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刚兑!货基进入浮动净值时代
在拿到“准生证”四周后,首只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于8月9日正式发行,这意味着货币基金即将进入浮动净值时代。
三大发行门槛
8月9日,华安现金润利浮动净值型发起式货币基金公开发售。作为公募又一创新型产品,该基金设置了三大门槛:一是仅面向机构投资者销售;二是限额200亿元,超出将进行比例配售;三是最低认购金额100万元起。
除了华安基金,汇添富、鹏华、嘉实、中银、华宝5家公募也在7月12日拿到了首批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发行资质。《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有3家基金公司也将于近期开启发行工作,其余2家则表示“暂无计划”或“尚不清楚”。
有媒体报道称,根据相关指导意见,首批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或在9月10日之前陆续成立。但多位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并未听说这一要求。
据证监会官网最新数据披露,截至7月26日,还有8只市值法货币基金和25只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在等候审批。
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起初名为“市值法货币基金”,而后在监管的要求下统一更名。和传统的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相比,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采取盯市制度核算,净值不会像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一样总维持固定的1元,而是可能会出现波动。
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与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最本质的区别在于谁来承担潜在的亏损。华东一家基金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从历史上看,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鲜见亏损的现象,但在产品设定上,如若出现极端行情,亏损需要由基金公司的风险准备金来承担。
“与之不同的是,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将打破这种刚性兑付的现象,投资者将自行承担在极端行情下可能出现的亏损。”该负责人表示。
货基转型之路
此前,监管层多次召开研讨会,为推出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铺路。今年4月,监管层下发浮动净值型货币市场基金内部审核指引,提出九大试点要求:
一是仅面向机构客户发售且认申购金额100万元以上,可以采取发起式基金模式,且相关基金经理需具备5年以上货币基金管理经验。
二是基金名称必须是“浮动净值型”等字样。
三是基金发行单位面值为1元需份额折算。
四基金管理人应切实履行估值第一责任人职责,不得过度依赖第三方估值价格。
五是可以在基金合同中将收益分配方式约定为红利再投资,但不得通过红利再投资方式等实现净值回归面值。
六是投资定期存款(含协议约定无条件提前支取的银行存款)投资比例不高于30%。
七是基金管理人应当加强浮动净值型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者集中度和组合资产流动性管理。
八是应披露开放日的基金份额净值和基金份额累计净值,可以不披露每万份基金净收益和7日年化收益率。
九是应当针对浮动净值型货币市场基金建立专门的风险管控机制。
为何只面向机构投资者发售?“一方面是因为货币基金的主要投资者是机构,另一方面是机构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更高。”上海一位公募人士表示。
不过,由于监管并未对存量的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作出净值化转型或是限购的要求,上述公募人士认为,短期来看,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或有限。
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认为,发展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是货币基金转型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符合资管产品净值化转型的市场趋势;另一方面,从国外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来看,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已有实践”。
欧洲货币基金最早均使用浮动净值,后引入固定净值,目前两种估值方法并存。而美国早期的货币基金均为固定净值型,2016年10月14日,美国新的货币基金改革法案生效,开始对机构型优先型货币基金进行浮动净值计价。
改变竞争格局
“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对基金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将改变市场竞争格局。”具体来看,中信证券明明债券研究团队总结了三点:
其一,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对风险较为敏感,且投资者均为机构。这要求基金管理者加强对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交易对手风险等各类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对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要求更高。
其二,从货币市场基金未来的发展趋势看,考虑到货币基金收益率下滑以及估值方式带来的净值波动,短期内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有限。但从长期来看,传统货币基金发展受限使净值型货币基金迎来发展机会。
其三,银行现金管理类理财、满足特定条件的定开式债基等货币基金的替代品均使用摊余成本法计量,在流动性和收益率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优势。对于货币基金而言,如何与其他产品形成差异化竞争是重中之重。
对于摊余成本法货币基金来说,应重点加强流动性管理水平,注意控制期限错配敞口并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流动性缺口。而对于风险相对敏感的浮动净值型货币基金而言,其管理重点在于信用风险、交易对手风险、道德风险等风险的防范和控制。
(国际金融报记者 蒋金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