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零距离|磷酸铁锂赛道火热,川金诺豪掷39亿元“跨界”布局
12月22日,川金诺开盘拉升大涨逾6%,盘中震荡回落,最终收涨4.23%至31.32元/股,年内累计涨幅达99.6%,股价实现近翻倍增长。
12月21日,公司公告称,拟在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投建15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前驱体材料磷酸铁及配套60万吨/年硫磺制酸项目,预计总投资为15亿元;投建10万吨/年电池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预计总投资为24亿元。
早在一个月之前,川金诺便与防城港市港口区人民政府签订《项目合作框架协议书》,如今项目正式落地实施,总计投资金额亦是高达39亿元,相当于公司近4年营收之和,可谓是大手笔。(注:公司2017年至2020年营收分别为8亿元、9.7亿元、11.3亿、10.5亿)
那么,公司掷重金投建的项目又有何亮点呢?
据悉,川金诺是一家“最具行业竞争优势”的磷酸盐生产企业,其主要产品分为湿法磷酸和磷酸盐系列。从磷化工产业链布局看,公司是以外购磷矿石浮选为起点,磷矿石经加工得到磷精矿,而后通过湿法工艺生产磷酸,进一步与其他化学原料反应生成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等化工产品。
简而言之,公司在磷矿--磷酸--净化磷酸产业链上具备技术积累,建立了强有力的竞争优势。
其次,公司全资子公司广西川金诺是本次项目实施主体之一,其在防城港基地年产10万吨的净化磷酸将于2022年初投产,无论是技术上还是原料端都具备较大优势,这是亮点之一。
亮点二是地理优势,据了解,公司的主要磷矿来自昆明东川厂区和广西防城港厂区,本次项目选址便是在广西防城港市港口区,其地处港口,交通便利,防城港基地能够买到海外磷矿石,公司可视市场价格择优从国内外分别进行采购。
此外,尤其是公司现有的磷化工体系能充分利用磷酸铁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从而降低生产中的环保处置成本,以及制造成本。这一点是公司切入磷酸铁锂生产的天然优势,与之上述两大亮点加持,有将助力公司在磷酸铁、磷酸铁锂赛道占据一席之地。
大势所趋,磷酸铁锂受青睐
实际上,受益于新能源赛道火热,磷酸铁锂成为了市场上当红的锂电材料,备受下游车企青睐。
据悉,磷酸铁锂是一种以锂源、铁源、磷源和碳源为主要原料的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材料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达30%-40%,直接决定了电池整体成本。由于其安全性高、成本低、循环寿命长等优势,磷酸铁锂电池近几年的市场规模逐步扩大。
根据起点研究院统计,2020年全球磷酸铁锂电池市场规模为51.3GWH,较2019年同比增长46.5%。
更耐人寻味的是,自2021年以来,磷酸铁锂在产销量、装车量等方面逐步实现对三元锂电池的全面反超。
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磷酸铁锂电池产量为37.7GWh,在动力电池总产量中占比53.4%;销量为30.8GWh,在动力电池总销量中占比52.9%,超越了三元电池的产销量。
与之相应地,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受益于下游客户旺盛需求开始迅速增长。2021年1-11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28.3GWh,同比累计上升153.1%,其中,磷酸铁锂电池的装机量累计达64.8GWh,占比50.5%;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63.3GWh,占总装车量49.3%,电池装机量上,磷酸铁锂也完全超越了三元电池。
所以,在加速新能源化转型的背景下,未来磷酸铁锂需求量有望持续超预期。方正证券指出,预计2025年中国磷酸铁锂需求量可达207万吨,极限预测下2030年左右全球磷酸铁锂年需求量将达千万吨。
你追我赶,行业“马太效应”趋显!
在磷酸铁锂蓬勃需求下,参与扩产的上市公司可谓群雄并起,你追我赶!
在磷化工企业中,除了川金诺外,还有湖北宜化、云图控股、新洋丰等多家企业涉足磷酸铁/磷酸铁锂产业。
具体看,10月份,湖北宜化与宁德时代达成合作,开启布局新能源赛道。在此之前,云图控股拟豪掷45.95亿元建设35万吨磷酸铁及配套项目;新洋丰拟投资建设年产20万吨磷酸铁及上游配套项目。
东吴证券在研报中表示,除了传统磷酸铁锂企业纷纷扩产,磷化工、钛白粉等生产企业凭借各自资源优势相继切入磷酸铁、磷酸铁锂产业链,发展第二成长曲线。群雄逐鹿,随着磷酸铁/磷酸铁锂朝着大宗商品化方向发展,一体化成本为王。除了成本因素,由于我国电池生产商集中度高,绑定下游电池大客户至关重要。
与此同时,随着届时产能大规模释放,行业“马太效应”也将趋显。根据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大数据中心统计,2020年中国锂电磷酸铁锂产量约14.3万吨,同比增长 60.7%。其中,排名前十企业的产量合计占2020年中国磷酸铁锂产量的99%。
其中,磷酸铁锂产量主要被德方纳米、湖南裕能、国轩高科、贝特瑞、湖北万润5家企业垄断,市占率分别为20%、15.2%、14.6%、14.1%、12.4%。这5家企业产量合计占2020年中国磷酸铁锂产量的76%,合计占比提升13%。也就是说,当前行业头部企业有着一定的竞争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也正如机构所言,未来,伴随碳酸铁锂产能的集中释放,只有客户粘性高,有着高品质、低成本产品的企业,才能取得了竞争优势,而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中小企业逐渐退出市场,低水平竞争不断减少。
作者:虹小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