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力量】金融科技潮流涌动,又一只独角兽联易融呼之欲出!
前言:
科技加持金融,促进市场多领域开拓、多元化繁荣发展已大势所趋,金融科技垂直领域格局逐步稳定,市场融资规模不断增加,资本关注度持续推广。
目前,金融科技覆盖至支付、借贷、保险、投资、财富管理等众多细分赛道,市场已经呈现百花齐发,百花争艳的业态,其背后主要玩家都是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巨头及专业领域金融科技公司。
随着金融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加速,各大细分赛道竞争对手增加及企业自身发展规模的壮大,寻求股权融资的需求越发激烈,进而掀起了金融科技独角兽上市潮。
金融科技独角兽上市浪潮来袭,“腾讯系”联易融赴港IPO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技术渗透于投资决策、风险定价、资产配置等环节,推动了整个金融领域向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加速发展,叠加政策不断加持,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灼识咨询预测,预计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23万亿元人民币增至2024年的40.3万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11.8%。
在如此庞大市场之下,金融科技独角兽们纷纷想通过上市筹资开拓疆土的同时,寻求高质量发展。
据《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2020年我国金融科技独角兽有18 家,分别为蚂蚁集团、陆金所、微众银行、京东数科、苏宁金服、万得、银联商务、度小满商务、连连数字、PingPong、WeLab、空中云汇、岩心科技、易生金服、联易融、水滴、挖财、中关村科金。
据《2020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显示,18 家金融科技行业独角兽企业估值共计 16,340亿元。其中估值规模最大的为阿里系的蚂蚁集团,是唯一一家估值规模破万亿的企业,估值约为1万亿,是余下17家金融科技独角兽合计的 6,340亿元的0.57倍。
在18家金融科技独角兽中,陆金所已经在2020年10月份在纽交所上市,成为2020年中国金融科技独角兽榜中成功上市交易的独角兽,截至2021年1月11日,陆金所总市值约为350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蚂蚁集团本应该在2020年登陆港股及A股两大金融市场,但事出有因,暂缓了上市时间。IPO阶段,蚂蚁集团的估值飙升至2万亿,成为全球最大独角兽企业。
随着全球最大独角兽蚂蚁集团暂缓上市,其他并未上市的独角兽蹭着“蚂蚁老大哥”停下喘息之际,加快了上市的步伐。
2020年12月,最大收单机构的银联商务(估值约为200亿元),已完成上市辅导,进入上市倒计时阶段;近日,据浙江证监局网站披露的辅导备案公示文件,连连数字(估值约为140亿元)已进入科创板上市辅导备案,中金公司受聘担任科创板上市的辅导机构,辅导期大致为2020年12月至2021年3月;据市场消息,腾讯系的水滴公司(估值约为70亿元)计划2021年第一季度正式赴美IPO,募资规模预计为5亿美元左右,高盛、美银等将担任联席主承销商。
但是,当市场聚焦于“是水滴公司还是银联商务会先登陆资本市场”时,2021年1月8日,腾讯系的联易融悄无声息的在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书。若不出意外,联易融有望先于其他金融科技独角兽登陆资本市场,先人一步抢占万亿级蓝海。
据招股书显示,腾讯、中信资本、正心谷资本、GIC SPV(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渣打银行分别持有联易融18.89%、12.03%、11.92%、9.2%、3.61%的股份。
三年亏损约30亿元,营收规模跨越式增长
随着联易融递交了招股书,经营业绩及出现了潜在风险也公之于众。据招股书显示,联易融是一家中国领先的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
据招股书显示,目前,联易融主要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是提供数字化和专业化解决方案来优化供应链金融及支付方式。通过该科技解决方案,帮助核心企业和金融机构高效验证供应链交易真实性,促进生态系统内的多方协作,有效管理运营风险,并实现一体化的供应链管理。
另外,联易融还利用区块链科技,重塑供应链上的交易和支付流程,为供应商应从核心企业获得的应收账款创建不可篡改、可追溯的数字凭证Digipo(“Digipo”为联易融提供的多级流转云可以创建代表供应商应收账款的电子凭证)。供应商可以对Digipo进行拆分,全额或部分支付给其上游供应商,或利用其从金融机构获得融资。除此之外,基于云端的解决方案支持即插即用的模式,联易融也可以为客户提供与其内部系统深度整合以及能用白标的方式输出的定制解决方案。
随着供应金融科技解决方案需求不断增加,联易融的企业级、云端计算和数字化的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获得国内多家金融机构的青睐。自2016年成立以来,联易融已服务290多家核心企业,其中包括25%以上的中国百强企业,并与超过180家金融机构合作。截至2020年9月30日,联易融在中国已累积帮助客户和合作伙伴处理近人民币2,500亿元的供应链金融交易。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在2020年前9个月,联易融的处理的供应链金融交易金额达人民币1,223亿元,在中国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提供商中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0.5%。
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张,联易融营收规模呈现出跨越式增长的势头。据招股书显示,
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联易融的营收分别为3.83亿元、6.99亿元、8.07亿元。其中,来自于供应链金融科技解决方案的收入分别为3.66亿元、6.02亿元、7.27亿元,占总营收的比重分别为95.6%、86%、90%。
与其他未盈利的科技公司一样,联易融虽业务规模及收入规模呈现出蒸蒸日上的业态,但由于前期基本都是烧钱做模式、做运营、抢占市场份额阶段,营业成本、研发支出及行政开支等成本端高于收入端,导致账面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联易融期内亏损(净亏损)分别为14.10亿元、10.82亿元、4.32亿元。近三个报告期合计亏损29.24亿元。这意味着近三个财政年度,联易融账面亏损约3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净亏损收窄之际,公司的金融资产减值亏损拨备却是持续攀升。据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前三季度,联易融的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分别为350万元、2,710万元及3,330万元。不难看出,联易融整体金融资产减值拨备呈现出递增态势。倘若联易融不加大对信用风险的把控,金融资产减持拨备增加可能会大幅削减公司的盈利能力,对未来经营业绩及估值水平可能带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沈大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