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氏重挫60%:猪企老大,为何混成了小弟?

格隆汇 2021-05-11 00:01

猪价又降了,猪企又跌了。

多家生猪养殖上市公司发布4月销售数据,大部分猪企仍然低迷,延续今年一季度盈利同比大幅回落的趋势。昨晚,天邦股份公告4月份销售商品猪20.28万头,销售收入4.61亿元,销售均价23.67元/公斤(商品肥猪均价为21.09元/公斤),环比变动分别为-39.05%、-46.02%、-18.50%。

今天一开盘,天邦一字跌停,毫无招架之力,整个猪肉板块跟着掉沟里去了。

但是,如果拉长时间看,这场始于2019年,并绵延至今的非洲猪瘟,在打击整个猪肉行业,给老百姓吃猪肉“添堵”的同时,也为猪企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更重要的是,这场猪瘟至今,过去的“猪王”温氏,股价跌了六成,市值剩下873亿,而牧原则成功翻倍,市值高达3759亿,是温氏的4倍多。

温氏股价走势:

牧原股价走势:

两年时间,旧时代溘然而逝,新时代悄然来临,新老“猪王”就这样完成交替。

01
养猪模式:温氏向左,牧原向右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温氏都稳坐国内“猪王”的宝座。

2015年登陆创业板时,温氏一年销售的商品猪1535.06万头,营业收入263.08亿元,同期牧原的商品猪销售只有171.05万头,加上种猪、仔猪,总共营业收入也不过30.03亿元,温氏不管产能,还是营收规模,都足足甩开牧原的“9条街”,如果那个时候说牧原是温氏的对手,那真的是开玩笑。

温氏的发展壮大,源于创始人温北英老先生对养鸡模式的一次探索。1983年,温氏创立时,温老先生面临各种困难,总结起来就四个字:人少,钱少。

在困难面前,温老先生突发奇想,通过发动村民养鸡,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模式,误打误撞闯出了“公司+农户”模式,这种模式其实就是加盟模式,温氏可以通过大规模农户的参与,用轻资产模式实现规模扩张,既不用承担前期基础设施的建设,节省资本开支,又能很好地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双赢。

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模式相当有吸引力,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居民的占比又很高,农民本身就深谙养殖,又存在增加收入、扔掉穷帽子的客观需求,温氏能够帮助农户解决许多养鸡环节上的问题,所以两者一拍即合。

这种模式,使得温氏很快成为广东地区乃至全国最大的黄羽鸡养殖公司,后来温氏进军养猪行业,如法炮制了“公司+农户”模式,并取得成功,堪称真正的践行改革开放总设计师“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典范,在扶贫攻坚实业上,国家也得给温氏记上一功。

但是,到2020年,剧情反转。

牧原商品猪销售1152.4万头,实现总营业收入562.77亿元,同比增长178.31%,实现净利润303.75亿元,同比增长379.37%,而同期的温氏商品猪销售954.55万头,同比下降48.45%,实现营业收入463.43亿元,营业利润141.74亿元。

很明显,牧原不管是规模、营收,还是利润率,都实现了全面反超,形成新“猪王”。而这种反超,前后不过5年时间,一个当初只有温氏1/9的小猪企,一跃成为全国第一大猪企,现在,没有人说牧原超越温氏是笑话。

看深一层,牧原的反超,又存在必然性。当中固然有天时地利人和,但最重要的,来自于秦英林对温氏模式的颠覆。

如果温北英是合纵连横的互联网模式,那秦英林就是“关起门来搞建设”的工业化模式。

牧原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全面自营,自己建设、自己管理,走养殖工业化的道路,这种模式前期的资本开支非常大,固定资产也很重,是百分百烧钱的活儿,但一旦度过较为艰难的投入期,经济效益就会逐步显现。牧原模式带来的生产效率的提升、规模效应的显现、养殖成本的下降、品控力度的提升、对瘟疫和大型社会事件的抗风险能力,都在不断证明这种模式的优势,尤其在这次非洲猪瘟中,自建模式可以统一标准,统一行动,对于瘟疫的管控更为有效。

反观温氏,由于农户散落各地,各个农户的意识、能力都有差别,在对抗大型瘟疫的时候,管控起来较为困难,效率也相对低下。

在非洲猪瘟高峰期,大量养猪场被“血洗”,这场无形的战争,谁能够最快控制住疫情,谁就能最快复工复产,赢得先机,两种模式下,牧原显然要更胜一筹。

02
扩张模式:牧原以快打慢

养猪是周期性行业,中国的养猪集中度又比较低,每一次的周期波动,都会甩掉一批养猪户或者猪企,而有竞争力的养殖户或者猪企则可以更上一层楼。

什么能力使得猪企可以逆周期而行?

