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华洞察|N次失火!特斯拉被约谈,高景气下新能源汽车需冷思考
特斯拉又摊事了。
2月8日,市场监管总局与网信办、工信部、交通部以及应急部五部门共同约谈特斯拉,要求就消费者反映的异常加速、电池起火、车辆远程升级等问题做出说明,要求其严格遵守中国法律,加强内部管理,落实企业质量,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比之前的“断电门”发生后倔强地甩锅给国家电网,这次特斯拉由“熊孩子”变成了“乖孩子”谦虚的接受批评做出回应:
“特斯拉诚恳接受政府部门的指导,并深刻反思公司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全面加强自检自查。”
其实,特斯拉自问世以来就不断实现“自燃”等失火案件,迄今为止,特斯拉全球范围发生过至少20起“车辆自燃事件”,国内有8起。
时间远一点的比如2013年,就连续发生了三起,10月1日美国西雅图一辆Model S撞击到路中央的金属物体停车后自燃起火;10月28日,墨西哥的一辆Model S撞在一棵树上停下来后引发了强烈的自燃起火;11月6日,美国田纳西州的一辆Model S的底盘与掉落地面的拖车挂钩挂机后自燃起火。
除了运动后起火,还有静止状态下自燃起火的事故。
比如2021年1月19日,上海一名特斯拉Model 3车主在开进地下室停车场时,疑似是车底摩擦到水孔盖,接着车辆开始起火,所幸并无造成人员伤亡。
2019年4月21日晚8时许,上海徐汇区某小区地下车库内,一辆特斯拉轿车突然冒出白烟,进而起火燃烧,火势还殃及了周遭停泊的其他车辆。
2019年5月3日,一辆特斯拉Model S在美国旧金山的一个私人车库中自燃。所幸没有人员伤亡。
其他新能源汽车也没幸免
最近这次失火中招的是小鹏汽车。就在2月7日,广东肇庆街头,小鹏P7失控自燃,幸好车中无人。
之前小鹏的另一款G3型号的车也发生过类似自燃,被迫按召回处理,数量高达1.3万辆。
网友不禁调侃:“电动爹,又发威”。
截止目前,小鹏尚未作出回应,没准儿官方的工程师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要么就发现是供应商的质量问题,不好意思甩锅给宁德时代。
不止小鹏,其他国产车,比如理想、威马、蔚来、北汽、广汽、比亚迪、东风、长城、吉利等也都无一幸免。
新能源汽车自燃事件——2020年不完全统计
频繁的失火,拉紧广大车友的神经,人们不得不给新能源汽车打上一串串问号,质量和安全问题如何能够保障。
关于失火原因,不少专家分析不外乎这四点:
一、电池材料内部成分自燃点低,长期碰撞引发自燃甚至爆炸。比如,三元锂电池的自燃温度为200℃,内部一旦达到这个温度界线就会引发电池燃烧。
二、由于封装不完善等问题,电池部件被挤压、穿刺,电池包内部在汽车底盘发生碰撞时出现短路,从而引起失火、爆炸。
比如,小鹏G3汽车失火事故中,电池箱底部有明显的磕碰痕迹,电池受损变形严重。
电池散热能力不足,冷却措施不到位,高温季节导致电池内部温度偏高,引起碰撞,最终失火。这一点从失火事件的月份来看,6-8月份的事故最多,这3个月恰好正值夏季,外部温度的攀升导致电池内部出现热失控。从而引发自燃。
四、电池的快充功能存在不足。电池一旦过充,就会容易产生结晶,刺破电池隔膜,发生短路,或产生大量余热导致燃烧。
比如,比亚迪的秦Pro、长城的欧拉IQ、威马的EX5、北汽的EX360都有过在充电过程中的起火自燃突发情况。
归纳起来,就两点,电池本身的问题 or封装的问题。
磷酸铁锂电池vs三元锂电池
磷酸铁锂电池是指用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多采用石墨;三元锂电池的复合正极材料以镍、钴、锰为原料,负极材料为钛酸锂。
单纯从电池材料来看,三元材料的确比磷酸铁锂材料更容易自燃。磷酸铁锂电池的自燃温度为500-800℃,三元锂电池的自燃温度为200℃,自燃温度越低就越容易引起自燃。
