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科眼科-B即将上市,爱尔眼科参股其中

格隆汇 2021-04-19 00:01

近年来,伴随着患者基数及患病率的增长,眼科因巨大的发展潜力而被称为“黄金赛道”,正是如此,国内眼科龙头爱尔眼科、欧普康氏等颇受资本的青睐。

爱尔眼科自2019年以来,短短2年的时间股价翻了5倍有余,即使经历了本轮回撤,其股价仍有3倍的涨幅,总市值达到2500亿。欧普康视更是夸张,2019年以来股价最高涨逾800%,年初以来仍有近20%的涨幅。去年7月,港股迎来首家眼药生物科技公司欧康维视-B,上市当天涨幅高达152%,可见市场对于眼科公司的追捧。

兆科眼科(06622.HK)发布招股计划,于16日-21日期间招股。公司拟发行约1.24亿股股份,每股发行价15.38-16.80港元,保荐人包括高盛和富瑞金融,预期将于4月29日登陆港交所。值得注意的是,兆科眼科除了吸引了高瓴、TPG、正心谷资本、奥博资本以及方源资本等众多医药领域的明星风投入股,长牛股爱尔眼科也位列兆科眼科股东之中。

那么,这家眼药新秀兆科眼科究竟质地如何?

1

尚未产品商业化

长期“烧钱”大概率

兆科眼科是一家脱胎于李氏大药厂的眼科制药公司,新药研发主要涵盖干眼症(DED)、湿性老年黄斑部病变(wAMD)、糖尿病黄斑水肿(DME)、近视及青光眼五个领域。对此,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及引进已建立起包含25种候选药物的全面眼科药物管线,其中包括13种创新药物及12种仿制药。

目前,公司已具备商业化的生产规模,其年产能约为2.5百万支多剂量滴眼液,6.0百万支/瓶单剂量滴眼液,0.4百万支/瓶无菌凝胶及4.0百万支外用凝胶。

但值得注意的是,兆科眼科当前尚未有产品进入商业化,最早的新药预计今年第四季度才申请上市,而大部分产品仍处于新药研发阶。这也导致公司经营状况一直处于亏损状态,长时间、大规模的“烧钱”也是必然。

招股说明书显示,2019年至2020年,兆科眼科均无销售收入,亏损净额分别为122.1百万元、727.0亿元,2020年亏损幅度较2019年扩大了近5倍。

大额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兆科眼科财务成本的骤增,由2019年的2640万元大幅增加至2020年的6.72亿,主要是因为公司的A系列优先股及B系列优先股赎回金额及转换特征而确认的金融负债的账面值变动。

二是公司自设立以来专注于药品研发,连续数年发生较大的研发费用支出。2019至2020年,兆科眼科研发开支分别为93.4百万元、81.8百万元,2017年度及2018年度增长率分别为125.66%和95.49%。

生物医药行业中,持续不断大额投入的公司并不在少数,但最后能脱颖而出的企业却不过是凤毛麟角,不投入必死,投入了也未必能成功,不确定性、偶发性等行业特点决定了其药品研发具有高风险。

而且相较于眼科医疗服务和医疗器械领域,因眼睛结构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国内眼科药企起步较晚且基础及技术积累薄弱,导致眼科用药市场因长期被外资公司所垄断。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包括兆科眼科在内的眼科制药公司“烧钱”也仍将是大概率。

在兆科眼科上市之前,公司短短3年内开展了两轮融资。从公司股权架构来看,GIC持有兆科眼科17.3%的股份,是除了李氏大药厂之外的最大机构投资方;Panacea和VMS分别持股8.1%和7.6%,高瓴资本和TPG则各持股7.4%,正心谷资本、奥博资本、爱尔眼科和方源资本分别持有4.0%、2.7%、3.0%和1.1%的股份。

烧钱、亏损带给投资者的直接影响即是短期看不到现金分红的回报,但若长期没有产品上市,同时公司还需要继续融资补血,对于二级市场投资者而言想要获利难度极大。所以,未来产品特点、市场规模以及研发商品化进度对于公司而言是关键。

2

核心产品进度落后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国内对护眼意识的提高及患者人群持续扩张,中国眼科药物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18亿美元增长至2019年的2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9.6%,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在眼科创新药方面,用于治疗干眼症的环孢素A眼凝胶是兆科眼科的核心产品之一,也是目前其研发进度最快的产品,已进入临床Ⅲ期试验。公司预计环孢素A眼凝胶将在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临床Ⅲ期试验,并于第四季度提交新药申请。

