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年底花式保壳,头顶退市新规,擦边球还能“得分”吗?

国际金融报 2021-01-15 23:29

截至1月15日收盘,已有超100家上市药企发布2020年度业绩预告,在市场上引起连串反响。

例如,1月14日,亚太药业发布业绩预告称,2020年度公司可实现扭亏为盈,预计归母净利润达2000万元至3000万元,随后该股连续收获2个一字涨停板;同日,另一上市药企圣济堂也发布了业绩扭亏公告,在近2个交易日中该股累计涨幅达10.93%……

记者注意到,包括前述两个顺利扭亏的企业在内,还有数十家药企为了保壳,在年底做出了“苦苦挣扎”得举动。为了美化业绩,一些公司选择转让子公司股权,一些公司转卖专利,甚至还有公司用房屋拆迁补偿款赌上了亏损的漏洞。

浑身解数为自救

据《国际金融报》记者统计,当前共11家上市药企宣布称2020年度可实现扭亏。其中,誉衡药业、亚太药业于2019年度曾巨亏超20亿元。

对于“逆风翻盘”,亚太药业在公告中解释称,系获得1.78亿元房屋拆迁补偿款所致;誉衡药业则是通过出售子公司股权,获得超6亿元的收入。此外,在前述11家扭亏的企业中,览海医疗、圣济堂、冠昊生物也均在2020年度转卖了部分资产,仅美康生物一家公司的扭亏是因经营情况较2019年发生较大改善所致。

记者注意到,2020年度不少药企都曾转卖资产,如新华医疗拟公开转让子公司70%的股权,哈药股份作价1310万元转让旗下房产,信立泰转让多款产品的相关权益……而对于转卖资产的原因,大多都是盘活资产、聚焦主业等。

有业内人士指出,近年来受行业政策影响,确实有部分企业需要通过出售资产的方式,调整业务结构。但也存在部分企业因主业不济,需要依靠转卖资产,甚至是政府补助从而实现所谓的业绩增长或盈利。

对此,深圳市国亘财务咨询有限公司合伙人王耀武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发生大的变动下,公司往往是通过转卖资产粉饰业绩,例如处置子公司股权、房屋、土地等。这一类的收入属于非经常性损益,不具备持续性,仅能解决公司的燃眉之急。如果上市公司一直依靠非经常性损益‘挣扎’,尤其不停地变卖资产时,说明公司很可能已经在走下坡路了,投资者尤其需要当心。”

王耀武进一步指出,“上述这些被转卖的资产,往往都是非流动资产,一般只能找到关联方来接盘。而关联交易大多都不是市场行为,可能会存在比较明显的利益输送。”

难以再打“擦边球”

财经评论员赵欢则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补充道,“一直以来,上市公司为了扭亏、不被戴帽或者不退市,通过甩卖资产、资产重组等行为实现短时间的大额盈利。但治标不治本,没有优化、改善企业的长期盈利能力,反而破坏了市场公平,导致市场中不成熟的投资者很难判断上市公司的好坏,损害了广大投资者利益。对于这类行为,监管层需出台政策严管,促使企业做好经营、健康发展。”

去年12月31日,沪深交易所正式发布了退市新规。其中,新增了“扣非净利润+营业收入”组合类财务退市指标。根据新规,连续两年扣非(前后)净利润为负值且营收低于1亿元的上市公司,将面临退市风险。

经《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在退市新规下,仅览海医疗或将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2019年度,该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75亿元,实现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1亿元。截至2020年前三季度,其仅实现3800.05万元的营收,且归母净利润及扣非后净利润仍为负值。

尽管该公司于1月13日发布了业绩预盈公告,称2020年度将实现归母净利润7000万元至1亿元,但扭亏是因其出售子公司上海禾风医院51%股权所致。扣除该项非经常性损益后,览海医疗的扣非后净利润预计为-1.27亿元至-1.57亿元。

上海地区一私募人士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退市新规下,那些长期主业不佳、持续依靠政府补贴或出售资产保壳的上市公司,不能够再打“擦边球”。反之,主业正常但尚未开始盈利的科技型企业,或因行业周期原因暂时亏损的企业将不会再面临股票退市风险。”

记者 金旻

编辑 王丽颖

责任编辑 孙霄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