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正在崛起?不,是复兴!
“为什么很不错的中国动画我看得索然无味?”
“中国动画产业为什么很难像日本一样频繁产出优秀作品?”
“曾经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去哪了,中国曾经优秀的动画实力为什么断代了?”
……
现如今,国产动画产业不要说在国际上,就是在国内的影响力,也早已江河日下,根本无法和日本这样的动漫王国相提并论。
11月20日晚,第四届国创动画作品发布会开场,当B站副董事长兼COO李旎谈到“我们志向并不应止于此,国创动画应该是全球流行的精品内容”时,不知道多少动画人只能惨然一笑。
好多年没人提了!
2015年到2017年,动画市场曾迎来过一轮资本热潮,当时的资本方们都信誓旦旦地说着:“支持国产动漫崛起!走向全球!”
无论是动画公司还是消费者们,都曾认为中国动画已经到了崛起的时刻。
但现在,我们甚至都不太愿意再提起了。
1、辉煌的曾经
实际上,中国动画的起步不仅不晚,而且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领先他国,拥有不俗的实力。
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万氏兄弟”就在上海拍摄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广告动画片。
1926年,万氏兄弟在上海绘制出中国第一部无声黑白动画片《大闹画室》,一个在画室捣乱的墨水小人,翻开了中国动画的第一页。
1941年,上海美术厂上映中国第一部长篇动画《铁扇公主》,导演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奠基人之一,万籁鸣先生,这在当时的世界产生极大的轰动。
它的票房超过了当时上映的所有故事片,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十分难得。
那个时代,中国的动画就是世界的动画,是由中国千年历史文化积累所推动,影响到的不止是孩子们。
著名日本动画人手冢治虫,正是受到了这部作品的影响,才决定投身动画行业。1952年,他拍出来了经典动画片《铁臂阿童木》。
手冢治虫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1950-1952年,国泰影业公司、文华影业公司、昆仑影业公司、上海长江电影制片厂等8家私营电影企业联合组建为国营的上海联合电影制片厂,中国动画产业迎来黄金发展时期。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被誉为中国甚至亚洲动画的希望。这并非过誉,在当时,这是一个恰如其分的表述。
当时的中国还是计划经济,国家又大力支持动画文化的发展,得益于此,上美厂能够在不考虑资金问题的情况下不停创作。
正式建厂后,上美共摄制500多部美术片,获得了400多项国内外大奖。
1955年,一部名为《神笔马良》的木偶人动画片被搬上大银幕,在当时掀起了一阵动画热潮。次年,该片获得第八届威尼斯国际儿童电影节“儿童文娱片”一等奖。
1960年,上美推出我国第一部水墨风动画电影《小蝌蚪找妈妈》,原型出自白石老人的水墨名作《蛙声十里出山泉》。该作品一经问世,可谓拿奖拿到手软——1961年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短片银帆奖、1964年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1964年的《大闹天宫》,开创了动画艺术的先河。在没有手绘板、没有电脑的那个年代,全靠艺术家手中的一支笔来完成,制作难度极高。
它堪称中国史上最伟大的动画作品,也是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的鸿篇巨制,获得第二十二届伦敦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
还有在建国早期,为了摆脱苏联风格的影响,通过把典雅的中国水墨画与动画电影相结合,而创造出的中国艺术风格作品《牧笛》,于1979年获得了动画界的国际最高荣誉——丹麦第三届欧登塞城国际童话电影节金质奖,中国动画片也因此在海内外的声誉越来越高。
这段时期,上美带给了世界太多意外,太多惊喜。一个个后来耳熟能详的名字,《葫芦兄弟》、《黑猫警长》、《阿凡提的故事》、《没头脑和不高兴》、《三毛流浪记》……一起构成了好几代人的同年回忆。
这些经典的作品,都是不计成本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完成的,品质理所当然的都是第一流。在那个时代,许多国外的动画人都在向中国学习。
然而,到了90年代,原计划经济下的动画制作方式受到国外动画产业的巨大冲击,叠加市场经济的调整,中国动画的发展开始变得举步维艰。
彼时,大量国外优质动画作品涌入中国市场,从日本的《灌篮高手》、《圣斗士星矢》、《龙珠》,再到欧美的《米老鼠和唐老鸭》、《猫和老鼠》、《大力水手》,这些经典动画成为许多80、90后难忘的共同回忆。
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物资支持,多年来取得的成就本应该为之后的批量产业化做铺垫,但随着钱家骏、万籁鸣等动画大师的退隐,行业的发展一度处于停滞的阶段。
