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票跌倒,小票吃饱,但小票还能炒吗?
见好就收,落袋为安。
作者 咖啡泡茶
数据支持 勾股大数据
1
春节后,是见证历史的时刻。
我们亲眼目睹了成长股、大型价值股的崩盘,千亿基金的坠落,网红基金经理的翻车,90后基民被残忍割韭菜,去年还处处莺莺燕燕融融洽洽,顿变雨雨风风暮暮朝朝。
一句话,泥沙俱下,倾巢覆卵!但是,股市再差,还是会照常开盘,有跌必有涨,到底哪些票值得多看一眼?
实际上,涨跌幅已经给出答案:大票跌倒,小票吃饱。
2月18日,A股春节后第一个交易日,是各种“茅”由盛转衰的开始,也是各种小票上涨的开始。到今天,涨幅榜上,成功翻倍的有8个,涨幅50%的有46个,除去华菱钢铁、包钢股份、深圳能源、中国黄金市值相对大之外,其余基本都是百亿以下的小票。
板块方面,涨幅前十的,也基本是中小票扎堆的行业。
相对成长股动则30好几的跌幅,买了这些小票的股民,真的是太幸福了。其实,资金要找出路,尤其是从高估值板块流出的资金,流向中小票也很正常。
所以,券商们也很会见风使舵,年前还高喊“茅台,三万亿从头越”,现在画风突变,单单上周,就密集发布了350多份“买入”/“强烈推荐”评级的研报,化工、食品饮料、电子、计算机、建筑建材板块是焦点,市值在百亿元左右的小票也不小,像利尔化学,有9家券商推荐,御家汇,有6家券商推荐,精工钢构,有5家券商推荐。
推荐理由,一是结合年报,业绩高增长的,或者扭亏为盈的,比如景嘉微、京运通、TCL科技、普莱柯、西菱动力;二是有市场热度,有概念炒作的,比如“碳中和”“碳达峰”,行业洗牌,龙头受益逻辑,比如中国神华;三是顺周期、低估值的价值股,比如水泥、电力等一众周期股及消费建材股。
眼下,成长“茅”、价值“茅”,依旧萎靡不振,估值也还高高在上,再结合现在的宏观环境和市场预期,明显没跌透,而小票则是要涨幅有涨幅,有舆论有舆论,要热度有热度。
小票狂欢是不是正在进行时?
2
先回顾两段重要的历史,一个发生在2013年至2015年,另一个是2018年末至2019年初,两段都是小票狂欢季。
1、2013年初到2015年上半年
这个时间段堪称创业板最黄金年代,指数涨幅超过4倍,当年的产业背景是4G+移动互联网井喷期,也正因为这个崭新的业态,所以市场有很多故事可以讲,反正一时半会也没法验证。
特别是到2015年牛市高峰期,产生了一大批“牛股”,全通教育,2年24倍,暴风科技,3个月40倍,乐视网,3年20倍,安硕信息,1年15倍,市盈率直接被无视,市梦率横行霸道。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点燃这波行情的主要推手,正是公募基金。和现在公募扎堆抱团一样,当年抱团创业板的公募基金非常多,还爆出过不少控盘的事。
比如乐视网,2015年中,共有207家基金持仓,持仓市值在55.亿元,占流通股比例超过5%,网宿科技、中科创达,都名列很多公募基金重仓持股的前20位。
而这些公司,因为实体生意空洞化,最后只能选择继续讲故事,继续玩击鼓传花的游戏。
很快,2015年下半年,股灾来临,创业板指数最大回撤高达70%。那些没有实体生意的,在牛市时疯狂并购的,有的被市场直接刺破,有的被激增的商誉暴雷,昔日明星股,最后都一地鸡毛。
2、2018年末至2019年初
如果用两个词形容当时的中国经济,那就是和去杠杆,最惨的是一群民营企业,因为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大股东只能不断做质押。
统计数据显示,当年A股有3447股涉及质押,占两市所有个股的97.76%,质押股份合计达6130.16亿股,整体质押市值高达5.81万亿元,而当时A股总市值只有59.77万亿,换言之,有近一成的市值处于质押状态。
由于去杠杆不断深入,民营企业资金链紧张横跨整个2018年,即使到了平仓线,大股东也不可能有钱赎回,由此引发的质押暴雷风险激增。
到5月份,开始陆续出现质押暴雷事件,例如锦富技术,5月31日一开盘便跌停,直至收盘,第二天,公司公布实际控制人部分质押股份触及平仓线,股票停牌,复牌之后继续跌停。
