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市,迎来时代巨变
昨晚,中概股在滴血。
最直接的原因,是周末某出行平台遭遇国家网信办下架,以及网络安全办公室启动一系列审查,漩涡的平台本身就暴跌20%,不少中概股也泥沙俱下。
还不止,昨天还有一个重磅消息,就是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其中重点提及加强对中概股监管,使得本就风声鹤唳的中概股全部吓。
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对于国家安全审查,事关重大,市场因此砸盘,没什么话好说的。但另一面,国家出台文件整治资本市场乱像,其实不算什么新鲜事,就像过去那么多年,年年讲房地产调控,但是房价年年创新高,政策成了反向炒作指标。
这一次,不少股民都觉得还是老调重弹。
但细细看一下文件,你会发现,相比于以前都是证监会发个文件了事,这次是史上第一次以中办、国办名义联合印发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专门文件,发文的层级之高,同样史无前例,从这个角度看,很可能代表着最高层的意志。
中国资本市场历来都被人说成政策市,现在出这么一个重磅政策,中国资本市场又将驶向何方?
1
重磅政策,背后的意图
习惯了路径依赖,很难转变,这是人之常情,但也正是这种“常情”,使得人在时代剧变,往往猝不及防。
时间轴回到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一句对楼市的定位: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
彼时,中国正处于狂热的炒房潮中,去库存政策,配以宽松的货币政策,中国的房价节节攀升,各地抢房潮不断,但凡买了房子,即使是山卡拉地方,都雨露均沾,赚得盘满钵满。
经历了长达十多年的房价单边上涨,房地产造福神话一抓一大把,这个时候你对中国人说,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大概率会得到下面这个答复。
现在,5年过去了,虽然期间不乏上涨的城市,但看看现在的房地产市场,上涨的景象还在吗?
即使最坚硬的房价,北京西城区、海淀区学区房,深圳房子,也被五花大绑,喘口气都难,中小城市的房价,其实有不少已经在下跌。中央当年的定位正一步步变成现实。
所以,除非中央不打算动真格,否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够低估中央的意志和决心。
这一次的《关于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意见》,也是一样。
《意见》规格之高,就已经释放了明显信息,过去经常会说“政策不出中南海”,法律法规有,但是执行效果差强人意,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当然很复杂,有既得利益集团的阻碍,但在执行层面上,主要还是下层体制机制、执行效率的低下,因为一个政策有可能涉及到很多国家机关,如果没有一个联席机制,就很可能是各家自扫门前雪。
而要打破这种局面,需要从更顶层进行设计,对涉及到的部门进行统筹、联席,这次《意见》涵盖了司法、证监会、公安、地方政府、交易所等所有证券交易主体,这正是建立健全多部门统筹、联席的机制的重要举措。有了这个机制,对于资本市场上的违法违规行为,“抓人封铺”效率就会更高。
很多人可能会问,现在国家怎么突然这么重视资本市场?
最根本的,还是经济转型的需要。
回看改革开放四十年,从大方向上,先后经历了两种模式,第一种是接纳发达国家的制造业转移,中国借此成为了世界工厂,第二种模式是依赖房地产+基建的模式,这两种模式一前一后,创造了中国长达四十年的经济增长。
但是,时至今日,不管是制造业还是房地产,增长空间都已经进入瓶颈,下一个40年靠什么?
当今世界,能够让中国参考的路径,其实只有一个,美国。1970年代,美国滞胀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他们最终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转型。
但是科技创新需要研发,研发需要烧钱,钱从哪来?