从这一点来看,上海美术制片厂虽然产出了那么多优秀作品,但并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历史重任。
尤其在千禧年后,上美的发展逐渐开始停滞。随着现代化计划的实施,很多企业都改变了生产方式,上美厂也失去了资金支持。
部分年轻人开始接一些商业化的外包工程,能力不错的一个月能赚好几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美厂此时的普遍薪水一个月才几十块。
整体资金的不到位,收入方面的巨大差异,工作制度的不合理,很多做动画的人才都选择去其他地方谋求出路。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正处日本经济腾飞的年代,所以当时整个日本社会的大环境,可以支撑创作者不惜成本地去创作,这一良性运作的结果也拉动了日本国内的GDP增长。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这个传奇性的动画制作公司,终于倒下了。
不过饶是如此,上美在这一时期依然有不少经典作品。
1999年,上美发布动画电影《宝莲灯》,相信绝大多数90后都看过不止一次;
2000年,童年阴影《鸭子侦探》问世,是一部经典的侦探题材动画片;
2001年,为顺应潮流,上美推出青春动画《我为歌狂》,再度引起一阵热潮;
2004年,类似《蜡笔小新》的生活喜剧动画《大耳朵图图》登上电视荧幕,故事选取了幼儿生长的每一个领域,涉及孩子和父母们关心的每一个话题。
可以说,在新世纪的头几年里,尽管发展遭遇挫折,但上美并不甘落后。这段时期,尽管上美不再是亚洲动画市场的霸主,但在引领国内动画市场方面,依然有无比的影响力。
但在最后的辉煌落幕后,在日本动画逐渐在中国扩散影响、中国民间的动画厂不断崛起的双重夹击下,上美这块曾经中国动画的金字招牌,终于失去了昔日的光芒。
国产动画产业的复兴,仍然有待时日。上美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2、“自我矮化”的当下
2006年9月1日,为了保护本土市场,国家广电总局宣布禁止电视台在黄金时段播放境外动画片。
从造成的结果来看,因为当时国产动画的质量不佳,剧情单一乏味,实际上造成了小朋友们的审美力下降。
与此同时,大量年轻人开始从网络渠道观看国外动画片,导致各大电视台黄金时段的动画片收视率暴跌。
彼时,国产动画市场处于混乱状态,没有资金、人力、物力投入,也没有形成产业链。大部分动画公司,都只能替境外动画发行公司做外包才得以勉强存活,根本没有制作自主原创动画的环境。
一直到2013年,移动互联网开始普及,中国的90后也在这一时期开始渐渐步入职场,这意味着真正懂ACG文化的一批人终于长大了。
资本开始愿意尝试性地在这一领域投资,一批新的原创动画公司和ACG交流平台因此出现,并逐渐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产业链。
2016年,资本市场经历过一场寒冬,但二次元领域却好似一剂强心药,融资一笔接着一笔。
然而,浪潮中入场的资方,其实在意的并不是中国动画能否崛起、走向全球,而是国内的流量,这变相导致了我们的动画产业普遍自我矮化。
举一个比较著名的例子。
在动画领域文化输出最成功的国家,毫无疑问是日本。
今年,《灌篮高手》电影化的相关消息让全球的粉丝都激动不已。因为青春的遗憾,观众们对这部动画电影抱有巨大的期待。
为什么有遗憾?因为这部经典作品的动画版,在当年并没有播出结局。
当年的制作方日本东映动画,在剧情进行到中后期时,加入了许多脱离于原著的原创内容,强行注水拉长集数,导致故事节奏出现不少问题。
作者井上雄彦对内容有自己的坚持,选择停止后续授权。因为井上老师的固执己见,还被当时的出版社封杀了好长一段时间,所以后面故事的动画版也就搁浅了。
许多人的青春遗憾也因此而生。
这或许是《灌篮高手》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自始至终,作者都坚持对自己创作的故事内容负责。
这种遗憾是日本动画产业中创作者的话语权所决定的。
日本动画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早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链条,从漫画家到出版社、制作公司和电视台,原著作者本身掌握着控制权,制作公司很难随意更改内容。
然而在国内,我们似乎从来没有这种“遗憾”。
目前市场正处于资本冲击、产业尚未完善的摸索阶段。而在中国的大环境中,商业与市场上的认知被无限放大,制作方认为依靠自己对市场的洞察,将原著故事修改,才能迎合市场并保证商业上的成功。
至于动画公司和漫画家们,基本都沦为了出品方的打工人,充当“IP生产器”的角色。没什么话语权。
更有甚者,有的平台根本不允许动画公司和漫画家之间相互交流创作意见,怎么制作、怎么改编,平台自己拍板。
在国外同行人看来,这个完全是不可理喻的,完全违背创作常识,但这就是真实的事情。
这种情况,在影视行业也是大同小异。
如11月18日,《司藤》原著作者尾鱼在微博中爆料自己的作品遭魔改的经历,“影视方似乎觉得,作者就是不懂剧本的”。
强制作、强平台的内容主导逻辑给我们的动画产业带来了什么?
