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第二大股东实名举报后,紫光集团千亿重整何去何从?
在重整方案即将尘埃落定之时,一份来自第二大股东健坤集团的举报声明,让紫光集团重整本已逐渐明朗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前情详见:《直接造成超700亿国有资产流失?网传紫光集团重整方案遭第二大股东实名举报!发生了什么?》】
12月15日晚间,北京健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健坤集团”)发表声明文件称,经过对重整方案的仔细研究,可以得出一个初步结论:本次紫光集团的重整方案将直接造成当期734.19亿(未来价值数千亿元)的国有资产流失,“健坤集团已经于12月15日通过邮局向中纪委、国务院办公厅纪检组、财政部纪检组、教育部纪检组就上述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对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即原来的现场工作组)进行了实名举报,要求由财政部的专业国资机构对紫光集团的资产进行评估。”
同日晚间,《国际金融报》记者辗转获得了网传的健坤集团发布的公开声明及附件资料。根据上述材料,对于此次紫光集团的重整,健坤集团质疑的焦点涉及智路建广联合体不符合战略投资者的要求、已披露的重整方案涉嫌734.19亿国有资产流失、高达18.5亿元的重整费用并列出明细构成以及员工安置问题可能造成紫光集团人才流失等诸多方面。
就上述被质疑的情况,12月16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分别多次联系健坤集团及智路资本方面,但截至发稿均未获回应。值得一提的是,或受上述消息影响,12月16日,紫光集团旗下上市公司紫光股份低开超9%,紫光国微一度跌逾7%。截至当日收盘,紫光股份重挫6.8%,报22.21元,总市值635.2亿元;紫光国微跌幅3.42%,报215.95元,总市值1310亿元。
战投条件不符?紫光集团起始于1988年,前身为清华大学科技开发总公司,后该公司改组成立清华紫光集团总公司,并于2005年完成改制正式更名紫光集团,现由清华控股持有51%的股权,董事长赵伟国个人控制的健坤集团持有紫光集团49%股份,负责公司实际运营。
7月9日,紫光集团突发公告称,其债权人徽商银行以紫光集团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具备重整价值和重整可行性为由,向北京一中院申请对紫光集团进行破产重整。一周后,紫光集团进入司法重整程序,下属六家关联平台企业也于8月27日被纳入实质合并重整范围。
历时5个月后,12月10日,智路资本和建广资产组成的联合体在最后一轮竞争中击败浙江国资与阿里巴巴联合体,最终成为紫光集团管理人选定的投资方。
在一份附件名为《智路建广联合体不符合战略投资者的要求》的资料中,健坤集团表示,7月20日,紫光集团管理人发布的《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关于招募战略投资者的公告》明确指出,战略投资人的财务指标应满足最近一年净审计的资产总额不低于500亿或者最近一年净审计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资产不低于200亿的要求。
根据健坤集团的说法,智路资本及建广资产都是资产管理公司,二者无论是各自还是相加,总资产都不满足500亿的要求,净资产也都不满足200亿的要求。二者即便是管理的资产也不足500亿,并且所管理资产是投资人所有,管理公司无权随意动用。
根据天眼查信息,智路资本成立于2017年5月,注册资本为1亿元,实缴资本2500万元,李滨持股71.35%为实控人。而建广资产成立于2014年1月,注册资本为1亿元,实缴资本1亿元,中建投资本管理(天津)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1%为第一大股东,建平(天津)科技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有49%的股权。而李滨正是建平天津的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0.38%,即间接持有建广资产29.58%的资产。
不过,记者查阅《紫光集团有限公司管理人关于招募战略投资者的公告》发现,在上述条件之后,紫光集团管理人也提到,“在相关产业领域具有优势战略地位或丰富产业经验的,可适当放宽。”
实际上,自7月20日公开招募战略投资者之后,10月18日,在北京市一中院的主持下,紫光集团等七家企业实质合并重整案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共计七家意向投资人报名参与战略投资。10月底,阿里与浙江国资联合体、智路建广联合体进入最后一轮筛选,最终智路建广联合体胜出。
“2021年7月,在工作组某些人的推动下,紫光集团进入司法重整,寻找引进战投化解紫光集团的债务危机。紫光集团作为国有控股企业,进入司法重整之后,完全脱离了财政部国资和教育部国资体系的监管,紫光集团国有资产的评估工作,完全成了紫光集团管理人(即原来的现场工作组)中某些人个人意志的结果。健坤集团作为紫光集团的股东,欢迎任何有资金实力的、对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和云网产业有信心的、符合中国政府有关规定的战略投资者入主紫光集团。”健坤集团在声明指出,“智路公司的股东穿透后全部是自然人,自然人李滨是智路公司的大股东,李滨等自然人持有建广公司49%的股权,“即流失的734.19亿国有资产,大部分将落入李滨等人的私人腰包,这是典型的侵吞国有资产行为。”
记者留意到,截至当前,不论是紫光集团管理人还是智路建广方面,均未对健坤集团的上述质疑作为相关回应。
资产被严重低估?除了质疑战投条件不符之外,根据上述资料,健坤集团还直指紫光集团的重整方案将直接造成当期734.19亿的国有资产流失,特别是紫光集团持有的长江存储股权及其余非上市公司的股权被低估。
根据重整草案,以2021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天健兴业出具的《市场价值评估报告》显示,紫光集团等七家重整企业(以下称重整主体)模拟合并口径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为1214.78亿元。负债方面重整主体经审核与调查的负债共计1578.34亿元,其中202.25亿元属于重组主体的或有负债,不占用重整的偿债资源。因此,重整主体实际负债总额为1376.09亿元。按照持续经营假设,重整主体资不抵债161.31亿元。
对于上述资产评估,首先,健坤集团认为长江存储的估值存在分歧。紫光集团重整主体所持有西藏紫光大器100%股权(对应最终持有长江存储25.91%的权益),评估价值仅约124亿元,据此,换算对长江存储整体估值约478亿元。
健坤集团称,今年9月17日,在知名专业投资机构高榕资本出具的投资意向书中,其对长江存储和武汉新芯给出的投前估值为1600亿元。可见,管理人和天健兴业至少低估紫光集团重整主体所持长江存储权益价值达290亿元。
健坤集团还提到,紫光集团旗下还有12家公司(包括长江存储、紫光展锐等)符合科创板上市条件,预计这12家公司科创板上市后,紫光集团的资产还会有大幅增值并超过2000亿。
除此之外,根据健坤集团的说法,本次重整投资不涉及职工安置问题,“目前,已有包括紫光展锐在内的产业单位在智路建广接管后即将进行重大人事调整的讯息影响下,出现了人心动荡,这对高度依赖人力知本的半导体产业公司,将构成致命影响。”
“我们都是从外部新闻才了解到紫光集团一些重组信息,目前内部没有过多谈论,都在忙项目。”12月16日,紫光展锐相关技术员工如是对记者表示。
针对健坤集团的实名举报,原本定于12月29日召开的紫光集团第二次债权人会议暨出资人组会议是否会推迟?
上海市海华永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元熹对记者表示:“股东举报纪检问题,并不是债权人会议推迟的法定理由。”
另据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董毅智的推测,大概率会如期进行。
记者 马云飞
编辑 赵晓飞
责任编辑 孙霄
—— / 好文推荐 / ——
中国入世二十年
2021年,一场百万保险代理人的盛大告别
网传紫光集团重整方案遭第二大股东实名举报
日本政府再陷造假丑闻
调查|网约车、货车等营运车辆为何遭多家险企拒保?
北交所闯关者43家被“问停”
一周国际市场前瞻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