政府出?银行出?都不现实,路子只有一个,资本市场,但是要投资者愿意把钱投入资本市场,首先得“扫干净自己的家门”,所以纳斯达克的成功,最底层的支撑在于完善且严苛的法律和制度,以及高效的执行力。
现在,中国已经确定两条转型道路,一条是坚决遏制炒房,另一条则是依靠科技创新,这其实要完成两个任务,激活资本市场以支持科技创新,把楼市沉淀的巨额资金引向资本市场。
这其实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只有最高层拿出壮士断腕的改革勇气,才可能让居民把钱从躺赢的房地产拿出来,真正投入到资本市场,这或许正是《意见》这么高定调的原因吧。
2
几大要点解读
说一下这次《意见》中,最重要的几大要点:
1,坚持零容忍要求
2,完善证券案件侦查体制机制及刑事惩戒力度
3,加强中概股监管
4,加强对中介机构的监管
5,加强场外配资监测
6,强化私募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坚持零容忍要求,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加强诚信约束惩戒,同时完善证券案件侦查体制机制及提高刑事惩戒力度。这个纲领性的定调,看上去目前还只是寥寥几句话,但实际上意义非常重大。
以前证监会要严查但监管权限有限,或者能依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够明确,导致很多资本市场乱象无法做到真正的严查严打干净。但这一次,它加大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更高的技术监查,还从监管层面建立起部门协调配合机制,同时也提高刑事惩戒力度,会极大程度做到对违规行为的及时发现、精准打击,做到更大的震慑作用。
加强对中概股的监管,是中国证券史上首次明确提出,这也其中不管是不是在近期的中概股事件上附加上去的,都至少它是补了一个很大的监管漏洞。
中概股如今已经是中国企业资本出海、国内股民投资的一大领域,虽然近两年中美摩擦导致中概股受影响,但还是止不住有很多公司要去美股上市。这背后有什么桌面下的原因大家都懂。
对于国家来说,赴美上市,意味着资本出去了,同时企业数据也要受美国的监管,如果其中有些资本有些是非法来源或者美方利用对中概股的审查之便做其他什么事情,那么对国家来说就不只是资本外流的问题了。这一批撞枪口的中概股之所以跌那么惨,尤其某平台,虽然具体情况及原因可能与大家的猜测不一样,但在现在看来,一切似乎又有了合理的解释。
加强中介机构的监管,针对的是为企业做上市咨询保荐服务的保荐承销、审计评估、法律服务、存托银行等。这些服务机构也就是资本市场的“看门人”,但由于利益相关,如果守不住底线,就容易造成相互串通,美饰上市企业的数据或未来预期,就并且很难查证,这其实也一直是A股甚至港股都常有出现的欺诈上市情况,比如金亚科技、欣泰电气、万福生科这些近年轰动一时的案例。
自从2019年科创板开板,一大批符合国家战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市场认可度高的科技创新企业一路绿灯上市。同时随着注册制正式全面启动,更大量的企业都在谋划上市,这其中绝对不乏浑水摸鱼之辈,条件不足就“创造”条件都要上,由此滋生造假上市频频爆发。
如今,证监会也把重点监管对象放在这些中介机构,无疑也是要打掉这些烂公司的两翼。
截至上半年,A股共有134家企业主动撤回IPO申请,其实背后也提前闻到了风紧的味道。
有人说这一次加强场外配资监管只是附带重提,但实际上也是低估了这背后的意味。2015年全面打压伞形配资只是把场外配资这个概念曝光在灯光下,但配资一直是在A股看不见的角落有很大市场,也对股市的影响极大。这段时间很多游资机构突然大量冒出,四处乱窜,导致大妖股频出,背后也是有配资户在操盘的影子。
强化惩处私募违法行为,其实也是针对近两年游资机构及私募机构利用信息差优势、内幕交易、操控股价等小动作。
实际上,这些小动作在私募圈子早已司空见惯。5月份的全民热议《2021年最丑陋的金融圈大戏》,把私募勾结上市公司的众多黑幕玩法曝光在群众眼前,掀开的也只是机构操纵市场现象的冰山一角。
山雨欲来风满楼。目前的《意见》还只是顶层设计落地,但相信还是很快会有更多一系列配套措施落地,然后一波屡教不改的典型,恐怕要瑟瑟发抖了。
3
对股市会有多大影响?
这个意见上了昨晚央视的《新闻联播》,可见上面的重视程度。
虽然今天市场用了上涨来回应这份意见的落地,但还是要清醒一点。
如果从高层定调+中央意志的角度上看,这个文件或许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彼时楼市的房住不炒到如今证券的从严打击,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持久的效果肯定是需要时间来验证的,毕竟一口饭是吃不成胖子。
短期来看,从强调清理配资,提到要严查证券投资资金来源合法性严控杠杆率,并首次提及公募私募操盘的合规问题看,对市场资金面反而偏利空,尤其是一些短线被爆炒翻倍又没有任何业绩支撑的垃圾股,接下来肯定会有很多突然变脸的表演出现。
中期来看,这个《意见》以及后续的系列政策,会对规范中国的资本市场生态环境持续起到积极作用,让企业、机构对法律法规的重视意识进一步提高,逐渐形成类似国外成熟市场的法治规范,同时也有助于引导投资者形成理性的投资理念,改善整个市场的生态。
如果从更长期的视角上,中国目前已经是全球综合实力最大主体市场,但目前的股票市场无论规模、还是法律制度建设,都与中国当下的实力地位相差很远。
未来中国从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是必然趋势和目标。而金融强国,不可能只是自己人在玩,它必然是类似美国金融市场那样,全球国家、全球投资者都认可,并且愿意参与其中的成熟市场。
而A股市场变成成熟市场的前提,其制度必须是要更完善、规范、法治。
所以现在的金融市场一切制度改革,都是为了这一长期目标服务。
这就是打扫完屋子再请客。
4
结语
五年之前的2016年,高层意志对楼市的定调是房住不炒。如今回过头看,甚至连捆绑着学位的最为坚挺的硬通货学区房也要洗洗睡了。
五年之后的2021年,高层意志对股市的态度是从严打击违法活动,大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次,是不是意味着那些通过违法手段在资本市场造富的人是不是也要洗洗睡了。
毕竟,股市是给实体经济输血的,而不是用来割韭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