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视频又惹风波!花钱点播《扫黑风暴》还不能“跳集”,消保委也看不下去了……

国际金融报 2021-08-28 00:04

近日,凭借精彩跌宕的剧情,在腾讯视频网络独家播出的《扫黑风暴》播放量节节攀升且多次登上热搜,引发了不少关注。不过,从昨日晚间到今日,播放该剧的腾讯视频也站到了“镁光灯”下。

8月26日晚间,上海市消保委发布了一篇题为《<扫黑风暴>超前点播搞捆绑销售,腾讯视频漠视消费者选择权|消保委监督》的文章,直指平台超前点播中的“按顺序解锁观看”,涉嫌捆绑销售,是对消费者选择权的漠视。

当前,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的议论已然十分激烈,有网友称这一规则极其不合理,是在“割韭菜”。在微博,“买了会员还要花钱超前点播合理吗”的话题也登上了热搜,截至今日午间12点,该话题的阅读已经超2.4亿。

腾讯视频遭“点名”

公开资料显示,《扫黑风暴》由孙红雷、张艺兴、刘奕君等主演,改编自中央政法委筛选的真实案例,目前剧集还在更新中。2021年8月9日,该剧于在东方卫视、北京卫视播出,并在腾讯视频同步播出。

强大的演员阵容,加上扫黑除恶这一有充满爆点的题材,《扫黑风暴》一经开播就获得多方的关注。有网友直言该剧节奏快、尺度大、开篇即高能。

值得注意的是,腾讯视频此后对大热的《扫黑风暴》采取了超前点播的更新方式,腾讯视频的更新方式表明:每周一至周六22点更新1集,会员20点抢先看4集。也就是说,超前点播集数为4集,VIP会员想要看,就要每集再花3元解锁。

事实上,已经有不少腾讯视频老会员觉得,自己已经买了会员,但还要花钱超前点播,腾讯视频实在不厚道。“为了《扫黑风暴》开了腾讯会员,又为了紧张的剧情开了超前点播,花了15元。越想越不对劲,这也太欺负人了,我买会员是干嘛的?”有用户在社交媒体上这样留言。

争议最大的还并非这一点。上海市消保委的文章中指出,最让会员们愤怒的是腾讯视频《扫黑风暴》的超前点播还有一个规定:必须按顺序解锁剧集。这意味着,用户如果想超前观看23集,那么就必须先购买20、21、22集,这样,原本只需要花费3元就能看的23集,如今必须要花12元。

腾讯视频方面是这样解释这一“新操作”的:保护正版谨防剧透,请按顺序逐集解锁观看,剧情才更连贯。

“扫黑风暴充了会员还要超前点播也就算了,最过分的是,居然必须逐集超前点播,没点播21集,就不能点播22集!这是什么规定?简直是赤裸裸的强制消费,吃相太难看!”对这一规则,有网友这样理解。

在文章中,上海市消保委指出,消费者依法享有选择权。腾讯视频在《扫黑风暴》的超前点播中,既然是按集收费的,那消费者就有权选择他要看的那一集。“所谓’按顺序解锁观看’,涉嫌捆绑销售,是对消费者选择权的漠视。”

目前,腾讯视频方面对此尚未公开发声,《国际金融报》记者就此采访了企业,但其并未给到回复。

超前点播已经历争议

事实上,腾讯视频的超前点播已经多次引发争议。

2019年底,由人气小说改编的古装大剧《庆余年》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闯入大众视线。2019年12月11日,《庆余年》迎来更新,但这一次更新较以往有所不同,腾讯视频与爱奇艺特别面向已购买VIP会员的用户推出了额外支付3元/集或50元始终提前多看6集的付费方式,实现超前点播。

此后,《庆余年》也因超前点播一事登上了微博热搜,并且引来网友的普遍不满。有网友直言视频网站“吃相难看”“想钱想疯了”,也有网友认为自己的会员权益并未得到保障以及没有享受到会员应有的待遇。

互联网分析师丁道师此前曾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面对热剧,花钱可以提前看,从商业逻辑层面来说无可厚非,因为内容付费是一种被认证过的商业模式,通过这种方式来盈利没有错。并且,视频网站此举并没有剥夺原本的会员权利,只是说在会员基础上再次提供增值服务,这种方式以后会形成常态化。他还指出,用户都有自主选择权,平台不会强制让你开通,没有强制性就很难在法律法规上对它进行苛责。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在《庆余年》前述事件中,有会员用户就此将爱奇艺告上法庭,该案一审判决中法院判定爱奇艺构成违约。但在一审的判决书中法院并未直接认定“超前点播”这一模式本身存在违规。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研究员赵占领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只要企业在销售VIP会员时对于会员权限的宣传介绍不存在虚假之处,只要没有强制消费者购买超前点播服务,应该都不违规。

“这是产品设置方式,比如会员只能看到20集,而购买超前点播服务可以看到21、22、23集,那么要超前点播23集,只能先超前点播21和22集,我觉得这种产品设置算不上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对于此次腾讯视频的事件,赵占领表示,消费者完全可以不选择超前点播服务,而要选择,只能从序号在前的选择,否则对于那些已经通过超前点播服务观看序号在前剧集的用户也不公平。

产经时评人张书乐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则认为,平台不能靠热播剧裹挟用户额外付费。“这本就包含在此前的付费项目之中,在增值服务上反复叠加更多限制性内容来逼迫用户,本就是在自身亏损状态且找不到更好盈利方式下的涸泽而渔,对于平台自身而言,也是在消费自己的口碑和用户黏性”。

(记者 蒋佩芳 对本文亦有贡献)

记者:王敏杰

编辑:沈玉洁

责任编辑:毕丹丹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