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砍向军工,杀伤力几何?
今日,国防军工一反暴涨常态,领跌大盘,结束五连涨。
究其原因,是8月21日陆军装备部发布《关于加快推动陆军装备高质量高效益高速度低成本发展的倡议书》,提出大力推开原材料竞价采购、分系统竞争择优、大批量阶梯降价,多点挖潜、控价让利,通过精益管理实现价格整体最优。
市场把它解读为,军工也要集采了。
医药集采带来的重大利空,还历历在目,这回的军工集采传闻,又会不会重蹈医药集采覆辙,带崩正火力十足的军工股?
01
“下一个新能源”?
不得不说,最近的资本市场上,军工股可谓是最靓的仔,并不比锂电、储能、新能源等热门概念走势弱。
2021年5月至今,军工板块一路上涨,国防军工(申万)指数和军工ETF都持续走强,最高涨幅皆近40%,重回此前高位。
而昨天,派克新材、鸿远电子、爱乐达、中航光电、中航沈飞等军工股更是创下了历史新高。
其实2021年上半年,军工股行情较为低迷,军工指数自年初高位至5月低点累计下跌近30%,板块内个股也跌势惨重,部分跌幅超50%。
主要是因为去年军工股持续上涨,估值走到高位。而今年一季度全球疫情持续加重,通胀预期持续升温,因此风格切换,市场开始抛弃高估值板块,低估值资产则受到青睐,军工板块遭到抛售。
不过进入5月中旬以来,随着全球通胀预期降温以及热门板块的估值回调,军工板块重获资本青睐,不仅近三个月走势强劲,甚至被称为“另一个新能源车”。
机构也颇为关注军工股。据Wind统计公募基金二季度持仓数据,军工板块资金二季度加速配置,军工行业持仓规模环比增加26.72%,持仓比例3.85%,超配0.79%。
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重仓持股中军工持股总市值1132.12亿元,创历史新高。其中,基金前十大重仓股军工股持仓总市值为80.64亿元,持仓占比为1.87%。
来源:招商军工研究团队
行情一火热,就有券商出来说星辰大海,什么军工行业迎来了历史发展机遇期,迎来了黄金时代,甚至表示,本次有可能成为历史上业绩最佳的中报季。
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02
黄金时代已至?
首先,不能否认,现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不稳,地区冲突时有发生。
除美军撤离阿富汗,塔利班接手政权外,俄罗斯、日本、印度等近期也动作频频,更值得注意的是,中美关系摩擦趋紧,同时由于此前美台勾结挑衅不断,严重侵犯了中国主权,我国上周在东部战区台岛周边,组织了联合火力突击等实兵演练。
在全面加强练兵备战背景下,装备建设需求也空前加大。军工作为“战争财”的板块,自然会受到关注。
其次,军工板块也足够争气,交出的中报业绩期也没有让大家失望。
据统计,截止8月21日,军工板块中已有54家公司披露半年报,统计得出 21H1收入同比增长 32%,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80%,成为了板块股价继续上涨的重要支撑。
而且,上半年一般为行业淡季,随着下半年产能及订单的逐步释放,行业全年业绩很可能将实现较快增长,业绩将成为未来板块持续向上的最大动力。
最后,在长期发展上,军工板块也有一定的逻辑支撑,特别是十四五期间军工订单的强劲需求和未来军民融合的发展。
2021年,我国国防支出为13553.43亿元人民币(约2090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6.8%,增速结束了连续三年的下滑态势(“十三五”期间,国防费预算增幅分别为 7.6%、7%、8.1%,7.5%和 6.6%)。但我国国防费占 GDP 比重仍显著低于美俄等军事强国水平,国防实力与经济实力不匹配的问题仍然明显。
而十四五期间是实现2027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军工企业的订单仍然值得期待。
但今天的集采一出,又令到军工板块多了几分不确定性,究竟医药集采会不会重演?
03
军工集采VS医药集采
“集采”两个字一出现,大家难免会神经紧张,因为医药集采的前车之鉴,药厂们的日子过得咋样,大家都有目共睹。如果军工再来一次集采,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医药股的“遭遇”会在军工板块重演,那着实是一个大利空。
今天的军工板块,确实也有下跌,但行情也并没有想象中惨烈。午后明显回升,截止收盘,国防军工(申万)指数仅跌0.55%。
为何?
