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洞察加码消费业,恒指最新检讨结果对投资有何启示?
最近一个季度,受监管影响,全球中概股和中资股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
最受影响的要数国内的课外教育行业,“双减”下,专注K12的教育股全线溃退。此外,在数据保护、反垄断等多项监管的压力下,科技股也遭受重创。另一方面,美国资本市场对待中概股的不确定性加快了中概股回归的步伐。
监管收紧、市场变化、行业洗牌的速度显著加快。
从上一季变动生效之日2021年6月7日(星期一),至2021年8月20日最新一季检讨结果公布,反映港股表现的恒生指数累计下跌14.07%,收报24,849.72点;反映科技股表现的恒生科技指数累计下跌27.18%,收报5,895.06点。
在这样的环境下,恒生指数公司的最新一季检讨结果尤其值得关注。
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的新变化
恒生指数公司于2021年8月20日公布的季度检讨结果显示,恒生指数成分股数目将由58只增加至60只,加入从事玻璃生产的信义玻璃(00868.HK)、运动品牌李宁(02331.HK)和内银股招商银行(03968.HK),同时剔除内银股交通银行(03328.HK)。
在公布此结果后,即将加入的股份大涨,而遭剔除的交行股价下跌,见下表。
恒生科技指数则剔除受“双减”重创下挫逾85%的新东方在线(01797.HK),而加入于今年4月19日回港第二上市的携程集团(09961.HK)。
指数的编制准则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采用流通市值加权方法进行编制。也就是说,每一只成分股在指数中的占比,是根据其流通市值占所有入选成分股流通总市值的比重计算。
流通市值指的是12个月平均市值乘以于数据截止日计算的流通系数。
流通系数扣除用于战略性长期持有股份以及并不能在市场上进行流通的股份。
也就是说,流通市值越高的股份,它在指数中的权重就越高。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恒生指数与恒生科技指数均设有8%的比重上限——亦即每一成分股的比重不得超过8%!
每一只成分股每个交易日的流通市值会随其股价变动,对指数的权重影响也各有不同,一个季度后,每一只股票的权重必然偏离其上一次再平衡(rebalance)的比重,这就是指数每个季度需要检讨的一个原因——将偏离的权重调整到符合指数编制的要求——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要跟上市场的风格转换。
举例来说,若所有成分股下挫50%以上,而腾讯和阿里巴巴等的股价下跌10%,它们期末的市值占比自然高于期初,因为它们的下跌幅度低于其他成分股。但由于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的单一股票权重不得超过8%,就需要将它们的权重调整到8%上限。
根据Wind的8月20日收市价计算,笔者计得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流通市值在恒生指数所有成分股总流通市值占比分别为17.21%和14.43%(并不计及8%上限对于指数整体市值的影响,恒生指数公司提供的数据应含8%上限的影响),明显高于8%。
所以,腾讯(00700.HK)、阿里巴巴(09988.HK)和友邦保险(01299.HK)的变动,主要因为指数编制对于市值上限进行调整的缘故。
从下图可见,恒生指数的五大权重股在最新一季全线下跌,其中跌幅最大的为美团(03690.HK)和腾讯,金融股友邦保险和汇丰(00005.HK)跌幅相对较小,可能与友邦保险新业务保持强劲增长,以及汇丰估值偏低有关,目前汇丰的市净率只有0.64倍,低于招商银行的1.95倍。
换言之,看指数调整,最重要的是看加入和剔除的股份,反映市场的偏好变化和预期,能从中一窥市场的未来走向,比较有参考意义。
消费业加码
这次恒生指数成分股的变化,用招商银行取代交通银行作为股份制内地银行的代表,或因前者的交投更为活跃,且在行业中更具代表性;并在上一个季度加入从事太阳能玻璃经营的信义光能(00968.HK)后,再加入信义系的信义玻璃,反映目前汽车玻璃板块大热的风格转换。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的恒指调整加入了运动品牌李宁这一消费类股份,反映疫情后中国经济反弹,对消费品的需求增长。
从下图可见,变动比较显著的行业类别包括内银股、香港本地/国际金融服务股(分类为“其他金融股”)、资讯科技(TMT类)以及消费类。
前文提到,香港本地/国际金融服务股和资讯科技类别的权重变化,更多是权重上限的调整,尤其重磅股友邦保险、腾讯和阿里巴巴,实际意义上的变化其实不大。
内银股的变化,则主要因为招商银行取代了交通银行,前者的流通市值权重为2.02%,远高于后者离开前的流通市值权重0.33%。
李宁的加入,无疑确切地为消费类股份的比重加码。
笔者将小米(01810.HK)、体育品牌李宁和安踏(02020.HK)、服装巨头申洲国际(02313.HK)、乳制品供应商蒙牛乳业(02319.HK)、近日陷入管理层乱局的猪肉巨头(00288.HK)、啤酒商百威亚太(01876.HK)、火锅连锁店海底捞(06862.HK)列为消费类股份,因这些股份直接反应终端消费者的需求。
这些消费类股份的权重从变动前的8.3%,提高至9.49%,或反映市场目前对于消费类股份的偏爱。
恒生科技指数:回归中概股上线
5月份的检讨,恒生科技指数加入了三月份回港第二上市的汽车之家(02518.HK)和哔哩哔哩(09626.HK),这次加入的是四月份回港上市的携程。
在第二季之后,又有两家被定性为科技类型的中概股回归,包括小鹏汽车(09868.HK)(7月7日在港交所上市)和理想(02015.HK)(8月12日上市)。
Wind的数据显示,小鹏的总市值为2582亿港元,流通市值为146.5亿港元;理想的总市值为2283.7港元,港股流通市值现为1887.7亿港元,已高于哔哩哔哩的流通市值1573.9亿港元,它们何时被纳入科技指数或成为投资者的期盼。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恒生科技指数的回撤幅度远超恒生指数,显示资本对监管的恐惧。从小鹏和理想上市以来股价均已跌破招股价可见,对于热门概念股的追捧有所回落。
展望未来,监管仍将继续出台,最近通过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2021年11月1日起实施,涉及到平台收集、使用、处理个人信息的要求和限制,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应用不当等作出针对性规范,这或影响到重要互联网平台的运营方式和优势,潜在的负面影响尚有待反映,所以科技股在中短期内的表现很可能继续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