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点回撤近30%,中国中免还撑得住么?
有人说,前四十年发展快车道看深圳;三十年前快车道看上海浦东;而未来二十年的快车道必定看海南。
1988年,在中国改革开放进入第十个年头之际,海南岛脱离广东成为中国第31个省级行政区。原本人口只有30万的海滨小城海口市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经济特区的首府。
30年后,一项重大利好终于落地,海南被提升到了新的历史地位。
国务院在2020年6月发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宣布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其中将个人的免税购物限额从3万上调至10万元。
作为海南免税业巨头的中国中免,也迎来了春天。8个月内(截至今年2月)股价涨幅超过280%,最高达403.78元/股。
1
拔得头筹的中免
政策的春风给海南吹来了利好,同时也给海南最大的产业——免税业带来了春天。从数据来看,政策实施后的半年内,海南自贸港日均销售额超1.2亿元,同比增长达2倍多,2020年全年海南离岛免税销售总额(含离岛补购)达到了325亿元。
按照疫情前的正常数据来看,2019年全球免税商营业收入排行中,而其中成立时间最晚,规模、渠道和运营相对劣势的中国中免以61亿欧元的收入排名第四,远远高于DFS等知名免税商。
而2020年的第三季度,在全球旅游业和消费受到剧烈打击的情形下,国内的疫情状况逐渐得到控制,再加之免税政策的利好,中国中免三季度营收一举超过前三名的Dufry、乐天和新罗,营收24.3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免税运营商。
(2020年度全球免税商营业收入)
在国内市场中,中免确实是先行者,早早地在海南圈地、开免税店。2020年之前就已经在海南开设了4家离岛免税店,并分别占据了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两大优越的地理位置。
且在国内拥有免税业牌照的八家企业中,有两家都与中免有着直接关系,日上免税行已被中免收购,而海兔也已经注入中免。在这一部分的加持下,中国中免在2020年的市场份额已超过90%。
因此,中国中免作为国内免税行业的绝对龙头以及A股唯一一家以免税业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受到了资本的大力追捧,公募基金集中抱团,中国中免成为了2020年公募基金的重仓股之一。
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中免的股价一路飞涨,从2020年6月的不足百元跃升至2021年2月最高点的400元。
2
增速不及预期
而2020年底,在政策的支持下,深兔、海发控、海旅投等其他免税商也在海南开设了离岛免税店,悄悄改变了中免在国内免税市场中一枝独秀的状况。未来更多免税店的建成也将把中免超过90%的市占率稀释至70%左右。
与此同时,多家企业展开了对第9张免税“金牌”的“抢夺”,虽然短期内不会造成冲击,但是免税市场对企业的吸引力非常大,也会有更多的后来者入局。
其实从股价走势中能看出,年后开盘之后中国中免的股价迅速回落,20天内跳水近30%。除了年后大盘整体波动的影响外,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其业绩却并未能为股价提供有力的支撑。
4月13日中国中免发布一季度业绩,实现总营收181.34亿元,同比增长127.48%;实现净利润28.49亿元,上年同期亏损2186万元;营业利润44.5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47.76亿元。
从数字上来看,这份业绩确实不错,但纵向对比增速并不可观,受此影响当日股价直接跌停。
2021年一季度中国中免实现了业绩的高增长,但这个同比高增长是与去年同期疫情最严重的时期的低基数之上的。 且与2019年一季度33.55亿元的营业利润相比,中国中免今年一季度增长只有33%,远低于2019年同期101%的利润增速。
且从另一个方面来看,中免2020年的业绩大增主要是受到四季度政策支持业绩走强的影响。2020年四季度的营业收入近175亿元,2021年一季度为181亿元,其环比增速也在呈下降趋势。
受此影响,中国中免近几个月的股价一直呈箱式震荡,近一个月以来更是持续下跌,且有跌破箱底的趋势,从五月底的348元/股下跌至现在的281元/股,大跌了近20%。
3
总结
早早入场的中国中免的凭借着“免税第一股”的龙头身份吃到了政策的红利,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实现了成倍的增长,但这非来自于业绩增长的推动,主要是受到机构抱团资本的青睐。
从中国中免近期的滚动市盈率就可以看到,尽管是在资金从高估值流向低估值,大盘整体回调的情况下,中免的估值却仍处在历史的平均水平的高位。不过也能看到,随着近两个月股价的回撤,其高估值也在逐渐被消化。
但长远来看,随着疫苗的接种的普及,人们的旅游意愿也在逐渐恢复,再加上离岛免税政策红利的持续刺激下,免税业这一赛道的市场规模在未来几年仍会保持高增速的态势。
而中国中免作为目前免税行业的绝对龙头,其业绩仍会持续增长,投资者可以静候合适的击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