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建投混凝土(1847.HK):业绩持续稳步增长,价值回归高度确定
一直以来建筑行业能耗占比大,是属于“双碳”背景下需要首先关注的行业。其中,在建材生产和建筑施工环节中,装配式建筑由于其突出的能源节约、降低碳排放的特点,将会作为重要发展领域得到资源倾斜。根据国务院和住建部规划,2025年我国新增建筑装配化率将达到30%,据此兴业证券预计2025年,国内装配式建筑新增面积达9.13亿平方米,相比 2019 年年均复合增速达 13.91%。
而在装配式建筑的多种结构中,混凝土结构应用最为广泛,技术也更加成熟,据住建部数据,2020年新开工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4.3亿立方米,相比2019年增长59.3%,占比68.3%。因此,混凝土大概率在未来几年都是处于高景气周期,而云南建投混凝土作为该行业中为数不多的港股上市公司,不久前刚发布了2020年年报,有必要对其进行解析。
一、营收及净利润快速增长,规模效应进一步凸显
2020年,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04亿元人民币,相比2019年同比增长了11.0%,与2019年7.42%的增速相比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
盈利方面公司也一如既往地保持着稳步增长。2020年公司实现净利润2.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9%,创历史新高;除税前利润更是录得2.78亿元人民币,相比2019年增长13.8%。业绩的持续增长凸显了公司持续稳定的盈利能力。
从毛利率角度也可以得到印证,2020年公司毛利率10.9%,符合公司近年来整体的毛利水平,基本维持平稳的态势,是近年来公司净利率保持较高水平的重要支撑,折射出公司在与同行竞争中具备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从业务结构来说,预拌混凝土一直以来都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且愈发突出,2020年占公司总营收比例为99.3%,相对2019年提高了1.1个百分点。2020年该部分业务毛利率为10.8%,总体仍然保持较高水平。
可以看出,公司在预拌混凝土方面产品一直都具有相当的竞争力。这主要得益于公司在技术优势和产能投资不断增加的基础上,加强对高性能产品的研发及推广。另外,公司计划开始向上游进行整合,有望在未来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从而进一步发挥规模效应。
二、需求扩大、区域性机遇构成公司长期发展逻辑
在当前“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基建作为纯内需行业,必然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其地位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混凝土作为基建行业的重要原材料,自然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
其中,预拌混凝土把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从施工现场转移到搅拌站,实现了混凝土的生产由粗放型化向集约化转型,相对现拌混凝土具备更高效、更环保、更稳定的特性。而目前我国的预拌混凝土的渗透率仅为46.2%仍处于较低水平,远低于美、日等国家80%的渗透率。随着预拌混凝土的渗透率持续提高,中国的的预拌混凝土市场将处于长期的高景气周期。
云南建投混凝土是我国预拌混凝土领域龙头,去年再次获得了"中国混凝土十强企业"称号,必将是最先受益于行业增长的标的。2020年公司生产、销售了预拌混凝土1100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7.54%。
另外,由于预拌混凝土存在物流过程,其营业半径会受到限制,因此具有天然的区域性。而云南建投混凝土是云南最大的预拌混凝土生产商,公司拥有51座混凝土搅拌站,89条生产线,年产能2133.60万立方米,混凝土运输车155辆,泵车2台,试验设备253套/台。且公司背靠大股东云南建投,云南建投是云南省内最大的预拌混凝土需求方,因此云南建投混凝土在订单方面无需担忧,叠加自身优异的基本条件,有望在区域实现垄断性发展。
而且,当前混凝土行业集中度十分分散,在供给侧改革持续加码的背景下,像云南建投混凝土这样具备技术优势、充足订单的龙头企业无疑占据了制高点,随时可以对落后产能发起冲击,实现份额提升。
跳出云南本省之外,我们还应该看到老挝、越南、缅甸等众多东南亚国家也存在巨大的市场机会。云南凭借着独特的地理位置,无疑占据了极高的优势,而云南建投混凝土作为云南混凝土的领头羊,将会是最先从“一带一路”这一大的历史机遇中受益的公司。
三、价值回归正当时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3月29日的收盘价计算,云南建投混凝土的股息率为8.09%。与已经公布了2020年报的同行上市公司对比,云南建投混凝土明显更胜一筹。而从估值角度来看,云南建投混凝土的PE(TTM)仅为3.33,远低于几位同行上市公司。
超高的股息率为投资云南建投混凝土提供了足够宽广的安全边际,更重要的是,在当前新一轮基建启动的背景下,尤其是在云南省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新基建的政策方案的节点上,云南建投混凝土未来的业绩将得到进一步刺激,实现长期增长。在估值和业绩的双重利好下,有望看到云南建投混凝土的价值回归。
- 云南建投混凝土(0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