就问药明涨不涨

资金疯狂从长春高新出逃为哪般!

该来的,还是来了。悬在长春高新头顶的利剑今天终于落下,长春高新被集采了。

今天早盘,长春高新表现一切正常。10:30以后风云突变,股价开始跳水;11点过后,股价被牢牢封死跌停。什么事情让长春高新盘中资金不顾一切,疯狂出逃?

消息显示,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今日发布《广东联盟双氯芬酸等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文件》的通知,在276个药品采购清单中,包括长春金赛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的1种规格的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icon(30IU/10mg/3ml)和3种规格的注射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用无菌粉末),规格分别为10IU、2.5IU和4.5IU。

其中,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30IU/10mg/3ml)的最高有效申报价为295.0785元/支。要知道,长春高新股价此前之所以能长期走牛,靠的就是重组人生长激素注射液的暴利。现在,集采大杀器来了,产品价格一落千丈,暴利不复存在,从前支撑股价持续上涨的内在逻辑也轰然坍塌。

关于长春高新产品进入集采的传闻,最早是从去年5月21日那根跌停开始的。虽然跌停之后,公司紧急发布公告并召开会议,反复安抚机构投资者,说产品暂时不会进入集采,影响也不会很大,但市场并不相信公司的说辞。也正是从去年5月21日跌停开始,长春高新持续下跌,先是构筑三重顶icon,接着跌破三重顶颈线,然后是今天再次破位,再创去年5月21日调整以来新低。

长春高新的大跌,最受伤的是公募基金。这其中,被誉为医药女神葛兰管理的中欧icon医疗健康混合基金,受伤最重。因为,按照去年三季报数据,这只基金共持有长春高新561.7231万股股票。最让人看不懂的是,在明知长春高新有隐形集采利空的背景下,去年三季度中欧医疗基金仍增持长春高新41.8032万股股票。

长春高新从今天开始,高增长神话正式破灭。江湖上将不再有长春高新一骑绝尘的身影,它开始蜕变成平庸的医药股,股价也将与医药股一起随波逐流。

上市首日大涨,会改变银行股破净局面吗?

作为A股首家破净发行的银行股,兰州银行终于迎来了首个上市交易日。按照兰州银行发行后的每股净资产计算,约为4.33元/股,而兰州银行此次IPO发行定价为3.57元/股,换言之,兰州银行的发行市净率仅有0.82倍。

破净发行的兰州银行,在上市首日之际,并未让投资者感到失望。从首日上市的价格表现分析,兰州银行大涨43.98%,收盘后的股票价格已经明显高于每股净资产,兰州银行的市净率也重返1.15以上的水平。

但是,从首个交易日的成交额分析,兰州银行首个交易日的成交额高达5.37亿元,且目前的估值水平已经不便宜了,所以从市场的角度出发,也许会保留一定的谨慎观望态度。

新股首日上市,本身具有流通市值低、新股上市溢价等优势。由此可见,在新股上市之初,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并非完全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状况,而是会受到市场环境、股票流动性等因素的影响。凭借着稳定的市场环境以及较好的流动性优势,对A股上市新股来说,也会存在一定的溢价空间。

兰州银行破净发行,成为了A股市场首家破净发行的银行股。或许,从银行自身的角度出发,这是底气不足的体现,也希望通过压低发行价格来满足加快上市速度的需求。但是,从投资者的角度出发,如果上市公司愿意主动为二级市场适度让利,那么市场也会愿意接受这一种发行结果。多年来,主动为二级市场适度让利的新股,随后的股票价格多半不难看,这也是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互利共赢的体现。

