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150亿回购!格力会有一波强反弹吗?

格隆汇 2021-05-28 00:01

5月26日盘后,3400亿大白马格力电器再度放出回购重磅大招。据公告,公司用于回购金额不低于75亿元,不超过150亿元,每股价格不超过70元/股。

这让格力的股东兴奋了一把。果不其然,今日格力开盘后一度大涨逾5%,给近日萎靡的股价走势注入了一股强心剂。

(格力电器股价走势图,来源:Wind)

1年三次巨额回购

高瓴入主格力大股东之后,格力在回购方面向美的靠齐,最近1年多时间动作频频。

2020年4月12日,格力宣布首次回购计划,拟回购总额不低于30亿元且不超过6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70元/股。

宣布之后,隔日股价大涨5.2%,并在后续的3个月走出了一波反弹行情,大致涨幅有15%左右。当前,宣布回购的时间点是格力股价相对萎靡的时候,此前3个月一度回撤近30%。

格力宣布第二次回购是2020年10月13日,回购资金总额不低于人民币30亿元,且不超过人民币60亿元,回购价格不超过70元/股。

隔日格力大涨3%,并在后来的2个多月大幅暴涨26%(包括14日当天),并于12月2日创下股价历史新高——69.79元。当时,格力股价同样是萎靡不振。

两轮回购完成,格力电器用时一年多,共计耗资120亿元。

现在,格力再度推出大手笔的回购机会,意欲何为呢?

第一,格力公告显示,本次回购股份的用途是用于实施公司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以此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前两次大额回购用途也一样,用于股权激励。

第二,选择时间点刚好是股价非常萎靡的时候,此前半年格力一度暴跌20%,投资者持有格力信心不足。现在宣布重磅回购,维稳股价的意图不小。

股权激励靠齐美的

过去,格力几乎没有做任何的股权激励。在高瓴入主之后,才大幅改观。但同行对手的美的集团却早在这方面做得很完善,亦是这些年保持业绩高增长,并甩开格力的利器。

1997年,美的经历过集权化管理造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脱节,导致营收大幅下滑。危机之后,掌托人何享健进行了分权制改革,引进以及选拔了一批职业经理人,下放经营权,职业经理人在事业部层面实现了高度自治。

并且在选择接班人上,何享健没有选择子女,而是选择了“外人”的方洪波。

在股权方面,在美的2012年整体上市前,共计53人持有公司19%股权,其中授予方洪波先生为代表的最高管理层(董监高)7人以自然人股东身份持有16%股权。这种股权结构,有利于职业经理人得以分享上市红利,促成了公司、股东、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目标一致。

上市之后,仅4个月便推出了针对2位高管和693位中基层管理人员的期权计划,之后每年滚动推出期权激励。2015年至今,美的又实施了两期限制性股票激励及四期核心管理团队持股计划,多次捆绑使股权激励不断强化。

11次的股权激励使美的形成了3个激励层次:美的合伙人计划本质为业绩股票,通过分享公司业绩增长收益,深度绑定高管;限制性股票则高风险高收益,需提前出资,提升了中层管理者粘度;股票期权不断扩容和向下延伸,低收益但风险性也低,更适用于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业务骨干。

美的完善的股权激励从上市之前、到上市之后,持续不断推进,为公司长年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然,高瓴入主格力之后,不管是股权激励,还是公司治理,改善的方向均向美的靠齐。对于格力长期的发展是绝对的好事。

尾声

当前,格力重磅回购,给萎靡的股价注入了强心剂。如果按照前两次宣布回购之后的股价表现来推演,格力或许短期又一波抄底反弹。当然,这也不一定,因为当前所处的大盘表现以及业绩基本面都不太一样。

当然,格力股价想要强势回归,低迷的业绩基本面要恢复过来才行。但是,现在格力遭遇了业务上的囚笼困境。

一方面,格力渠道改革尚未完成,进度可能不及预期。另一方面,格力的多元化、海外业务发展迟缓,被美的海尔远远甩在身后。这亦是去年业绩抗打击力不行的重要因素。未来,格力需要经历一波艰难的转型。

(格力电器财务数据,来源:Wind)

对于投资者而言,第一,需要熬时间,给格力更多的时间;第二,放低投资回报预期,过去非常高的年化回报在未来并不现实。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