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新政策是抽银行的“血”,救实体的“命”?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周末央行宣布完善贷款基础利率(LPR)形成机制以加强利率传导、降低实体融资成本。消息一出,市场上媒体、投资人就表态,这是要把银行的利润往实体经济转移,银行的净利差会大幅下降,更有甚者说银行的净利率会下降1%。
对银行业稍微了解点的读者就知道这不可能,因为近几年银行的净利差已经大幅收窄,大部分银行的净利差在2%上下,如果让银行利差再次收窄1%,考虑到坏账原因,估计很多银行的实际净利润就会是负数了,面临倒闭威胁,这可能吗?
我们先来看看此次新规主要的变化:
1.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由以前依托法定贷款利率的方式,改为中期借贷便利(MLF)又称为麻辣粉利率加点的方式。
2.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在原有的全国性银行基础上增加城商行、农商行、外资银行和民营银行,此次由10家扩大至18家。
3.以后新发放的贷款中主要参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也就是贷款基础利率(LPR)基础上加点的方式。
以上说了这么多,那么, 新的贷款基础利率(LPR)和原来的贷款基础利率(LPR)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先来看看以往的贷款基础利率(LPR),根据WIND数据,2015年末至2019年8月19日,一年期的贷款基础利率(LPR)基本没有变动,4.30%和4.31%之间,基本是个死利率,很难准确反映市场对资金需求之间的供需关系。就算中期借贷便利(MLF) (注:中期借贷便利是银行向中央借款的利率) 下降,它并没有影响到最终的放贷利率,只是影响到了银行成本,这样整个融资渠道的传导机制就不畅通。
现在新规下的贷款基础利率(LPR)更加市场化,首先,报价银行增加、报价周期均增加,这样更可以准确的定价。最终贷款基础利率(LPR)的确定,是在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基础上加点确定,而中期借贷便利(MLF)是一个比较市场化的利率,银行资金紧张的时候这个利率会比较高,银行资金宽松的时候,这个利率就比较低,在银行资金宽松、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较低的时候,最终贷款基础利率(LPR)也会比较低,这样终端的贷款利率也就比较低,整个信贷渠道传导更加流畅,更加市场化。
当然了,银行资金紧张的时候,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就高,贷款基础利率(LPR)也就高,企业的成本也就比较高。
从上述,我们可以得出,经过此次新规的实施,使贷款基础利率(LPR)变动加大了,不再是个死利率了,更加市场化了。
话说回来, 此次新规到底会对银行产生哪些影响呢?为什么市场一致解读对银行是大利空,是要“革”银行的命?
如果仔细看上一段文章的读者,可能就会明白,新规和减少银行净利润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也确实会影响到银行的净利润。
例如,实体经济比较疲软的时候,央行的货币政策一般会比较宽松,货币供给比较充足,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也会比较低。此时,管理层目的是通过宽松的货币政策,使银行借款成本下降,进而,贷款端的利率也可以下降,实体经济可以低利率拿到贷款,起到给企业减少成本,给经济注入活力的作用。
现实却不是如此,因为中间传导的不顺畅,货币是宽松了,银行的成本也降低了,但却没有传导至贷款端,没有让实体经济享受到低贷款利率的好处,只是银行赚得钱多了,所以,此次新规之后,如果央行的货币政策比较宽松,银行同业拆借利率维持低位,那么,终端的贷款利率就会降低,进而影响银行的净利润。但是,在货币政策收紧,银行资金紧张、同业拆借利率较高的背景下,银行的贷款利率也会上升。
所以说,新规的实施并不是要革银行的命,虽说短期会加剧银行利润波动,但长期会使银行的净利差更加平稳,更加市场化。货币政策的变动,也可以更快的传导至实体经济,使整个融资渠道传导机制更加顺畅,更加市场化。长远看,新政有利于整个宏观经济的发展,有利于银行坏账率降低。
2019年8月20日,贷款基础利率(LPR)由此前的4.31%,下降至4.25%。
作者:郑鹏超
编辑:李雨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