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益生菌饮品风口硝烟渐起 原料菌株国产化有望提速

财联社 2021-11-24 00:01

财联社(杭州,记者 罗祎辰)讯,后疫情时代推动食品饮料向健康化发展,增加益生菌等健康成分成为品牌商发力重点。

多位产业人士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益生菌制品销售明显提升,但价格没有明显变化。

当前品牌商围绕益生菌产品展开了激烈竞争,为寻求差异化,竞争重心逐渐转向追求益生菌菌株的独特性,有望带动菌株自主研发,加速行业国产化,从而改变当前外企主导的局面。

据悉,益生菌种类繁多,同一益生菌菌种包含多个菌株,单个菌株的获得则需要经过机构筛选、认可,才会被授予菌株号,并最终应用于产品中。换言之,菌株号是益生菌行业的核心资产。

新品频出 活菌饮品竞争加剧

数据显示,国内益生菌制剂、功能性发酵乳及乳酸菌饮料等相关产品已形成近千亿市场。其中,饮品细分赛道又因大众化、门槛低等特点受到各方追捧。

均瑶健康(605388.SH)等代表企业,该赛道也吸引了蒙牛乳业(02319.HK)、伊利股份(600887.SH)、一鸣食品(605179.SH)、君乐宝等乳制品厂商以及康师傅、香飘飘(603711.SH)、娃哈哈等传统软饮厂商竞相入局。

据了解,益生菌泛指摄入量足够时对机体产生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其中,大部分又以乳酸菌形式存在,具有提升身体防护力、平衡肠道环境、调节过敏体质的功效。

近日,财联社记者走访发现,益生菌饮品目前线下渠道渗透率仍较低。在杭州多个商超、便利店,蒙牛旗下“优益C”产品均摆放在显眼位置,伊利旗下“每益添”产品以及“味全”品牌乳酸菌饮料也能买到,但其他品牌产品仍难觅踪迹。

线下铺货情况和产品推出时长以及厂商自身渠道强弱有关。“优益C”和“每益添”分别于2009和2012年问世,属于早期产品。财联社记者注意到,这两款产品以脱脂乳粉为基底,定位和牛奶接近,均成列在商超乳制品区域,也能直接受益品牌商固有渠道。

但伴随乳品厂商有意借助益生菌成分向传统饮料行业跨越,线下渠道端或面临较大挑战。

今年,蒙牛和君乐宝先后推出“优益C”活菌气泡水和“每日清零”乳酸菌饮料,均主打0糖0脂的乳酸菌饮料,具备提升肠道健康的功能,产品也不再以乳粉为基底,跨赛道布局意味明显。

种类多样 益生菌国产化加速

卫生部2010年发布的《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中包含36种菌,但据财联社记者实地了解,主流益生菌有保加利亚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德氏乳杆菌三种,但各家产品在具体菌株上略有所差异,追求菌株独特性成为趋势。

11月22日,财联社记者以投资者身份从科拓生物(300858.SZ)了解到,当前,国内益生菌主要被国外品牌把控,国内厂商处于加快研发阶段,相比国外产品,公司的益生菌均取自本土,更适应中国人肠胃。相关数据统计,美国杜邦与丹麦科汉森为国内益生菌原料头部供应商,两家市场份额合计占比达到了85%。

前述益生菌饮品赛道竞争加剧,产品面临一定同质化竞争压力,于品牌而言寻求菌株差异化成为需求,不少品牌商加入自研菌株的行列。

近日,均瑶健康推出新品益生菌酸奶,该产品菌株CCFM1118和MP108为公司与江南大学联合研发。董事长王均豪对外表示,公司将凭借自研菌株优势,拓展功能性食品行业,预计明年业绩会有体现。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多家乳品及饮料厂商都有菌株专利储备,且很多已转化为产品销售。前述蒙牛“优益C”主打自研的副干酪乳杆菌LC-37;伊利酸奶品牌“益消”采用自主研发的乳双歧杆菌 BL-99;君乐宝则以自研副干酪乳杆菌 N1115为卖点推广固体饮料产品。

受益下游食品饮料领域需求不断增长,今年上游益生菌制品景气度较高。

科拓生物上半年食用益生菌制品销量同比增幅达到104.09% ,远超其他业务。蔚蓝生物(603739.SH)也于近期公告拟增资引入ADM Singapore布局人用益生菌产品。西安一家小型益生菌厂商亦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益生菌销量有提升,但价格方面仍保持稳定。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