然而,虽然兰州银行采取了破净发行的策略,但从自身的市盈率来看,与同行业相比,也不算便宜。纵观目前A股市场上市银行的估值水平,普遍处于破净的状态,仅有少数优质银行股的市净率高于1倍的水平。因此,在兰州银行首日大涨的背后,当兰州银行市净率重返1倍以上的水平时,实际上已经超过了A股市场多数银行股的估值状态,兰州银行会否带动A股银行股实现估值的加快修复,仍存一定的难度,毕竟兰州银行本身的体量不大、市值规模不高,加上兰州银行本身属于新上市的股票,所以很难对整个行业板块带来实质性的撬动影响。

不过,针对上市公司的破净发行,并适度让利于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举动,还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对上市公司来说,破净发行不应该只是一种形式,而是更需要通过降低发行市盈率、提高分红率等方式还利于投资者。实际上,这本身也是一种互利共赢的方式,对上市公司的品牌形象也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就目前来说,A股市场多数银行股已处于跌破净资产的状态,仅有少数上市银行的市净率高于1倍的水平。但是,在另一方面,近年来A股上市银行的资产质量却处于持续改善的状态,行业平均估值也被市场压到非常低的水平。在行业估值被过度压低的背后,行业板块的内部分歧也会非常明显,这些年来也只有一部分优质银行股可以持续跑赢同期的市场指数表现。

或许,是市场对银行板块太苛刻,也可能是市场认为银行股仍然存在不确定的风险,但在行业基本面持续改善、估值持续被压低的背后,最终还是会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在此期间最大的风险则是来自时间成本与政策因素。

05、主线量化

当前银行股值得投资吗?

银行虽然不是成长股,但也是一个不错的可以考察的板块。成都银行近期不断新高。当前银行股值得投资吗?有几个特征值得我们了解一下。

第一、低估、多年洼地。现在银行股普遍估值比较低。对着看看,普遍低市盈率、低市净率。10pe以内,市净率大批不足1,意思市值还没净资产大。这真是少有的洼地。

至于为什么低估?因为过去房地产大量贷款给银行,对这个行业前景堪忧,加上坏在处理,利润增速低下,因此估值就给得低。

第二、银行其实很稳定、分红高。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很强、而且很稳定。能赚到可观的利润,又有动力把利润分红给投资者,银行业股息率普遍较高。2015到2020年的五年间,16家老牌银行中,大部分银行的股息率在5%左右,再加上2%-3%之间的EPS年复合增长率,EPS年复合增速和股息率之和的回报率平均也有7%-8%。虽然不算特别高,但是贵在稳定。

长期来看,银行股看做一个类债券来持有,只不过比普通债券的上下波动空间更大一些。

第三、周期性轮回。传统银行收入自于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吸存放贷利息收入、投资和存放同业机构获得的利息,占比能达到80%-90%左右。

第二部分是手续费和佣金收入,占比在10%-20%左右。比如代客理财、代理销售基金、代理承销证券、结算业务、担保业务、结售汇等等,银行从中扮演中介的角色,收取手续费和佣金,这一部分收入又称为中间收入。

这两块收入都和经济周期息息相关。而2019年开始的科技革命,宽松货币环境,也会刺激一轮经济走牛,2021年各国的GDP增速不错,就是一个旁证。大概会是一轮新经济的起点。说得玄乎一点,康波周期。

第四、银行股迎来成长性。过去五年银行被认为它是一个夕阳行业,是一个价值陷阱。但中国和美国银行业的长期发展,银行业长期的净利润增速都高过了名义GDP的增速,名义GDP可能在百分之6点几。只要是货币还在增发,信贷规模还在增加,M2还在增加,银行的规模也在增加,它的利润也会增加。

过去五年,由于不良资产的爆发和处置周期,影响利润,2021年我们已经看到了有些银行明显的拐点,甚至有些个别的银行两年前就出现这种净利润增速的拐点了。那么同时估值也会提升,就进入了一个戴维斯双击的周期了,这是从基本面分析很看好银行股的原因所在。

接下来,这个周期可能会持续很长时间的,未来这个周期会持续两年、三年,甚至更长时间都有可能,所以这个周期是很长的,所以目前是处于一个拐点之后的初期阶段。招行虽好,但股价一直跟着涨,近期我想未来他的预期差不大。反而是一直被压制的银行,赔率反差还可以。好的银行权益比例高,净资产收益率高,效益比率有效控制。净利息利润率高,收益强大,市净率低。

06、资通社

物产环能会不会成为近端次新股黑马?

