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业务成本拖后腿,美团pk饿了么还能赢吗?
据财富中文网,发布的最新《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显示,2019年,中国500家上榜上市公司总营业收入达到45.5万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增长14.8%,再创新高。
不过在500强中,未盈利的30家公司,亏损达1771亿元。仅美团点评一家就亏损1155亿。这其中包含了1046亿元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之公允价值变动,在排除优先股等特殊会计处理后,经调整的亏损净额为85.2亿元。其中,摩拜45.5亿元亏损额,占比超过一半。
单凭烧钱和画饼,并没有让美团财务状况变好。
美团旗下三大主营业务,分别是美团APP主打的餐饮外卖,大众点评APP和美团APP主打的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以及美团打车、摩拜单车、榛果民宿、小象生鲜所属的新业务。
而新业务成为2018年美团最大的亏损来源。
由于网约车司机相关成本的增加、收购摩拜而产生的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美团2018年财报显示,新业务及其他的销售成本由2017年的11亿增加到2018年的155亿。
2018年,美团将摩拜收入囊中,想要利用超高频的流量入口,让美团能够以较低的成本获取和留存用户。但共享单车同样是烧钱的无底洞,外加自行车需考虑折旧,这个游戏似乎略显鸡肋。
受收购摩拜、发展出行等新业务持续投入的影响,自2018年4月4日起由摩拜贡献的计入综合收益表的收入为15.07亿元,同期摩拜也带走了45.50亿元的亏损。
此外,2015年,美团亏损105亿元,经调整后净亏损59亿元。当时,美团已从千团大战胜出,在电影票、酒店等业务上取得了相对稳固的地位。酒旅业务在美团总营收中占比高达94%,是美团最赚钱最成熟的业务。但是,美团随即卷入外卖领域的烧钱大战。外卖业务2015年在美团营收中占比仅为4%,毛利率为-123.7%。
到了2016年,美团亏损58亿元,经调整后净亏损54亿元。美团外卖在2016年爆发,营收从1.75亿增加到53亿,在总营收中占比达到41%。但美团外卖依旧亏损,2016年外卖业务的毛利率为-7.7%。这拉低了美团整体的毛利率水平,从2015年的69%,降至2016年的46%。
2017年是关键的一年,美团将调整后的净亏损缩窄至29亿元,外卖业务首次超过酒旅,在总营收中占比达62%,替代酒旅成为核心业务。另外,外卖业务的毛利率首次扭负为正,达到8.1%,这意味着规模效应开始显现。但外卖业务依旧亏损,美团持续“战略性亏损”。
随着商家流失,外卖市场份额不断缩减。
美团在2018年的总收入为652亿元,其中,外卖行业的收入额达到381亿元,占比全部主营业务收入的54%。从2018年财报来看,美团外卖业务占总营收的重要比重。
但这样的业绩会一直持续很久吗?不好说。
美团上市之后,就减少了对商家的补贴,也导致了核心优势商家的流失。外卖行业的发展已经到了饱和期,没有更多的市场可以拓展。
外卖业务本身的特点就是低毛利规模化业务,为了提高毛利率势必要上调商家佣金费率。美团财务报表显示,美团在2017年的毛利率为6.3%,但在2018年却出现了13.8的翻倍增长。虽说是在弥补其他方面的亏损和骑手的补贴,但一提高佣金费率很容易引发商家和骑手的不满。
从商家角度来说,近两年日益上涨的物价、人力成本,每单的利润已经非常薄,再加上美团今年疯长的佣金费率,从16%一路飙升到20%,新晋商家不但不能接受,就连老牌商户也难以承担。这样的政策,最终导致美团面临窘境。
饿了么步步逼近,美团何去何从?
随着饿了么步步紧逼,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这两年不断缩减。与此相反,饿了么的市场份额却在不断上涨。
据易观数据了解,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2019上半年的线上交易规模达到9159.8亿元人民币,饿了么市场份额达43.9%,环比上涨3.7%,而美团外卖份额环比下跌2.5%,饿了么市场份额一路走高,增幅行业领先,呈现全面追赶态势。
美团曾想过收购饿了么,但被饿了么拒绝。之后饿了么被阿里收购。
被阿里收购的饿了么后劲迸发。就融资和流量入口来看,2014年-2016年,饿了么获得了8000万美元、3.5亿美元、6.3亿美元及阿里巴巴的12.5亿美元和未披露的滴滴出行的融资,之后,饿了么4月与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意味着饿了么获得手机淘宝与支付宝这两个巨大的流量入口。
同期内,美团先后获得了3亿美元、7亿美元和33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超180亿美元,在2015年与大众点评合并,其他别无变化。
显然饿了么的存在,对于美团有着很强的竞争力,美团还需好好努力。
作者:赵丹
编辑:李雨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