从利益的角度来说,这对IP的延续有一定保障,因为平台会对成本负责到底。但从内容本身考虑,这只能说是对IP生命力的消耗。
仙侠、穿越、玄幻等“爽感”题材,是目前中国动漫主流的故事类型。以动作博眼球、以技能论成败、以血统论高低,以完成复仇、战胜大BOSS为结局,一言不合就开打,整体看下来过瘾带劲。
但刺激过后,大脑一片空白。
实际上,梦想、友情、爱情、亲情这些由想象照进显示所带来的触动,才是一部动画作品的精妙所在,“内在美”才能展现动画人物的魅力。
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商业化过甚,失去了好故事的核心“情感力”。为了迎合流行趋势,强行更改人物设定和内容题材;为了刺激用户感官,盲目堆叠炫目的视觉效果;乃至于为了收割红利,在无法满足内容质量的情况下,仓促地对IP进行续集开发。
历史故事、文学名著、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中国动画其实从来都不缺好内容。对创作者的不重视、对创作的敷衍,是中国动画崛起并走向全球的最大拦路虎。
不改变现状,国内永远无法出现灌篮高手式的“遗憾”。
套用某导演的中二发言:我能做的,就是本本分分画画,然后,等待秩序的力量超越混乱的力量,如果那时候我还没累死,我就去统治世界。
3、复兴曙光
11月5日,经典国产动画片《天书奇谭》以4K修复版的形式再现大银幕,勾起了不少70、80后的回忆,也让人想起那个国产佳作频出的年代。
看着《天书奇谭》的海报,我们会发现很多主创人员已经离世,他们的姓名也被打上了示亡号。
从辉煌到低迷,再到希望重现,国产动画片走出了一条曲折的复兴之路。
或许是曾经的孩子们长大了,或者是因为国家政策的支持,再或者是因为资本的垂青,当然更可能是兼而有之。总而言之,国产动画终于稍微靠谱点了。
2015年的《大圣归来》和一年后的《大鱼海棠》,虽然在剧情上仍有瑕疵,但起码展现出了创作者的诚意。
市场不再把观众当小孩子来糊弄,而是认认真真地去雕琢。
2019年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则完全让人惊艳,以50.14亿元的票房成绩,稳定中国电影票房亚军。感觉经过了几十年,国产动画终于有一部作品能够和迪士尼抗衡了。
还有今年主打女性题材的《白蛇2:青蛇劫起》,剧本打磨完美,再加上国产顶级的3D技术,终于做出了撼人心魄的气象。
此外,还有小银幕上的《刺客伍六七》、《罗小黑战记》和《一人之下》等国产动画作品,也获得了大部分观众的喜爱。
《刺客伍六七》
大量公司布局动画电影,与近年来动画电影逐渐展现出更大的空间密不可分,尤其是 “封神宇宙”系列的成功,更是让人们看到动画电影所具有的发展潜力,吸引着相关公司在此布局。
动画电影,终究是向观众讲述一个打动人心的故事,国产动画这个巨大的“金矿”何时才能真正挖掘出黄金?相信只要用心挖掘,精心打磨,扎实做好内容,国产动画就能够有质的突破。
当然,落后了二十年的国产动画想要赶超日美,还任重而道远。
从产业规模来看,据艾瑞咨询动漫产业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在线动画市场规模超过205亿元,较2019年增加了47.3亿元。
同时,随着Z世代在文化消费中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网络动漫用户规模在最近几年不断增长的趋势。2016-2020年,用户数量从1.14亿增长到2.97亿,网民使用率也从15.6%增长至30%。
过去四年,上B站看国创的累计人数已突破3.4亿,观看时长突破19.2亿小时,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0%。
