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窥业绩」业绩“秀肌肉”!理想汽车如何破局?
在造车新势力2020成绩单徘徊之际,理想汽车抢先一步秀肌肉,于2月25日公布了2020年度理想汽车年报。
理想真正交付首款量产车理想ONE是在2019年12月,2020年是其第一个完整交付的年份,此份财报也是其上市后的首份年报。
财报可圈可点
先瞅瞅理想2020年的业绩亮点。
营收方面,2020年全年收入94.6亿元,远超2019年的2.84亿。
营收的逆袭得益于销量的暴增。2020年理想的总销量为32624辆。预计2021年第一季度的车辆交付量为10500辆至11500辆,同比增幅将达262.6%至297.1%。
理想汽车目前仅销售理想ONE一种车型,单价32万,瞄准的是高端市场,这是一款“增程”电动SUV,使用电动机的同时还配备一台汽油发动机。
净利润方面,2020年的净利润为-1.52亿,相比较2019年的24.4亿,大幅下降93.8%。同时,79亿的成本也是比2019年要高出76亿。由此可见,理想的规模效应开始发酵。
单看2020年第四季度,理想无疑是实现正盈利的,扭转了单季度亏损的局面,并且是中国造车新势力中首家实现单季度盈利的车企。但值得一提的是,四季度净利润转正主要是因为短期理财产品投资产生收益。
毛利率方面,2020年为16.4%,2019年第四季度为17.5%,较上一季度的19.8%有所下降,下降的主要原因为汽车销售毛利率下降,第四季度供应商一次性返利的减少。
随着产量提升、BOM成本下降和制造费用下降,2021年毛利有望达到19-20%,
研发支出方面,2020年为11.1亿元,比2019年的11.7亿元下降了6%。2020年的研发费用主要是作为2022年新车型的早期研发投入。
研发费用减少的主要原因是,2019年为准备生产理想ONE而支付的验证和测试费用较高,另外是股权激励与IPO有关的业绩额外奖励部分抵消了雇员补偿费用的增加。
销售及管理费方面,理想汽车2020年支出了11.2亿元,比2019年的6.894亿元增长了62.5%,主要原因是员工报酬增加、营销和宣传项目增加和零售商店、送货和服务中心网络逐步扩大所增加的租金和相关费用。
截至2021年1月31日,理想已在全国拥有60家零售中心,覆盖47个城市,售后维修中心及授权钣金喷漆中心121家,覆盖89个城市。
现金流方面,截至2020年12月31日,理想现金储备达到298.7亿元。这笔钱将用来开发第二代增程平台和纯电高压技术,丰富产品线,推出更多车型。
综上各个指标可以看出,理想正在良性、健康的跑道上稳扎稳打地前进。
未来可盼可期
2021年,理想有两件大事要做:一、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二、纯电动车的研发。
理想汽车之所以在2020年可以取得不错的销量成绩,还是得益于其增程式技术对续航的弥补,解决了用户续航的焦虑与充电的难题。
但,理想的智能车载技术是一项软肋,这一方面是落后于小鹏汽车与特斯拉。因此,理想的当务之急是提升汽车的智能驾驶技术。
为此,2021年,理想将为打造全新的、规模化、可升级系统架构做准备。该系统架构涵盖新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计算机系统和汽车操作系统,并计划2022年正式发布这套系统。
为实现这一步,理想已经着手在上海建设一家研发中心,计划将研发人员总数翻倍达到2000名,专门攻破此项系统。
随着在自动驾驶和新车型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在未来3年内,研发费用将达到每年60亿元,其中,超过一半的费用都将用于自动驾驶。
2021年,理想将加快纯电动汽车的研发,着重于高压和快充,目前在打造有鲸鱼和鲨鱼两个品牌。
关于为什么采用高压纯电平台,李想本人表示:
“之所以使用高压纯电平台,最核心目的是让整个充电体验、速度、效率能够大幅提升。因为要大规模地替代燃油车,最重要的是要让电动车的整个补能体验、补能效率能够接近燃油车。 ”
整个高压纯电平台上,摆在理想面前的有四大难题:
一是电池的充电倍率,要达到4C及4C以上,才能保证电池的寿命和电池的稳定性、安全性。这和以往的1C或2C的电池需求和安全性不同,理想计划实施前期采用供应商产品,后期和供应商一起来研发的战略。
二是电驱动系统,整个电气设备、电机效率提升是关键,使用碳化硅是必经之路。
三是热管理系统,400kW的快充不能只是一个瞬间,让整个充电速度保持在较高的功率上,这就对车的散热构成了最大的挑战。散热不佳势必导致安全性出现危机。结合过往的自燃等事故,有不少汽车失火的事件是由于动力电池的热管理失效导致。
四是高功率充电网络,理想的目标是要达到500A和400KW的充电网络。理想计划研发整个充电设备,最终实现用户端10-15分钟充电80%的充能体验。由于商业效用非常高,除了国家会有官方公共的充电设施以外,理想也打算投资建设大量的充电设施。
随着纯电平台的完善,纯电动车的出台也是水到渠成的事。理想计划从2022年开始,每年至少会发布2款新的产品交付市场,并且在2023年会交付纯电系列产品。产品种类,包含第二代增程电动X平台的多款产品、高压纯电Whale平台的多款产品、高压纯电Shark平台的多款产品。
市场定位方面,理想现在覆盖了30-35万的价格区间,接下来会非常有效地对15-50万的价格区间进行完整覆盖。届时将跟比亚迪的海洋系列品牌等短兵相接。
在推广方面,理想又布局了什么新的战略?
为了将店效维持在比较健康的水平,理想会在未来几年大力推进门店铺设,为2022年起多款产品的发布做好准备,不会仅仅将单月店效100台销量作为单一目标。
理想向外界透露其终极目标是成为世界领先的智能电动车领军者。理想参与全球市场竞争是件毫无疑问的事。
2021年理想将继续扩展海外市场研发,开展海外市场产品及渠道规划,包括设立海外办公室。
针对百度、苹果、小米进军造车的现象,李想本人则处之泰然:
“我们非常敬仰,也非常欢迎这些科技企业进入这个行业。时间对我们和几家新势力是更有利的。当新进入的科技企业埋头从0到1阶段的时候,我们理想汽车已经进入到从1到10的高速增长阶段。”
造车拼的是综合实力,缺一不可。虽然百度、苹果的自动驾驶技术领先,但是硬件与动力电池等领域则处于弱势,即使是借助外部力量(比如宁德时代等),智能软件与硬件的磨合也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绝非一朝一夕之事。
任何一个新的科技企业想要进入智能车领域,从组建团队到市场调研,到立项、到正式研发、到实验、到生产、到工厂制造再到交付市场,做出一款比较好的产品,平均来看需要3年的时间。
生于80后的李想,一直是个有主意的人,从创立汽车之家搭上互联网创业浪潮,到后来的进军新能源造车,标新立异的动作(比如选择增程式路线)曾被一些人解读为“年少轻狂”。
自李想本人创立理想汽车以来,身边总有不少人突然跳出来“骚扰”李想,就在年报发布之后的2月28日,李想在个人社交账号无奈吐槽:
“微信里总有一些不小心加进来的那些完全不熟悉,自己也没啥过硬的本事和成就的人,特别喜欢教育我怎么做事,傻的特别可爱。”
(来源:李想本人社交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