大涨6.62%!物产环能会不会成为近端次新股中的一匹黑马?

从技术面看,今天一根大阳吞吃了此前9根k线,不仅遏制住了跌势,也一阳穿透了5日和10日线,直逼15日线,盘中拉升果断利落,走势强劲。同时,成交量温和放大。

从近端次新股看,不少近端次新股形态走好,可以随时发动行情。

今天受电力板块走强影响,凡是跟能源电力和电网有关的近端次新股都蠢蠢欲动。

物产环能有哪些亮点,值得大资金关注?

首先,公司拥有新能源概念,但未经炒作。公司目前新能源发电业务主要包括生物质焚烧发电。公司下属嘉兴新嘉爱斯热电有限公司和浙江物产金义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进行生物质焚烧发电业务,其中浙江物产金义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运营的金华金义新区农林生物质焚烧热电联产项目为本次上市募投项目,目前正在建设中。

其次,热电联产毛利率高。公司热电联产业务毛利占比均超60%,目前,物产环能热电联产业务区域已覆盖浙江省嘉兴、桐乡、浦江、海盐和金华等地区,拥有热电联产相关专利117项,随技术优势及区域垄断优势持续赋能,公司热电联产将步入加速度发展阶段。

再次,绿色节能与碳中和概念。目前,我国正大力推动绿色节能技术的发展,热电联产正在逐渐成为改善环境、增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绿色高效的环保能源综合服务引领者,物产环能正在持续加码热电联产,实现更大“绿色”布局。

最后,资金进场明显。与其说物产环能开板后是在连续下跌,不如说是在每天打压吸货。

物产环能去年前三季度每股收益高达1.24元,全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4%~78%,股价目前仅24.32元,在电力股卷土重来、市场重新聚焦碳中和概念时,物产环能会如何演绎?

07、江瀚视野

微软花大价钱买游戏公司到底想干啥?

北京时间1月18日晚间,一则重磅消息同时刷爆游戏圈和美股投资圈。微软公司宣布,将以每股95美元的价格全现金收购动视暴雪,包括动视暴雪的净现金在内,交易价值687亿美元。据悉,这将是微软公司史上最大规模的一笔收购。动视暴雪是《使命召唤》、《魔兽世界》和《糖果粉碎》等爆款游戏的缔造者。而微软目前已经拥有了Xbox、《我的世界》(Minecraft)和《Halo》等游戏平台及爆款产品。

这笔收购交易目前已获得微软和动视暴雪两家公司董事会的批准,一旦通过政府审查并交易成功,微软就将成为仅次于腾讯、索尼的全球第三大游戏公司。据娱乐软件协会数据,美国多达三分之二的成年人和四分之三的18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周都会玩视频游戏。全球范围内玩动视暴雪游戏的用户每个月都有约4亿人,其活跃用户已经超过了推特,也相当于脸书在2016年以190亿美元收购WhatsApp的时候有着的活跃用户(4.5亿)。

说实在看到微软花大价钱收购了动视暴雪,很多人都会很奇怪,微软这么做到底是在做什么?其核心的目的又在什么地方?

