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网红产品”被点名!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迎更新 业内称对险企开门红影响不大

财联社 2021-01-20 23:43

财联社(北京,记者 王宏)讯,继2018年5月首次公布人身险产品开发设计负面清单之后,银保监会人身险部近期再次对负面清单进行了更新调整。据悉,银保监会人身险部未来还将每年定期发布人身险产品“负面清单”。

业内人士表示,更新的负面清单进一步体现了监管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其中对于一些近年来追求极致性价比,通过精算手段“做出来”的“网红产品”和一些保险金信托、类固收投连险等产品将有一些纠正作用。

银保监会人身险部表示,各公司应当认真对照新版“负面清单”,对在售保险产品进行梳理自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同时在日常产品开发管理工作中,认真做好产品开发、销售、回溯等全流程管理,下一步将定期开展产品监管“回头看”,采取包括监管约谈、监管问责并公开披露处理结果等一系列监管措施,持而不息规范公司产品开发管理行为。

波及保险金信托、类固收投连险等多个产品

这版刚刚更新的负面清单,对于包括保险金信托、类固收投连险和一些追求极致性价比的“网红产品”进行了点名。

《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2021版)》的通知中指出,有个别公司利用“保险+信托”等其他非保险金融产品为卖点进行宣传,将保险产品与信托、银行理财、基金等其他金融产品混为一谈,混淆保险产品概念。业内人士表示,这条对于最近几年比较火的储蓄类产品做“保险金信托”业务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此外,通知强调,“护理保险产品设计异化,产品设计为万能型,且护理责任风险保费占保费整体比例较低,脱离风险保障本源。”这意味着,像部分健康险公司用护理险来做寿险公司类似增额终身寿产品,以后就不能继续做了。

对于“通过现金价值计算、退保率、费用率等精算假设参数调整,异化产品形态,变相突破产品监管规定”的情形,业内人士认为,这会影响部分极致性价比的“网红产品”,例如一些平台销售的网红重疾险,保终身的新业务价值为正,保到70岁的新业务价值为负。在做业务结构的时候就做成保终身占比99%,保到70岁业务占比1%,这样给监管备案的时候整体新业务价值就是正的了,但是实际销售情况可能是终身只有30%,保到70是70% 。这种操作手段以后就不行了。

而“通过刻意调整投资连结型产品投资安排,使产品投资收益率在一定时间内为固定值,且在销售宣传时明示或暗示产品为‘保证收益’,误导消费者,与投资连结型产品投资风险由消费者自行承担相违背的规定”,业内人士认为或涉及互联网平台上面一些“类固收”的投连险。

但“保险产品通过调整保险金额等方式变相延长等待期,或通过等待期内发生风险事故不全额退还所交保险费变相惩罚消费者、损害消费者利益的问题”,业内人士指出,由于之前已经整改过一次,目前这类产品已经很少了。

负面清单对开门红影响大不?

目前险企正处于“开门红”的时点,这次负面清单是否会有所影响?业内人士表示,这些负面清单不是突发的限制,整体影响不会太大。而且日常各家保险公司在产品备案的时候,监管也会与各个保险公司沟通,并定期汇总,所以已经提前有所消化了。

“最核心的部分是关于产品费率厘定和精算假设这一章,这跟前段时间《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办法》的配套细则里对于产品定价回溯有很多呼应。之前有很多不太符合常理的产品,其实是通过在定价和利润测试中,用不合理的业务结构假设,投资收益假设等‘精算技术手段’,人为地把一些原本新业务价值不可能为正的‘极致’产品做出来的,负面清单对于这部分产品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业内人士指出。

除了上述条款外,负面清单还点出了一些产品侵害消费者选择权、存在销售误导隐患、保险产品保障功能弱化,脱离保险保障本质等老问题。总体来看,负面清单的发布使得监管对于消费者利益的保护进一步加强。

依托于庞大的人口红利,人身险在我国近年来发展迅猛。特别是2012年以来,保险业大力推进费率市场化改革,保险公司产品定价自主权大幅提升,普通型人身险、分红险预定利率和万能险保证利率上限相继放开。人身险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问题也频出,随着此次负面清单的发布,有望对一些行业乱象起到纠正的作用。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