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信消金因实控人坠机身亡被推入舆论风暴 高管发布公开信称今年一季度继续保持盈利
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讯,捷信消金近期风波不断,长沙分公司被曝出暴力裁员,亦有媒体报道称其已停止与某大型零售商的合作,同时业务规模也呈现出负增长。加之近期随着实控人捷克首富彼德·凯尔纳坠机身亡的消息被证实,捷信消金迅速陷入舆论风波中。
今日,捷信消费金融公司(以下简称“捷信消金”)总经理OndrejFrydrych 通过“捷信头条”发公开信表示:“捷信消金2020年财报显示实现了盈利,并将在2021年第一季度继续保持盈利。”OndrejFrydrych还在公开信中对媒体质疑一一作出了回应,捷信消金没有停止与零售商的合作,而是为了配合近期的业务转型,相关合作已从线下渠道成功转向线上渠道。
不过,从数据来看,捷信消金的业务规模确实较此前有所放缓。今年1月份,捷信消金发行捷赢2021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时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6月末,捷信消金总资产为877.82亿元,较2019年末的1045亿元缩水16.02%。净利润5300万元,同比减少93.3%,不到2019年全年净利润11.4亿元的5%。
据了解,捷信此前提出“2023战略”,其业务转向向线上,并进行数字化的转型。由此,该公司在产品结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人员方面均有所调整。
长沙裁员事件就在此背景之下发生。有爆料称,3月12日,长沙捷信部分员工突然接到“休假”通知,让全体员工停止开展工作,参加全天培训。3月19日,有员工发现他们的电脑设备已被清理,且账号权限也被全被收回,相关领导和负责人均不见踪影。
“架构调整优化是业务转型的一部分,在这一过程中,捷信积极配合地方政府,依法有序开展。”OndrejFrydrych在公开信中将长沙裁员事件归结于“一些员工在少数个体组织下,通过阻断其他员工与公司的沟通,推动事态升级”,而捷信消金始终与员工保持开诚布公的沟通,并试图努力与每一位受影响的员工对话,公司还愿意多承担40%的成本,为员工提高高于法定标准的赔偿。
公开资料显示,2019年,捷信集团曾计划赴港IPO,花旗、汇丰、摩根士丹利曾为本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但此后捷信集团宣布撤回上市申请,理由是“由于一系列不可预见的挑战影响了全球宏观经济环境,撤回上市申请是市场环境所致,目前公司资本充足,尚不需要通过上市保持业务增长。”
对于捷信消金未来的发展,有业内人士认为,一家成熟的公司业务情况或不回因为某个人的离开而受到影响,但这也要看其后续继任者的经营思路、股权结构变化等情况。而在中国消费金融行业不断发展的大势之下,捷信消金的业务发展或面临激烈竞争。
据公开资料显示,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捷信消金成立于2010年11月,是经原银监会批准成立的国内首批四家消费金融试点公司之一,也是当前中国唯一一家有外资股东背景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截至目前,捷信消金的注缴为人民币70亿元,实缴为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