首先,我们不得不承认微软当前的这笔收购实在是一笔非常高价的收购,毕竟这么高额的收购金额,可以说即使是如此强大的巨头,微软也不是一个小数字,毕竟600多亿美金即使是微软也不是可以随便拿出来的,不过不可否认的是暴雪是有名的游戏巨头,所以微软花如此大价钱收购暴雪,至少从投资的这个角度来看,不是一个亏本的买卖,动视暴雪在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近4亿活跃玩家,占比高达13.3%,直接营收每年都将近几十亿美元。

大价钱收购了暴雪之后和微软本身的游戏体系相互结合,将有可能形成一个更加巨大的游戏帝国,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微软的这笔收购,我们可以说还是非常有道理,也非常有市场竞争力的。

其次,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微软其实不是第1次花这么多钱收购游戏企业,近年来微软为了和索尼进行有效的竞争,可以说一直都在投入大力气推动游戏产业的发展,所以微软之前其实已经收购了非常多的游戏企业,可以说当前微软的这次收购,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和索尼在进行直接的竞争。

而且微软的收购实际上也有1+1>2的作用,正如微软自己说的那样“收购完成后,我们将在主机和PC版Xbox游戏通行证Xbox Game Pass和PC Game Pass中提供尽可能多的动视暴雪游戏“,毕竟微软拥有的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游戏平台,而暴雪则拥有的是一个极具市场号召力的游戏产业,如果这两者可以有效的结合起来的话,微软实际上将会获得比索尼更强的市场竞争优势。

第三,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微软还有一个更大的逻辑,这就是元宇宙的逻辑,毕竟社交和游戏是元宇宙最有可能率先突破的两大方向,如果微软想要在元宇宙市场上有所作为的话,拿下游戏市场就显得非常有必要,毕竟微软本身在社交市场上虽然有MSN、Skype这样的社交产品,但是本身微软这些年在社交赛道上面的优势并不是非常明显。

而如果微软能够在游戏赛道上有所作为的话,凭借自己在操作系统领域办公软件领域的优势以及在云计算领域的超强市场竞争力,微软完全可以在元宇宙的赛道上面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而微软在这方面其实不仅对手看的是索尼,更有可能是其他的市场巨头,比如说社交巨头脸书(Meta)。

08、君哥哥

预期航空业全面复苏,为时尚早!

基本面:中国航空国内三大航空公司之一,具有七百多架机队和经验丰富、技能优秀的航空人才队伍。去年受疫情影响,客流大幅下降,前三季度客运人数仅为2019年64%,年底的客运周转量也不客观。去年前三季度营收是2019年52%,利润亏损36亿,全面形势不乐观!

股价走势:去年股价在6元到9元波动,今年开始明显上涨!可能与春运有关(客运价格比去年大幅上涨,但是比2019年还有10%折价),今天小幅上涨!

君哥观点:

1、航空业是大周期行业,与疫情控制和社会生活的常态化有紧密关系。股价处于周期低位,不意味着一定是周期拐点!也可能是底部震荡!

2、国外疫情形势明朗(预计美国夏季可以实现群体免疫),经济复苏稳定,国外航空业复苏可期。

3、国内前期有效得动态清零措施,对待高传染力和低致死率的奥密克戎有些吃力。未来在国外生活恢复正常的背景下,国内抗疫政策如何调整。争议很大,优缺点突出,选择困难!

4、奥密克戎在国内多地零散传播,目前还没有有效控制,多地政府强调“就地过年、非必要不出省“等,今年春运客运量难言乐观!

5、结论,航空业春季短期炒作合理,期待行业周期整体景气复苏,还为时尚早!建议以震荡操作为主,高抛低吸!

09、阿島

基建股获资金流入,海螺水泥有潜质?