其中一个重要能力是快速扩张能力。

温氏模式在轻资产运行的同时,局限性也很明显,因为养殖户是有地理半径要求的,超过预设的地理半径,饲料的运输、猪的运输,技术人员的下乡,农户的出入,就会失去时间和成本优势,进而丧失经济效益。

但是,一定半径范围内农户的数量相对恒定,在技术没有颠覆性变革之前,每个农户的养殖规模变化也很缓慢,尤其是养猪场落成的头几年,农户有强烈地回收投资的意愿,即使你告诉他应该升级猪舍,可以养更多猪,他都不一定愿意,即使老农户,对于升级基础设施的意愿也不会很强烈,因为一说升级,就免不了花钱。

换言之,温氏能够笼络到的农户数量有天花板,农户本身能够触达的养殖规模也有天花板。

这种天花板在没有出现之前,也就是温氏扩张的“0-1”阶段,什么事都没有,增长曲线依然很漂亮,但是一旦触及天花板,也就意味着这个地区的养殖规模到头了,从1再到2,就困难多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1到2。

所以,一个地区完了,温氏只能继续到新的地方开拓,而这种开拓,时间效率就显得缓慢,从属地分公司的申请、审批、建设,到宣传、一家一户地吸收新农户,再到指导每个农户建猪舍,圈养仔猪,一晃就好几年过去,但猪出栏可能还毫无踪影。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年轻一代,都喜欢往城市里跑,愿意呆农村做个养猪户的人会越来越少,温氏模式也会面临旧地区后继有没有人,新地区又有没有足够农户可以开拓的问题。

但牧原就不一样,直接和当地政府谈,圈下一大块地,火急火燎地开工建设,大干快上,落成后就是一个大型现代化养猪场,各种先进设施设备一应俱全,生产流程、管控流程、食品安全流程,全部标准化,一个养猪场可以做到几十万头,而温氏的农户猪舍很难与之匹敌。

比起“漫天星星,不见月亮”的温氏模式,要高效得多,当然,投入也大得多。

同时,牧原模式也降低了对农户的依赖性和差异性,而在长期的反复试练中,产业链上下游、供应商的磨合也逐渐定型,整个模式一旦走通,就具备很强的可复制性。只有钱够、地拿得到,当地政府又支持,这种工业化模式就可以开足马力,简单地“复制粘贴”,至于工人,统一培训上岗。

秦英林花了二十多年探索出来的牧原自营模式,最终使得牧原可以紧抓非洲猪瘟带来的“利好”,在扩张路上一马平川。

03
结语

每一次大变革,都可能引发新旧力量、新旧模式的更替。

互联网购物模式兴起,传统购物模式衰落;“物找人”的拼多多模式兴起,“人找物”的淘宝模式遭遇最大挑战。

这场由非洲猪瘟引发的养猪大战,到现在胜负已经很明显,牧原模式胜过了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

商业竞争的本质,很多时候都离不开模式创新。而模式的创新,最终的依归就是效率的提升、成本的下降。

有能力创造出新的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商业模式,即使前期投入比较大,尽管等待效用发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但最终都被证明为好的商业模式,价值会迟到,但不会不到。

什么公司值得投资?

有能力创造这种商业模式的公司,就值得投资。

如果能够不断顺应时势,不断进化商业模式的公司,就更值得投资。

实事求是地说,温北英当年创造的“公司+农户”模式,就是顺应了当年的时势,而如果把秦英林放在温北英的年代,他或许无法推行自营模式,也会选择和温北英一样的道路,只不过,历史没有如果。

但现在,温氏也开始变革自己的养猪模式,衍生出“公司+基地”、“公司+现代化养殖小区”模式,甚至开始了自营模式,很显然,看到牧原的成功,温氏的管理层也受到很大触动,温氏也在自我进化,而模式这种东西,无所谓专利侵权,牧原能做,温氏同样能做。

如果温氏也融会贯通了牧原模式,养猪大战又会不会硝烟再起?未来的“猪王”,又将花落谁家?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