简单粗暴地对比,其实并没有意义,因为军工和医药本身就有很大的差异性。
首先,军工关系到国防、国安,这些领域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所以,国家在拿捏上会非常的谨慎,简单地把价格往死里砍,万一成本无法保证,以至于交付的产品有瑕疵,那轻则误国误民,重则成了国家罪人,没有谁敢负这个责任,也不会有谁负得起这个责任。
其次,军工企业和医药企业很大的不同,是军工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国企,国企本身就需要承担很多政治任务,所以在军工产品的销售价格上,本身就已经体现这点,而且政府在军工产品的采购环节上,并没有那么多的“关卡”;药企则不一样,民营药企的数量很多,在集采政策之前,各种中间环节,医药代表的各种回扣,医院、医生等各个环节的“吃拿卡要”,可以在药品出厂价的基础上暴涨N倍,而这些成本最后都落在了国家医保和老百姓头上。
换言之,推出医药集采政策,于国家,是利国利民,于药企,也并没有伤及根本,否则,一些药厂也不会降价9成都没倒闭,你可以想象,过往中间的医药销售和流通环节水有多深,情况又有多恶劣,但军工却不能简单套用这个逻辑。
所以,如果想着军工集采实施,军工股就会崩塌,那未免想多了。
那此次传出的军工集采究竟又用意何在?
我们可以从大一点的格局去理解。
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地缘政治局势不稳,国家不仅正面临着来自西方的强大压力,自身也有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重大任务,所以维持军费的开支是必要的。但同时,国家在财政上的压力同样不小,房住不炒,土地收入下降,经济下行加大,税收压力也不小。在这种情况,又要不断维持军费开支的增幅,财政的减负就变得有必要。从这个角度上说,军用集采对降低军费负担是有利的。
另外,在应对未来的战争风险上,国家需要抢占更尖端的军事技术,我们注意到,此次传出的集采传闻,主要是陆军方面的,而未来的战略制高点,已经不能局限于陆军,而是太空、火箭之类更尖端的领域。
换句话讲,陆军的军用产品,本身有可能已经处在需求下降的阶段,而过多的资源扎堆在这些领域,其实并不利于技术创新,这点和仿制药集采的其中一个初衷类似,目的就是逼着资源向更尖端的技术领域倾斜,从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抢占技术制高点提供动力。
所以,如果此次军工集采最终成为现实,对于身处尖端技术领域的军工企业,反而是好事,相反,对于技术含量相对低的军工企业,则会产生一定的利空。
当然,军工企业的技术含量相对民用领域,还是有明显的优势,毕竟事关国家和国民的兴亡,研发从来不敢怠慢,军事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也是最高效的,现在很多民用高科技,其实都来自军方,特别是二战以及后来的冷战。一些受到集采影响的军工企业,也可以往民用领域去寻找新的应用场景,这或许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因此,集采的利空是有,但不会很大,也无法和医药集采同日而语。
04
结语
最近,无论是在线教育、互联网、还是楼市,都被政策监管重锤,诸如白酒、医美等资本炒作聚集行业也受到点名批评。在此情况下,资金已不断从消费、互联网等行业流出,涌入高端制造行业。
国防军工会否成为具备成长属性,受资本簇拥的行业?
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高技术含量,军工本身就是高端制造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且,无论是国防科技的创新,还是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等,都处于高速发展期。这或许正是市场不断鼓吹军工股正从周期股向成长股转型,在新装备的推出、科技赋能、政策支持等因素共振下,长期来看军工股的估值水平必将靠拢创新型高科技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理由。
回归到交易层面,经过上半年深度调整,军工股现阶段估值仍处于历史低位,这就为估值的抬升提供了理由。
不过,军工股的周期属性仍不可忽视。
军工股价历来随着订单采购的变化而变化,资金短期炒作为主,很难走出成长曲线;同时,军工板块透明度也不够高,业绩是逐年反映的,估值也逐年切换,切换后会面临一段时间的调整,即板块的历史特性是暴涨后可能会长期阴跌,易受市场情绪影响。
因此,虽然长期成长逻辑无疑,但还不能与新能源车同日而语。军工板块的投资逻辑,排在首位的仍然是周期属性,触发股价波动的理由,主要是军方周期需求的变动,如军用产品到了以旧换新的时点,技术的突破使得需求有了新变化,这个周期偏中长期,短期的则是突发事件的影响,例如那些地缘爆发了冲突了,诸如此类。
市场期望着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军工股能够少一点周期属性,多一点成长属性,但板块属性和估值转变不是一蹴而就。
军工投资,不要过多害怕集采,但也不要过度YY成长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