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广磁悬浮来了,深圳至上海只要2.5小时!“城市群”建设开足马力,城轨发展迈入新阶段
财联社2月21日讯,沪深广磁悬浮要来了!深圳至上海将只要2.5小时即可到达。
近日,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发布了《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公众版,对未来十五年的国土空间安排进行了解读和展示。规划提出全省常住人口将以年均增长约115万的速度增长,到2035年达1.3亿。
同时省域空间内将预留京港澳高速磁悬浮和沪(深)广高速磁悬浮通道。深圳到上海约1500公里,如时速以每小时600公里算,大约2.5小时就可以互通深沪两市。深圳至北京约2200公里,如果乘坐京港澳高速磁悬浮,大约3.6小时可到达北京,比高铁要节省超一半时间。
到2025年,我国将基本形成城市群1-2小时出行圈和都市圈1小时通勤圈。为缩小城市群出行时间,国家对铁路行业投资力度持续加大。
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城轨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
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三大城市群的城轨建设已纳入“十四五”重大项目范畴,其发展重要性仅次于川藏铁路。“十四五”期间,三地拟新开工城际和市域城轨1万公里,拟新开工项目70余个,按每公里造价1.2~1.8亿元估算,十四五期间城际铁路投资将达1.2~1.8万亿。
其中,深圳拟建地铁、轻轨和城际、高快速路“三个1000公里”,建成后城轨里程将增至当前的3.36倍,上海拟建城际线、市区线、局域线“三个1000公里”,建成后城轨里程将增至当前的2.2倍,北京轨道交通里程到2035年将增至2020年的2.5倍。
轨交建设持续扩张 行业迎来释放期
除了三大核心区域外,“交通强国”计划将覆盖全国。
我国将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在此背景下“交通强国”规划2035年实现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2050年全面建成交通强国。
太平洋证券表示,至少未来15-30年都将处于轨交建设持续扩张的阶段,预计2021-2025年地铁营运里程每年增长约13%,未来10年城际、市域年均增长下限15-20%。且长期看,随着越来越多城市群具备建设条件或经济性,远期建设空间广阔。
浙商证券研报表示,我国远期规划城市轨道交通里程达3.5万公里,其中地铁2.7万公里。对比2019年6730公里的运营里程,未来发展空间依然很大。
此外,据太平洋证券研报显示,城轨经历了过去五年批复规划的积累,当前正值释放期。一般来说,轨交建设时间6-8年(2年审批+3-5年施工+1年运营),截至2019年仅城轨在建线路可研批复投资额已达4.64万亿(不含地方政府批复),2020年新批复可研3248亿,十三五期间批复的项目或将自2020年起集中释放,近年城轨增速有望呈现高增长。
产业链公司有望受益
太平洋证券梳理了三条投资主线。
其一,设计与施工企业。“十四五”与“交通强国”持续发力,未来轨交建设中长期高景气的趋势已相对确定。相关标的,中国铁建、中国中铁。
其二,减振降噪产品。该类产品主要基于环保降噪的要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城际轨道交通为主的轨道交通领域,随着环保降噪标准趋严,渗透率逐步提升,当前应用比例已由10%以下提高到40-70%;由于应用在轨交整个生命周期的最后1-2年,因此滞后于轨交审批与建设期,当前正处于快速释放期。相关标的,天铁股份、时代新材、铁科轨道。
其三,城轨+TOD导向下的建筑减隔震。我国城市化进程推进较快,而随之而来的交通拥堵与土地资源紧缺让越来越多的城市饱受困扰,源于美国的TOD模式引入国内,截至2019年末的40个开通城轨的城市中近一半已出台TOD相关规划,与此同时,地铁上盖或轨交沿线的物业,由于受到地铁下穿带来的振动影响,具备房屋减隔震的功能性需求。相关标的,震安科技、天铁股份,时代新材。
此外,随着国铁和城轨运营里程逐年增加,运营车辆保有量屡创新高,轨交后市场进入黄金发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