干眼症是一种以眼睛干涩为主要症状的泪液分泌障碍性眼病,常伴有异物感、烧灼感,或畏光、视物模糊等表现。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以及手机、电脑等科技带来的新生活方式,干眼症患者规模及患病率日益增长,市场规模亦随之扩大。

2015年-2019年,中国干眼症患者数量由1.95亿人增长至2.14亿人,诊断率从8.1%上升至11.5%。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干眼症的市场规模大约4.3亿美元。

尽管这一细分领域具有发展潜力,但针对干眼症的药品早已面世。早在2002年,由艾尔建开发的环孢素滴眼液原研药获得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Restasis(0.05%,乳剂),是第一个针对干眼病病因的药物。2019年,Restasis销售额为11.89亿美元。

除Restasis外,目前用于治疗干眼症的环孢素滴眼液中还包括太阳制药的Cequa(0.09%,纳米胶束水溶液),以及参天制药的Ikervis(0.1%,阳离子纳米乳剂)。在国内,外资公司在的市场占有率高达75%,直到兴齐眼药的3类仿制药环孢素滴眼液(Ⅱ)于在去年6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首批上市,打破了这一外资垄断的局面。

近年来,越来越多知名的药企开始布局这一赛道。目前国内齐鲁药业的环孢素眼用制剂正处于药品注册批件的申请过程;康哲药业代理的环孢素眼用制剂处于三期临床阶段;恒瑞医药引进的环孢素制剂正处于临床Ⅲ期阶段。也就是说,兆科眼科不仅要面对已率先抢占市场的兴齐眼药,还要面对来自恒瑞、齐鲁等实力强劲的药企相互竞争,公司想通过环孢素A眼凝胶这一核心产品打开市场恐怕不会那么顺利。

兆科眼科另一款核心产品ZKY001,是一种通过抗炎作用及刺激上皮细胞迁移治疗角膜上皮缺损的滴眼液。招股书显示,中国角膜上皮缺损药物的市场规模由2015年的92.0百万美元增至2019年的1.04亿美元,年复合增长3.1%,以2.9%的增速预计将在2030年增至1.43亿美元。

国内最早的该类畅销药物于2004年批准上市,直到2019年期间长达数十年没有新品上市,可见市场空间趋于稳定。ZKY001是公司2013年开始研发,到2018年底完成I期临床试验,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临床阶段角膜上皮缺损候选药物。兆科眼科ZKY001预计2022年下半年启动III期临床试验,并计划将于2024年向药监局提交新药申请。从商业化进度来看,自开始开发到预计审批,整个公司研发新药周期长达10余年,相较于其它生物制药公司,公司研发能力略显薄弱。

除了上述两款产品目前进展较快之外,其余大部分产品才刚刚处于临床前阶段,即使一切顺利也要到2025年左右才有可能获批上市,离商业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

仿制药方面,兆科眼科建立了12种仿制药管线。其中重点布局的青光眼领域已被远大医药抢先上市成为国内青光眼的首仿药,而目前公司盐酸依匹斯汀可能成为中国用于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首仿药;荧光素钠则可能为首款滴眼液剂型的荧光素钠。

贝美前列素作为兆科眼科目前预期最快上市的仿制药,是用于治疗青光眼的一款不含防腐剂的贝美前列素滴眼液。目前,公司已于2019年8月向药监局提交新药申请,预期将于2021年第四季度获批。就市场而言,同期处于临床阶段的青光眼候选药物包括参天制药的DE-111A、兴齐眼药的拉坦前列素眼凝胶等等,竞争依然激烈。

3

结语

总体来看,在眼科患者群体不断扩大与患病率持续上升的趋势下,兆科眼科所处的眼科领域蕴藏着较大的发展潜力,同时,颇受高瓴资本等一系列明星资本青睐。

但即便如此,也并不代表这一赛道上的每一家公司都能乘风而起,关键还是在于公司自身的产品力及研发实力。就兆科眼科而言,其核心产品商品化进度较慢,即使上市成功,不仅将面对早已商品化的领先者,还将与恒瑞、齐鲁等实力强劲的对手同步竞争,而其他在研产品仍处于临床前阶段,离商品化还遥遥无期。

对于打新投资者来说,兆科眼科虽然处于黄金眼科赛道,但综上所述公司产品实现商业化的时间较长,并面临较大风险。参与生物医药的打新第一是看市场预期,第二则是看打新热度,目前超额认购23.63倍,热度相比之前欧康来说比较弱,近期因环境因素,生物医药打新估值下杀厉害,建议大家适当参与认购哦。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