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转型仍面临挑战 绿色金融监管部门齐发声:实现“双碳”目标需政策市场“组合出击”
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讯,我国正在朝着“双碳”目标持续迈进,但在这一过程中仍会遭遇对宏观经济的冲击。在今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2021年会”上,多位来自金融监管部门的人士齐发声,为我国平稳地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
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史建平指出,充分利用金融政策工具,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增强可持续投融资体系的韧性,提高对低碳减排技术的优化开发与商业化应用的资金流入,是助力我国向低碳转型的战略决策。
货币、财政政策应发挥更积极作用
“通过碳减排工具加大对清洁能源、节能减排技术等的金融支持,央行应该发挥更大更积极作用,支持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但是不应该损害物价稳定为代价。”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认为,低碳转型对宏观经济造成冲击,可能会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的目标、传导渠道及政策空间。央行可鼓励对能源转型产业转型提供长期的融资,并加快建立统一绿色金融标准、推动金融机构强化信息披露等方式来减少低碳转型中的不确定性。
有研究认为,低碳发展可能会影响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和传导机制。王信对此指出,虽然央行有应对冲击的灵活性,但是央行能够承受持续供给冲击程度有限,需要开启前瞻性行动,有效管理预期,避免更大冲击。
就中国央行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措施,王信指出,目前在对银行进行绿色债券、绿色贷款业务评价的基础上,要完善评价办法,适时开展更全面的金融机构绿色业务评价,并且根据评价结果对金融机构提供更多的激励和约束。此外,支持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发展碳中和等更多金融产品,鼓励更多民间资本投资绿色低碳领域。
他表示,央行高度关注气侯相关的金融风险,避免气侯金融风险和宏观经济的冲击相互强化,相互的影响。应要求推动金融机构进行气侯风险评估和压力测试,同时也应要对整个金融系统和宏观经济,对气侯的风险做出评估和压力测试。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财政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中心)主任焦小平则表示,我国还应发挥财政政策引领作用,完善保障机制,发挥财政的基础调控作用。运用税收、财政补贴、专项资金、绿色采购等方式支持国家重大绿色发展战略,加大环境治理投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支持绿色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深化细化财政资金,完善环境效果评价机制。
以市场化方式引入长期资金
“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的投资,要以市场化的方式引导金融体系提供融资支持。”国家发改委财政金融和信用建设司司长陈洪宛认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所需资金规模级别在百万亿人民币,但政府只能覆盖很小的一部分,缺口要靠市场间弥补。这需要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活动。
在焦小平看来,“市场手段”主要是指发展碳市场。他认为,碳市场是一种高效减排工具,既可以控制总量目标又可以促进竞争、鼓励技术创新,实现市场主体的优胜劣汰,降低社会总成本。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认为,碳市场需要和金融市场、电力市场、钢铁、水泥、化工产品等市场形成市场体系,否则碳市场就无法发挥配置碳资产的功能。“碳市场与金融市场相连接,要有金融产品,可发挥碳市场稳定价格、提高流动性的作用。”
实际上,我国碳市场已经初步建立。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根据能源环境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23日,累计成交量848万吨,累计成交额4.18亿元。目前该市场运行平稳,交易价格处在合理区间。
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透露,下一步,能源环境部将继续稳步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在发电行业运行基础上,逐步将覆盖范围扩大到其他高排放行业。实现全国碳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有效发挥市场机制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作用。
此外,陈洪宛认为,绿色低碳核心技术需要更大规模的股权融资支持。我国绿色股权市场增速较慢,规模相对较小,碳达峰碳中和需要科技创新,而绿色科技创新具有风险较高,周期较长,资金流变化大的特点要经过较长时期的投入才能产生财务回报,需要绿色股权投资发挥更大的作用。
“我国要引入更多的长期资金,发展绿色股权投资等,创新型的绿色金融业务,鼓励银行保险等具有规模优势的金融机构与具备专业投资经验的绿色股权基金合作,共同发起设立基金和地方引导基金的作用,引导更多社会资金参与绿色产业投资。”陈洪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