磷酸铁锂的优势在于:结构稳定、充放电循环寿命较长,但同时也存在能量密度低,续航能力弱、充放电效率低,低温表现不佳的问题。
相比之下,三元具有能量密度高、续航能力强、充放电效率高,同时其也有不耐高温的特性。
二者各有所长,前者是安全性强,后者是续航能力强。
关于安全:因为电池生产涉及工艺制造的门槛很高,做得好了,三元并非不安全,而做得不好,磷酸铁锂也并非绝对安全。
关于能量密度:三元锂的能量密度提升空间较大,无论是化学体系创新还是工艺结构创新都远远没到尽头,而磷酸铁锂从化学体系上已无提升空间,结构创新还有一定的余地,但不会颠覆三元锂的优势。
综合来看,给三元提高安全性的手段要比给磷酸铁锂提高能量密度的手段要多,三元的安全性完全可以满足整车需求,并且随着规模化量产,成本在进一步降低。
2020年1-7月三元电池装车量累计15.9GWh,占总装车量70.6%;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累计6.5GWh,占总装车量28.8%。
从实际装车量来看,三元锂电池相对磷酸铁锂具有压倒性优势。
之所以如此悬殊,是因为磷酸铁锂多搭载在新能源专用车以及客车上,而在数量更大的乘用车上,它的份额很小。
除此之外,政策红利方面的新能源补贴政策,倾向高续航里程、高能量密度车型。政策红利的着眼点是高续航,为的是让新能源汽车的使用价值可以PK传统燃油车。因此,撒下真金白银鼓励民间踊跃制造高续航车。
这样一来,在资本逐利的驱使下,车企自然选择补贴段位高的高续航车型,高续航就得用三元锂电池来支持。尽管三元锂的成本要高于磷酸铁锂,但相对于“补贴”红利,似乎可以无视这成本差异了。
高续航的代价却是低安全,让新能源车置于“自燃”的危机。这造成后来陆陆续续不断出现各种失火爆炸案件。
如今就是,高续航的局面已经形成了,而且未来只会越来越高,不会往低续航的下台阶。原因在于汽车消费者的认知已经形成,再打破就很难了。
电池厂商躺枪
如果失火是电池本身的问题,那么把矛头指向宁德时代等电池供应商,并非欲加之罪。某咨询机构表示,2020年全年国内有报道的自燃起火事故共61起,事故原因大部分是因为动力电池问题导致。
因为无论是磷酸锂铁电池,还是三元锂电池,宁德时代都在生产,而且扮演着国内外大部分车企供应商的角色。
具体来说,从造车新势力四小龙蔚来、理想、小鹏、威马来看,宁德时代是四家新车企的共同的主要供应商。
从老车企来看,上汽、一汽、吉利三家老字号车企与宁德时代合资成立电池公司,以增加产能,其他车企也都纷纷采购宁德时代的电池。
老车企的电池供应商情况表
宁德时代的电池客户门庭若市,股价也节节攀升,深受资本的追捧,市值几乎要闯进万亿大关,财富与荣誉双收。
但愿那一连串的失火案,能够提醒宁德时代别被胜利冲昏头脑,能够在电池的安全性方面精益求精。安全性与高续航,两手都要抓,都要硬。
前面说到,新能源汽车失火,除了电池自身的原因,还有可能是电池组封装等操作、设计出现漏洞。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不少车企过分追求市场占有率,为了短时间内增加产出或研发出新款的车型,让研发线、生产线吃紧,有些车企甚至为了降低成本,偷工减料,没有充分检验安全性,就匆匆忙忙批量生产。
比如小鹏的P7主打的是底盘低,跑车风格,离地间隙小,遇到非常规的路况碰撞的概率非常大,电池外壳受损后不断摩擦至高温,这就引发电池自燃。
但是,估计小鹏的车在测试验收的时候,未必考虑到路况不佳的时候对车的影响。
面对一连串的自燃失火案件,车友们的看法五花八门,有的表示只要人没事可以包容理解;有的则调侃生命不能当儿戏;有的提出电池需要严格把关;有的暗讽车企调用公关甩锅。
(事件发酵后的车友部分评论)
毕竟,市场经济最终还是消费者说了算,新能源汽车需要认真地“面壁思过”,不怕跌跟头,怕的是不敢直面问题。
作者:慧泽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