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股今天为什么嗨了?

格隆汇 2021-12-10 00:03

学科类教育终于有新动作了,这次是针对学科类牌照的发放。

资本市场永远是最敏感的,任何一则消息都可能带来一场震动。

今天下午,盘面上,受“在线教育学科类牌照即将下发”消息影响,港A教育板块集体狂飙,A股方面,中公教育学大教育涨停,开元教育全通教育豆神教育跟涨。

来源:同花顺

这次的大动作,会对在线教育市场产生什么影响?

1

监管加速落地

根据广东省“备改审”工作方案,义务教育阶段在线学科类培训机构必须登记为非营利机构,高中阶段则可以登记为非营利机构或营利机构。

多位地方教育部门主管人士表示,高中学科类培训也将实行政府指导价,并禁止在周末、寒暑假补课。

近日,广东省教育厅公示了线上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备改审”名单。

截至12月1日,包括学而思、作业帮、企鹅辅导、掌门教育等公司在内的14家在线教育机构“拟通过审批”,将获得线上学科类培训办学许可证。

此外,北京市有52家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其中有17家申请“备改审”,最终名单将于近日公布。

种种迹象表明,监管政策正加速落地。

而关于减负和补课的争论,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然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教培市场过于分散,监管部门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查清遍布全国各个街道的线下培训点。

当在线教育崛起后,几家龙头公司收拢了千万学子,打造出数百亿的估值,不仅抢走了中小机构的生意,还使得监管一下子变得容易起来。

执法部门只需要监督这些一二线教育机构,就能约束大半个教培市场。

如今,大机构被管控住,但补课的需求并没有消失。大量学生从线上的大公司,又回到了线下零零散散的众多培训点,从明处回到暗处。

问题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不解决根本问题,这场猫和老鼠的游戏将永远继续下去。

2

未来怎么走?

1.行业出清。

根据“双减”政策要求,对原备案的线上学科类培训机构,改为审批制,即“备改审”。教育部等六部门今年9月印发通知要求,2021年底前完成“备改审”,在此之前不得招生及收费。

“备改审”这个词,很多非内部人士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其实,此前的教育机构也并非野蛮生长,它们需要去当地教育局备案。而备案需要完成一系列的资质认定,包括资费、教育内容和线下机构的消防、回访。

而这次在线教育发牌的模式是“备改审”,基金只是在原来已经备案的主体中选择一部分进入白名单,然后发牌照,这直接否决了大量没有备案资质的教育机构获得牌照的可能性。

对这类机构来说,未来要么被合并到有牌照的机构经营业务中,要么就只能退出。

这两种在本质上都是行业出清,无牌经营的风险在以后会越来越大。

2.属地化经营。

目前发放的学科类牌照,仅限于高中的学科类教育,由各地教育局主导发放,暂时没有全国性牌照的可能。

照此来看,不论是线上还是线下,都得按照属地化经营的原则,接受当地教育局监管。而全国各地的学科类教育虽然在总体上一致,但不同省份的政策仍有差别。

这种经营模式注定会加快行业出清,凭资本堆叠起的全国性大平台很难再出现。

3.强监管。

目前来看,对教育机构的监管包括多个方面,课时规模限制、指导价、属地化经营、牌照发放等等。

首先是指导价,现在海南省一节课的政府指导价是5元钱,这个价格很明显无法支撑大机构的运营。

然后是课时规模限制,这是广东省明确出现在文件中的,限制教育机构2万人次/年,这实际上就是把教育机构的成长规模锁死。

最后是线上教育机构涉及面最广的多部门审批,除了民政局办法的非营利机构登记证书,教委发的办学许可证外,机构还必须取得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和ICP备案等等证书。

对于想获得牌照的线上机构来说,不仅要把学科类教育从上市主体中玻璃出来,还必须把各类证书都备好,这个门槛还是比较高的。

综合以上三点,这次针对教育机构的政策变化,对后续整个行业的发展都很深远。不过一个大方向可以明确,即教育要回归本质,不再是资本敛财的工具。

行业未来的格局,也只能从这个角度出发。

3

结语

投资者对“双减”政策、对放开学科类培训,尤其是线上学科类培训还抱有幻想,并利用各种并不存在的‘利好’消息进行资本炒作。

政府计划对学科类教培机构发放牌照,这一消息是正确的。但在外界流传的消息中,却忽视了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相关机构必须要“非盈利转制”。

这实际上是教培企业K9(小学和初中)学科类培训业务,转制为非营利性实体的正常执行步骤,而并非市场此前误读的所谓“重大利好”。

自“双减”政策施行以来,各大教育股至今已经跌到谷底,今天虽然受到消息面的影响集体嗨了一波,但也仅仅只是是反弹而已。

行业不会再回到从前了,未来只会是更加严格的监管!

相关证券
    中公教育(002607)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