海螺水泥主要从事生产和销售熟料和水泥制品,业务地区包括中国东部、南部、西部、中部及海外。而安徽海螺是水泥行业中,全球最大的单一品牌供应商。海螺旗下有100多家子公司,分布在多个区域,横跨华东、华南和西部18个省、市、自治区和印度尼西亚等国。

1、产品应用广泛。

安徽海螺主营业务为水泥、商品熟料的生产、销售,水泥品种主要包括42.5级水泥、32.5 R级水泥及52.5级水泥,产品广泛应用于铁路、公路、机场、水利工程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城市房地产、水泥制品和农村市场等。水泥属于基础原材料行业,是区域性产品,其销售半径受制于运输方式及当地水泥价格,经营模式有别于日常消费品。这企业采取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营销模式,在中国及海外所覆盖的市场区域设立500多个市场部,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营销网络。同时,海螺不断完善发展战略,在长江中下游及沿海大力建设或租赁中转库等水路上岸信道,并逐步推进中心城市区域销售市场一体化的相关建设。可见这企业在行业有一定的优势。

2、行业特性。

安徽海螺所处的水泥业,对建筑行业有很高的依赖性,基建、房地产对这行业都有一定的影响。同时亦会与经济增长速度有较高的相关性,特别与固定资产投资相关。即是说,当中国基建及房产市场不景,水泥行业会比一般行业处较大的不利状态。另外,水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燃料成本占总生产成本中约占了超过一半。

若能源价格出现较大变动,就会对企业成本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当能源价格出现较大上升时,将引致海螺的成本增加,影响其中毛利。因此,水泥行业难免面对能源价格波动的风险,但较大型如安徽海螺,可说比小型水泥企业有较强的抵抗力。因为安徽海螺与大型煤炭企业的战略合作,能产生规模采购优势。

另外,安徽海螺和电力公司合作,以直供电的采购方式降低电力成本,尽力做到成本控制。另一方面,水泥行业的环保标准不断提高,虽然会令企业成本增加,但会加速落后产能企业的淘汰,减少竞争者,有利安徽海螺这些大型的水泥企业,相信市占率将有所增加,令生意保持向好,但这不是中短期,而是较长期的事。

虽然近年的燃料及相关成本都有一定的升幅,但由于产品的售价同样有一定的增加,加上市场需求令销量增加,都令这企业的营业额有明显增长,再加上新收购的项目,都带动盈利有理想增长。

3、企业发展。

海螺经过多年的较快速发展,产能持续增长,技术装备水平有所提升,而发展区域亦不断扩大。海螺先后建成了铜陵、英德、池州、枞阳、芜湖5个千万吨级特大型熟料基地,并在芜湖、铜陵兴建了全球最先进技术水平的3条12,000吨生产线。另外,这企业不断建设及并购,多个项目相继建成并投产,同时收购了广英水泥,增加熟料产能、水泥产能。近年由于国内水泥业出现整固,因此海螺在中国进行了多个项目的并购。

此外,也扩大其他相关项目的投资,从而适度延伸上下游产业链。海螺极推进海外项目建设,柬埔寨、印度尼西亚2条熟料生产线,以及4台水泥磨相继建成投产,老挝项目、缅甸项目等都不断进行,令这企业更为国际化。前景方面,基本能平稳增长,主要由于国内基建因素,但国家层面对房地产政策,对这股有中短期影响。现在国家方面保持基建方面的投资,以新型城镇化带动投资需求,推动城市群,都有利水泥股。但房地产方面,政策对房地产新开工将面临下行压力,对水泥市场需求有一定影响。

投资小结:综合而言,海螺拥有相当规模、生产能力,有一定的素质及赚钱能力,而水泥行业长期将因中国城镇化,仍然会增长,但不会像过往般快速,而是进入较平稳的时期,在本质上此企业不差。不过,行业对经济、基建、房地产都有一定的敏感度,因此行业会造成中短期的波动,以及政策风险。加上成本及售价都受市场价格牵引,故盈利有不确定。

若果以长期及平均来说,这企业多个财务数据都不算差,因此只要以平均、整体的角度去投资,再配合行业的周期,就能达致稳中求胜的效果。现价在合理区中间,适合平稳增长,以及收息类的投资者,但未必适合追求高增长投资者。但要留意,房地产政策及成本因素,对其盈利有一定影响,令股价有波动,因此投资者投资时要注意。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