到8月底,跌破预警线的公司共707家,涉及质押市值共4586.22亿元,跌破平仓线的公司有500家,涉及质押市值共2993.12亿元。主要集中在机械设备、化工等行业,其中细分的轻工制造,电气设备、纺织服装是股权质押市值占行业市值均超过20%,最高达到36%。
这些公司大多是饱和的传统行业,公司基本面不咋地,而且不少在之前几年信贷宽松,拿钱东搞西搞,不务正业也不少,倒闭了很正常。但“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换句话说,民营企业如果大规模倒闭,由此引发的债务违约、金融系统性风险和失业潮,对经济社会的稳定造成冲击,是触碰中央底线的事情。
于是,国家开始出手处理质押暴雷事件。
第一步,是国资接盘,6月-9月,有9家上市企业大股东和国资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到年底,数量增加到22家,接盘总市值已超过1330亿元,国资也荣获当年最积极的“买壳人”。
但是,股市仍然下跌,触及质押暴雷的公司越来越多,单靠国资接盘,不够。于是有了第二步,让资本市场自行解决,后面发生的事情,你懂的。
2018年10月30日,证监会发布声明,优化监管环境,减少交易阻力,增强市场流动性,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和并购重组。
来源:证监会官网
划重点,“优化交易监管”,更多是针对交易活跃的游资或者个人账户,即减少对游资这类活跃资金的交易限制。
第二天,民营企业座谈会,表明国家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随后,恒立实业、ST长生为代表的小票开始暴动,一个月内,“亏损股指数”相对“上证综指”收益达25%,“低价股指数”相对“上证综指”收益约12%,这波行情一直持续到2019年初才结束,而再后来,任务完成,一切又回复常态。
3
回顾两次小票狂欢季,底层逻辑有所差异,第一个是新生事物,大家看不懂,第二次是基于政治维稳要求,但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而且放之四海而皆准。
例如2000年纳斯达克互联网泡沫,因为互联网这个事物太新,大家都看不懂,但确实又是技术趋势,所以大量忽悠客充斥其中,狂割智商税。
又如2008年金融海啸,美联储大规模印钱,接盘有毒资产,无非就是害怕经济社会崩溃所做出的政治决策。
回看当下,这两个条件成立吗?
没有。即使特斯拉这样的新事物,剥开看,汽车本身不算新事物,锂电池也不是,被吹上天的自动驾驶、智能化,说白了也就是互联网、软件开发,大家都不算陌生。
小票狂欢已经无从谈起,有的只是资本从各种“茅”出来,无处可去,暂时找个估值相对安全,最好还有点业绩支撑,基本面也还可以的栖息地,如果各种“茅”调整到位,资金大概率还是会重新回去。
从风险收益比来看,炒小票是高风险高收益的行当,风险主要来自市值小,容易被坐庄,常常成为游资敢死队的乐园。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小票确实有基本面的支撑,比如行业和业务正好处在新的技术浪潮中,或者有被大票看上收之麾下的,但要找到这种小票,投研要求非常高,而大多数的小票,只有三个字—太普通。
所以,眼下小票炒作的时间窗口,一是看各种“茅”什么时候调整到位,二是看他们本身的估值修复有没有到位,而到位的标准,最简单的就是参考疫情前的水平。由于没有了去年流动性宽松造成的估值溢价,今年的行情,回调和赚EPS的钱会贯穿始终,所以整体的收益预期,就不要指望能像去年那样强劲。
自从2015年股灾后,整体市场风格逐渐偏向价值投资,尤其是大型公募、私募等主力资金,不断追捧基本面良好的大型蓝筹股、成长股,而小票则难以引发他们的配置兴趣,这种风格只会更加被强化,这是股市走向成熟、投资者走向成熟的体现。
小票或许还会被炒上一段时间,但要记住,切勿恋战,见好就收,落袋为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