今年下半年,爱优腾和B站等四大平台有超60部国产动画剧集接力上线。其中,包括《一人之下 第4季》《全职法师 第5季》《少年歌行 风花雪月篇》《元龙第二季》《百妖谱第二季》等作品。
无论院线电影还是动画剧集,今年可谓是国产动画的大年,随着众多作品扎堆来袭,国产动画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动画、动漫等产业生产实力不断提升,类型和题材也日趋丰富。
从作品数量来看,据统计,2020年新推出的国产番剧超过380部,近三年来国产动画番剧的规模增幅达到75%。如此庞大的番剧数量,给了观众更多选择上的可能性。
但在这么多作品中,但能够获得市场口碑认可的却极为有限。今年,到目前为止在豆瓣上评分超过8分的国产动画作品仅14部,相比于每个平台每年动辄几十部的动画片单来说,比例未免太低。
如今,IP改编作品仍是各个视频平台发力的重点。今年上半年,优酷、腾讯、爱奇艺和B站四家主要的动画播出平台,总共开播了53部国产动画。这53部国产动画中,IP改编作品总共有34部之多,占到了总体数量的64%。
其中不乏优秀作品,比如B站去年上线的IP改编动画《天官赐福》,收获了口碑和播放量的双丰收,获中国动漫金龙奖海外影响力奖;还有掀起第一波IP改编动画热潮的《全职高手》,凭借着7亿的播放量获得了市场认可。
实际上,与影视和短视频比起来,动画作为消费品的“刚需程度”,没有那么高。
而在观众的“刚需程度”背后,是整个市场的心智、产业成熟度以及未来的空间。越是在需求程度弱的时候,行业才越需要代表作,来改变大众的认知。
这是一场必要的尝试,究竟什么样的动画作品,才能像《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和从前的香港武侠电影一样,穿透文化壁垒,改变市场的认知呢?
去年我们最好的作品,是由林魂导演、B站和好传动画出品制作的《雾山五行》,不论媒体大众、业内业外、流量口碑,都给予了高度认可。画面和故事浑然一体,构成了中国仙侠故事的表里,堪称业界标杆。仅仅3集,在B站的播放量就高达1.3亿。
在海外市场上,雾山也有一些拥趸,上传的盗版资源尤其多......
而今的中国动画公司通过不断磨练,在平台的支持下共同创作出越来越多作品,他们也已经从最初的求生阶段,转向打造自有动画品牌前进。
整个中国动画行业的发展呈现肉眼可见的提升,动画作品的市场价值越来越高,文化价值也越来越广。
能够形成文化符号,乃至影响一代人的作品,或许也将从现在这些创业公司手中诞生。
4、尾声
时至今日,“国漫崛起”的口号我们也喊了许多年了,优质的作品每年还是能出现几部。但在互联网时代,在资本和大多数平台眼中,“注意力”才是一切,如何尽可能地收割用户的时间成为其唯一的追求,“抢占高地”的导向也使得内容生产被反复压缩。
但动画的本质是什么?animation的词根anim表示生命,脱胎于拉丁语“animare”,即“赋予灵魂”。
动画是一个桥梁,优秀的动画作品背后埋下了人们对深厚积累的文化和艺术的初印象,是大多数人认识文化和艺术的第一站。
动画能成为艺术品,带着中国的文化和历史,让世界看到什么是“东方美学”。它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动画和中国文化真正走向世界并影响世界的可能性。
从投资的视角来看,在动画产业复兴的进程中,必然会推动一批拥有创造力的公司崛起,甚至再度出现一个上美厂那样的传奇。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代,这样的机遇我们不应该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