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保险(1508.HK) 把握寿险转型机遇,以数据打造“产品+”战略
近期,不少寿险企业陆续公布中期盈喜公告。经分析,国内寿险公司2019年以来业绩得以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以下三点:
一是保费端,人身险行业整体回暖。2019年1-6月,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人民币1.88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增速较去年同期高23.7个百分点。
二是投资端,受一季度股市回暖表现带动,资产端投资收益持续增长。2019年1-6月,上证综指累计上涨20.8%,上半年权益市场回暖使得人身险公司投资收益得到明显改善,投资收益同比增幅近10.0%。
三是政策端,减税政策利好保险行业。2019年5月29日,财政部与国家税务总局下发《关于保险企业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政策的公告》,明确人身险公司手续费及佣金支出税前扣除比例由10%提高至18%,且超过部分允许结转以后年度扣除。该项减税政策的落地有助于显著增厚人身险公司净利润水平。
受益于行业增长,再保险企业同样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而国内唯一再保险投资标的为在港上市的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508.HK,以下简称“中再保”)。截至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保费收入为人民币1222.6亿元,同比增速为16.0%。其中,人身再保险保费收入占比为42.3%,占收入比重最高,同比增速为18.0%。
过去公司释放的成长性远超直保行业,此轮行业回暖或进一步刺激公司寿再业务的业绩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中再保虽一直处于国内再保行业绝对龙头,但亦长期处于行业“低估”区间。目前随着寿险行业转型逐渐深化,中再保业务发展具有先行优势,公司未来或迎来价值重估。
龙头地位巩固,充分受益于寿险行业的成长
近年来,中国保险市场被公认为全球最具成长性的市场且拥有巨大发展空间,根据Sigma预测,2035年中国将成为最大的保险市场。从保费规模来看,中国内地保费规模为5406亿美元,约为美国市场的27.0%。中国内地2012-2017年保费规模复合增长率达到17.3%,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增速。同时,Sigma报告预计未来两年中国人身险市场规模增速将保持在10%以上,为全球人身险市场贡献将近50%的增量,贡献程度将是美国与加拿大之和的两倍有余,成为全球人身险市场的主要增长引擎。
进一步聚焦到国内再保险市场,可以看到近年国内人身再保险分保规模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截至2018年底,国内人身险分出保费规模达到705亿元人民币,近三年复合增长率达31.4%。
但相对比国际市场,国内人身再保市场的增长空间依然巨大。中国内地2018年人身险市场分出比率为2.9%,远远低于英美等成熟市场分出率。
因此,伴随人身险直保市场强劲的发展趋势,分出保费规模也将保持高速增长,加之低于发达市场的分出比率,国内人身再保险市场将有无限发展潜能。
中再保作为国内人身再保险市场的绝对领导者和行业的奠基者,将有能力紧握市场快速发展带来的机遇,近年公司人身再保险业务的高速增长也正印证了这一点。截至2018年年底,中再保人身再保业务规模保费为人民币570.9亿元,同比增长26.3%,2016-2018年保费分别跨越人民币300亿元、400亿元、500亿元大关。
中再保的龙头地位能否持续深化,从而转化成为公司成长性释放的核心?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我们总结了中再保在激烈竞争环境中仍能获得行业领导地位的三大优势:
一是通过强大的数据和技术实力,打造业内权威的定价能力。中再保目前是保险行业基础表(重疾表、生命表)的主要制定者,同时也是行业经验分析工作的引领者和行业技术标准制定工作的核心参与者。2019年,中再保深度参与中国银保监会开启的行业重疾表修订工作,牵头负责重疾表及发生率表修订项目的经验分析工作,为定义修订提供科学公正的数据支持。强大的数据和技术实力为公司产品精准定价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是长期积累起来的高“护城河”,具备强大的数据与技术实力。再保险对资本投入、承保技术、数据积累、人才队伍等方面都有较高要求,资本、技术和人才壁垒较高。目前,公司通过近70年不间断的经营,在人身险板块已积累超过2亿数据样本,数据数量和样本范围居于行业首位,这是其他竞争对手所难以复制的。基于数据和技术优势,中国再保险与中国寿险业最强的直保公司每年会联合打造行业爆款产品,凸显强大的产品创新能力。
