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会满定调券业高质量发展,已成行业讨论热点!如何实质推动?监管或将在四大方面引导支持

财联社 2021-05-25 00:01

财联社(北京,记者 李慧敏)讯,5月22日,在中国证券业协会召开第七次会员大会上,证监会主席易会满着重强调,证券业高质量发展要走专业化道路和进行全链条监管。这也成为了周末以来证券行业关注的焦点。

种种迹象来判断,在具体落实上,对于推动行业机构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切实优化行业格局等问题,监管已有系统考虑,将在丰富服务功能、资本实力扩充、国际化布局、金融科技等方面给予引导和支持。

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针对“实力券商”和“中小券商”,有不同的引导方向,一个是苦练“内功”,一个是彰显“特色化”。

对于证券公司治理,财联社记者梳理相关信息发现,自今年开始,有两项举措在悄然推进,包括看穿式监管和全链条问责。

“监管通过这种方式来倒逼治理的有效性、合规风控的有效性。从业务前端穿透至合规风控看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从项目人员到部门负责人到合规风控负责人,再到分管高管甚至总经理、董事长,从全链条的每个环节是否发挥作用以及责任点。”有专业人士如是分析。

专业化是机构安身立命之本

“专业是行业机构安身立命之本。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易会满要求,证券行业要在“特色、强项、专长、精品”方面多下功夫。

易会满表示,随着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入,行业的经营发展环境正面临深刻变化,只有突出专业能力、专业特色、专业优势,注重培养具备专业主义精神的人才队伍,才能行稳致远,逐步积累声誉资本,为高质量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各证券公司要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提升细分领域的专业能力,走出一条精品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形成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行业格局。

“易会满主席着重强调专业化发展,一方面是因为目前‘看门人’责任要求在空前强化,专业的中介机构必须发挥应有的专业职能;另一方面,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迫切需要证券行业的差异化发展。如果中介机构都从自己特色、强项、专长来发力并开展业务,才有可能打破同质化竞争。”有分析人士表示。

“我国证券业存在同质化问题,券商缺乏差异化和特色化。中小券商的优势在于细分领域的专业能力与局部资源,可以补充大型券商的功能缺失,填补市场需求的空白区域,中小券商应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才能发挥比较优势。”一家中等券商高管表示,但现实上能够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并付诸行动的中小券商还不多。

国信证券金融团队的行业报告显示,我国证券行业在业务内容、网点布局、经营模式、营销策略等方面或多或少均存在同质化问题。

“近年来各方努力之下,同质化问题虽然有所缓解,但是仍需要新的抓手,也就是说,券商对自身情况有更清醒的认识进而作出更为明确的发展规划,同时,也需要监管更为坚定的方向引导。”有头部券商相关人士如是表示。

实际上,从种种迹象来看,对于推动行业机构专业化、差异化发展,切实优化行业格局等问题,监管已有系统考虑,可能将在高质量发展、丰富服务功能、资本实力扩充、国际化布局、金融科技等方面给予引导和支持。

在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方面,针对“实力券商”和“中小券商”,有不同的引导方向,一个是苦练“内功”,一个是彰显“特色化”。

“推动有条件的公司在资本实力、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团队素质、客户结构、信息技术等方面苦练‘内功’,争取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品牌影响力和系统重要性的现代投资银行。”有接近监管人士表示,而推动中小券商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结合自身专业优势,服务所在区域的特色化需求,在特定行业、一定区域内精耕细作,在“特色、强项、专长、精品”方面多下功夫。

同时将进一步督促并鼓励证券公司丰富服务功能。督促证券公司梳理投行业务体系,全面提升保荐质量,提高询价、定价等核心竞争力。鼓励证券公司以客户为中心,不断开发金融产品、深化金融服务,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研究推进并购融资,进一步完善、深化资产定价、风险管理和面向客户的综合服务能力。

“支持证券公司在境内外多渠道、多形式融资,优化融资结构,增强资本实力。支持优质行业机构提高资本利用效率。支持行业内依法开展市场化的并购重组,促进行业结构优化及整合。”上述接近监管人士表示,这都是提升行业竞争力的举措。

