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观潮】港股会有大牛市吗?

财华社 2021-01-21 10:00

南向资金最近在港股市场大肆扫货,据统计,2021年的每日资金净流入量均超过100亿港元,连日创新高。

同花顺统计,至1月19日为止,南向资金已累计净流入人民币1555亿元,接近2019年和2016年全年2000亿元水平。

有鉴于南下资金的疯狂扫货,恒生指数今年整体维持上行,截至1月20日收盘恒生指数收报29993.47点,已无限逼近3万点。年内恒指涨幅已达10%。因此,近期港股即将步入牛市的声音不绝于耳。

据国盛证券统计,去年全年内港股外资净流出规模近1.9万亿港元。在剔除1月20日、2月10日因为疫情影响花旗、渣打账下港股规模大幅下降及去年11月5日花旗账下托管的阿里巴巴持股变动影响之后,港股市场2020年全年外资仍流出近6000亿港元。

按照外资流出与南向资金不断流入的逻辑,券商媒体目前普遍认为国内资金有可能会取代外资机构,获得港股市场的定价权,港股估值可能迎来系统性抬升。

这种内地资金占领香港市场带来的大牛市会否出现呢?

1. 内地资金攻占中环?

内地同一家公司分别在香港和大陆上市,大陆上市股票价格大概率会高于香港上市股票价格,站在内地的角度看是溢价,而在香港角度看则是折价。

外界将之比作同样水果在一线城市和农村卖出价格不同。而决定这种水果价格区别的,则是不同地区的消费者。

根据港交所公布数据,2018年港股市场中海外投资者占比达41.1%,其中机构投资者占35.1%,为港交所最大的市场参与者;其次为本地投资者,占30%,其中地方机构投资者占比达19.7%。剩余则为交易所参与者市商交易。

按照投资者类型划分的话,港交所证券市场中交易所参与者市商交易占28.9%;机构投资者占比为 54.8%;个人投资者占比则为16.3%。

两者综合,可得出港股市场的主要交易群体为海外的机构(本地机构每日贡献成交量较少,全年换手率较低)。作为市场的交易人,他们决定了港股市场的股票定价。

港股市场因为香港地方能贡献的本地上市企业较少,来自内地的企业相反则占到上市公司总数近半,而总市值更是占港股总市值近60%。

然而,海外的机构却不能自由进入内地,缺乏充分了解调研内地企业的基础。因此,海外机构对内地公司股价定价会更偏谨慎,导致同一家公司的AH股存在较大溢价。

A股则是一个散户为主的市场,个人投资者比例较高。根据去年一季度相关披露数据,QFII、陆股通、基金公司、信托、银行证券公司、社保基金、一般法人等机构投资者合共持有A股上市公司27.15万亿元的市值,约占A股流通总市值59.7%。即是说,还有40%的流通股掌握在散户手里。

散户市的特征是中小市值股票容易被炒高,并吸引追高散户加入,形成流动性溢价。港股市场对应的股票则交易量缺失,价格自然上不去——或者说,海外的机构对于A股流行的概念炒作并不感兴趣。

但南下资金从去年开始流入幅度显著增大。2020年全年,南流的北水共流入人民币5964亿元,而此前2016年、2017年、2018年及2019年,南下的资金分别为2118亿元、2941亿元、670亿元及2223亿元。今年开年的十几个交易日,南下资金已累计流入1555亿元。

同期,外资则在呈现净流出。

此消彼长,南下资金正有成为港股市场主要买家的趋势,抹平两地市场因为投资者结构不同而造成的估值差异。

根据券商测算,2020年来自内地的资金占港股外地资金的比重已经上升至三分之一左右。

内地资金正在“攻占”中环,不少券商媒体近期也放出踏破深圳河,饮马中环的壮语以及建议投资机构系统性增配港股的呼吁,一如当年的“帝吧出征、寸草不生”般豪迈。

但要将海外机构主导的港股市场彻底转变成内地资金主导的市场,显然还需要更多的资金流入。如果要借此引领一波港股市场的牛市的话,也许还需要港股市场的资金主流——外资合力。

这种情形真会发生吗?

2. 外资向左,内资向右

去年港股通南下持仓结构和外资持仓结构有诸多相似之处,包括金融业、资讯科技业、金融业、地产建筑业、医疗保健业及必需性消费业等。按照持仓规模来看,两者前三大重仓行业完全重合。

具体两者重合的持仓个股也很好猜,其实就是科技股的腾讯、阿里、美团、小米,香港本地蓝筹股之一港交所,以及一些银行金融股(非常有趣的是,两者几乎没有一致重仓看好的银行股)。消费股方面,港股通看多安踏,而外资则看好海底捞。舜宇光学是唯一入围港股通和外资重仓榜单的消费电子股。

无论港股大牛市的假设是否会在今年应验,港股通和外资都已在一致看多中国最好的几家科技公司。

而在进入2021年之后,南向资金和外资开始出现了分歧。此前在文章《净流入屡创新高!南下资金在买什么?》中有统计到,进入今年以来,港股通资金增持数量最多的几只股票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中字头”公司较多。另外,很多是在港A两地上市,在港股市场遭遇折价的内资股。

分歧由此而来了,同时在港A两地上市内资股之所以会存在折价,主要是因为港股的外资机构一不太了解公司,二也不看好公司。

以中芯国际为例,在A股市场其具有行业稀缺性;但在资金本就可以自由流动的外资机构看来,美股市场上还有真正的行业龙头台积电(TSM-US)更值得投资。若要中芯国际在港A两市估值相当,需要外资机构认可内地资金的投资逻辑;或者是如券商媒体所鼓倡,内地资金成为港股市场的定价者。

前者比较困难。目前香港当地从业者对内资疯狂涌入香港股市并不看好。一位当地基金经理表示,内地资金每次南下阵势都很大,但最后连韭菜可能都找不到,这次来可能会接了(外资)的盘。香港市场的外资根本不跟内资玩。它们认为港股不代表中国核心资产,而大概率会买A股。

目前说港股便宜的大部分是内地的分析师或基金经理,香港业界则很少有该种观点。未来A股或仍然是外资的主力方向。

没有了外资的合力,内资想要享受港股通标的低估值红利,只剩下第二种方法。但谁能保证,在攻占中环的过程中,疯狂涌入的内资不会中途反戈,从接外资盘的接盘者成为手拿镰刀的割韭菜者呢?

还是那个道理,同样的水果在农村卖得便宜,自然有它便宜的道理。如果人为要将其价格拔高到一线城市水平,水果能卖出去的前提只有找到甘心付钱的买家才行。

3. 总结

在文章《净流入屡创新高!南下资金在买什么?》中,小编认为南下资金近期大幅买入“中字”公司的原因是中国经济复苏令其业绩转好及其估值对比A股的大幅低估。

公司股价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每股净利润,二是市盈率。“中字头”公司业绩复苏较为明朗,但市盈率(亦可扩大到整个港股市场)能否获得“系统性”提升,则需视乎南下资金流入的决心。

南流的北水真的打算在今年攻占中环吗? 传闻中的港股大牛市,又真的会来吗?

作者:史蒂芬老梦

相关证券:
    腾讯控股(00700)美团-W(03690)小米集团-W(01810)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