三是客户网络及资产规模优势。中再保全资子公司中再寿险资产规模超过人民币1500亿元,其财务实力一直获得标普及贝氏评级“A”认可。凭借雄厚的资本实力,中再保与众多国内直保企业建立了始于其成立之初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深度合作关系。目前,中再寿险境内外客户超过110家,与90%以上的本土直保企业形成深度合作关系。
上述优势不单单支撑中再保享受行业高增长的红利,更推动了公司拥有超越同行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得公司在目前寿险行业的转型背景下,取得发展先机。
把握行业转型“命脉”,以数据带动产品与服务升级
近年“保险业姓保”不断推进,在市场结构调整中,储蓄型万能险种被限制,导致行业寿险及健康险增速从2017年开始出现下滑,直至2019年行业增长才恢复双位数。
与此同时,由于境内人身险直保市场进一步回归保障本源,保障型业务增长迅速,整个人身险行业的业务结构正在不断优化,价值转型的步伐也正在加快。其中,“保险产品+健康养老服务”成为人身险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2019年上半年健康险业务原保费增速为31.7%,超行业增速近18个百分点。
中再保率先在业务结构上进行了调整,迎合了行业转型趋势,保障型业务保持高速增长。2018年保障型业务规模突破人民币百亿元,同比增幅74.4%,2015-2018年该业务复合年增长率达50.5%。这同时也是资本市场最为看重的、利润率较好的业务。
取得如此大的突破,一方面是由于行业加速转型,直保公司增长引擎的切换带来再保市场的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公司业务结构的持续优化。截至2018年年底,YRT业务(年度可续保保障型业务,是分出公司基于风险保额的一定分保比例并按年度费率进行的分保安排)保费收入约为人民币74.4亿元,同比增长68.2%。同时中端医疗、自驾意外等效益较好的保障型业务同比增长167.1%,为保障型业务规模提供了有力支撑。
更为重要的是,公司保障型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还得益于公司“产品+”战略的有效落地,成功打造了新业务增长点。中再保的“产品+”战略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是“产品+创意”,第二是“产品+服务”,第三是“产品+平台”。
(1)“产品+创意”方面,主要利用公司的数据优势发现客户需求,精准定价、精准营销,开发新型产品。目前,中再保已开发了一系列的新型产品,如少儿重疾险、自驾意外险,以及互联网百万医疗产品。此外,直保公司每过一个阶段要有一个产品迭代,中再保深度参与产品迭代的研发过程,市面上很多产品背后都是公司为直保公司提供的创意支持。
(2)“产品+服务”方面,目前主要是通过健康保障与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提升吸引力,解决客户看病贵、看病难和看病体验差的问题,进而促进业务分保。中再保目前已在市场上提供二次诊断、绿色通道、直升机救援、外购药、家庭护理等一系列服务。近期,中再保首创“百万医疗+特药保障用药”模式,联合多家机构开发“药神保”抗癌特药保障计划,目前已陆续为直保公司推出“保险+特药”产品,推动中端医疗持续发展。“特药保障”的新型模式将有望成为2019年百万医疗产品升级的标配。
(3)“产品+平台”方面,主要是构建“再保险+销售平台+直保出单”。对于销售平台而言,平台有流量优势,还有营销优势;对于中再保而言,公司有数据优势、风控优势、产品开发优势,也有足够的资本实力做风险承担。但平台缺少产品研发和创新的能力,而中再保无法直接参与直保销售,因此与平台合作将产生极大的协同效应,打破各自的经营边界。
总体而言,“产品+”是“数据+”的延伸,没有数据便没有产品,公司依托数据打造的“产品+”战略俨然成为未来保障型业务增长的核心动力。这是中再保对自身业务模式的创新,这一创新重塑了再保险企业在保险产业链中的角色,从被动承保的传统模式转向主动提供综合服务的新型模式。
目前,寿险直保市场在产品、渠道和运营等方面呈现出向高质量转型的特点:一是产品成为直保公司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成功关键;二是传统代理人渠道从扩面增员转向素质提升;三是第三方销售平台和互联网平台等新型渠道为直保公司孕育了新的发展动能;四是直保公司形成了“客户为中心,产品为载体”的运营体系。因此,产品便成为了行业竞争的关键因素。
直保行业转型也将推动再保行业的转型,如今人身再保险业务市场竞争的核心已从承保能力的竞争,过渡到服务能力和技术能力的竞争。中再保“产品+”战略的落地无疑抓住了行业转型的“命脉"。
结尾部分
“保险姓保”趋势进入常态化,人身险行业的高增长性势必会再现,对直保公司而言,保障型业务的发展将进一步提升分保需求,中再保作为行业龙头必将受益于此。此外,中国再保险本身具备行业领先的创新能力,以数据及技术为核心打造的商业模式将有望成为未来价值提升的重要逻辑。2019年8月2日,中再保亦披露2019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预计同比增长35%-45%,投资价值重估可期。
(数据来源:w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