此外,国际化和金融科技发展,显然也是科技创新时代证券业高质量发展的标准配置。

据介绍,支持证券公司完善国际化布局表现在,进一步落实对外开放政策,以开放促发展,支持具备条件的行业机构“走出去”,依法设立、收购境外证券经营机构,提升为实体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配套金融服务的能力。

“支持证券公司金融科技发展,提高行业数字化能力。应该会鼓励证券公司加大新技术和科技创新投入,在确保信息系统安全可靠的基础上,加大金融科技领域研究,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提高金融科技开发和应用水平,培育创新发展新动能。”前述分析人士猜测。

看穿式监管和全链条问责

着力强调专业化、特色话的同时,易会满重点放在了证券业发展无法回避的基础性工作——公司治理问题。

“良好的公司治理是任何公司行稳致远的微观基础,作为投资银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帮助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因此自身更要健全有效的公司治理,为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易会满如是表示。

易会满同时直言不讳地指出,近年来,行业存在的重市场轻风控、重项目轻准入、重眼前轻长远等问题,出现了一些金融机构风险个案的暴露,追根溯源,内部人控制、“三会一层”虚设、制衡失效等公司治理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原因。

而在2020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对“健全金融机构治理”提出了明确要求,显然,中央已将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状况,纳入了关乎资本市场能否健康发展的范畴。

易会满强调,要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厘清股东资质,规范股东行为,做到股东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监管部门将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强化股东穿透管理,加强对实际控制人监管。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持全链条问责,发现一起、从严处罚一起,绝不姑息。

“我们注意到,自今年开始,监管在强调两个提法:看穿式监管和全链条问责。所谓看穿式监管,个人理解是从业务前端穿透至合规风控看公司治理的有效性;全链条问责是从项目人员到部门负责人到合规风控负责人,再到分管高管甚至总经理、董事长,从全链条的每个环节是否发挥作用以及责任点。”前述分析人士表示,上述举措从梳理近期对券商的处罚、处理情况能够看得出来,监管应该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倒逼治理的有效性、合规风控的有效性。 如果说对于“看穿式监管”和“全链条问责”两个提法感受不深,那么对于高频率、高密度的罚单应该已有痛感。

4月6日,证监会同一天公布37条对券商违规的处罚信息,市场惊呼“史上罕见”,而且37条罚单八成以上开给了投行及保代从业人员。

根据易董统计数据,年初至5月11日,证监会以及各地地方证监局等监管机构针对投行业务违规问题已下发50份监管处罚函,其中中信建投中信证券中泰证券中金公司、五矿证券、国金证券海通证券等在内的15家券商和60位保代从业人员因投行业务违规问题遭罚。

从违规类型来看,既有券商和保代从业人员在IPO阶段出现未勤勉尽责督导披露信息、发行人出具的文件存在虚假记载以及误导性陈述;也有在并购并购重组阶段尽职调查不规范等。从处罚类型来看,有约见谈话,也有出具警示函以及暂停办理业务等。

至于“严”的程度到底如何,有数据参照,在2016年-2018年三年期间,监管总计对10家次证券公司作出了行政处罚,两厢对比一目了然。

而有接近监管人士透露,针对当前行业机构公司治理方面的薄弱环节,监管拟从四个方面持续推进行业机构治理。

一是完善外部行政监管体系。坚持放管结合,围绕持续提升机构监管有效性核心问题,坚持科学监管、分类监管、专业监管,持续监管。

二是健全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以《证券法》《基金法》为基础,修订《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修订内控办法、从业人员办法、制定公募基金管理人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健全机构监管的“四梁八柱”。

三是优化公司治理体系。强化股东穿透管理,健全股东会、事会、监管会、管理层归位尽责;落实全面风险管理和全员合规要求,切实提高内控合规水平。

四是构建有效的市场治理体系。健全信息披露制度,督促行业机构特别是上市机构确保信息披露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探索建立执业质量评价体系,提高执业的透明度,发挥市场监督作用。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