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最赚钱业务2020大爆发,规模增近1.3倍,谁是行业No.1,机构:衍生品业务正成下一片券业蓝海
财联社(北京,记者高云)讯,2020年是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业务发展“大年”,行业内发生一系列大事件,包括业务规模大幅增长、场外期权业务管理新规出台以及一二级交易商新增等。
业务规模方面,中证协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末,场外金融衍生品存续未了结初始名义本金合计1.33万亿。记者据此与去年同期相比,场外金融衍生品存续规模增幅高达128.70%。
中证协2020年9月25日发布的《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管理办法》对行业产生深远影响,一是证券公司参与场外期权交易实施分层管理,管理办法实施后的三个多月时间,瑞银证券、华鑫证券、申万宏源证券相继成为场外期权业务二级或一级交易商;二是此次中证协适度扩大了标的范围,挂钩标的范围由201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自律管理的通知》时的1152只标的扩充至1809只标的。此外,管理新规对交易对手方为“专业机构投资者”而非“个人投资者”,做了更为明确的规定。
华创证券非银团队表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持续推进,市场对作为重要中介商的证券公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风控能力、研究能力、整体客户服务能力,以及渠道建设能力成为能否进一步提高市占率的关键要素。通过分析世界领先投行的展业模式,可见衍生品具有丰富客户服务、完善机构投资者策略模式、优化券商自身资产负债结构及稳定收益率等多项特点,因此有望成为国内券商未来重点发力的关键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市场化程度高、团队建设完善、风控严谨、机构服务链条完整的头部券商或能以市场衍生品业务持续发展扩容为契机,深化业务护城河,进一步打开业绩长期成长的空间。
场外期权规模增逾八成,收益互换增近2.7倍
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这一年获得了长足发展,场外期权业务方面,未了结初始名义本金8122.21亿元,同比增84.49%;收益互换业务方面,未了结初始名义本金5188.03亿元,同比增266.04%。
中证协还公布了2020年11月的当月新增规模变化,本期证券公司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新增初始名义本金5327.78亿元,较上期增长1297.11亿元,环比增长32.18%;场外期权业务新增初始名义本金2695.02亿元,较上期增长484.02亿元,环比增长21.89%;收益互换业务新增初始名义本金2632.76亿元,较上期增长813.09亿元,环比增长44.68%。
中信证券居行业第一,中金公司攀升至行业第二
场外衍生品业务经过近一年的快速发展,谁才是行业“No.1”颇值得关注。
截至2020年11月底,证券公司场外衍生品存续名义本金前五名分别是中信证券(3,039.65亿元)、中金公司(2,107.67亿元)、华泰证券(1,516.42亿元)、申万宏源(1,290.88亿元)、国泰君安(1,256.79亿元)。
与2019年同期相比,华泰证券、申万宏源各下降一名,2019年排名第三的中信建投则退出行业前五名之列,中金公司由第五名攀升至第二名。
需要留意的是申万宏源证券,申万宏源证券场外期权交易商此前等级为二级交易商,而其他几家券商均为一级交易商,能够取得行业前列的成绩,实属不易。
中证协公布的最新场外业务开展情况报告显示,2020年11月,场外衍生品本期新增名义本金前五名分别是华泰证券(1,746.60亿元)、中信证券(1,001.75亿元)、中金公司(660.62亿元)、申万宏源(597.93亿元)、国泰君安(442.31亿元)。
从业务集中度来看,本期收益互换业务新增规模排名前五的证券公司新增初始名义本金共2,417.33亿元,占本期收益互换业务新增总量的91.82%,相较去年同期下降4.26个百分点;本期场外期权业务新增规模排名前五的证券公司新增初始名义本金为1,862.81亿元,占本期场外期权业务新增总量的69.12%,同比下降10.62个百分点。
华创证券非银团队在研报中表示,券商在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上的高集中度主要是由于场外期权政策对于一级交易商规模的限制。一级交易商可以在沪深证券交易所开立场内个股对冲交易专用账户,直接开展对冲交易,而二级交易商仅能与一级交易商进行个股对冲交易。受场外衍生品新规的影响,一级交易商扩充预期提高,未来场外衍生品业务竞争程度或将加剧。因此,只有核心竞争力显着的头部券商才有望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深化业务优势和提升客户粘性,以此稳中取胜。
场外期权业务管理新规出台产生两大影响
2020年9月25日,为进一步完善制度供给,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管理办法》(下称“管理新规”)。此次管理新规的出台,主要指向两大方向,一是证券公司参与场外期权交易实施分层管理;二是此次协会适度扩大标的范围。
管理新规在交易商管理中提道,最近一年分类评级在A类AA级以上的,经中国证监会认可,可以成为一级交易商。最近一年分类评级在A类A级以上或B类BBB级以上,持续规范经营且专业人员、技术系统、风险管理等符合对应条件的证券公司,经协会备案,可以成为二级交易商;展业一年情况良好、未有重大风险事件的,可向证监会申请成为一级交易商。
根据场外期权管理新规,证券公司开展场外期权业务个股标的范围不得超出融资融券标的当期名单,股票指数标的不得超出协会规定的范围。目前沪深两市共有融资融券标的1809只股票。而在2018年《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自律管理的通知》公布的个股标的名单中,沪深两市总计为1045只股票。由此来看,个股标的增加数量或将达到764只。
此外,管理新规对交易对手方为“专业机构投资者”而非“个人投资者”做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商品类场外期权交易对手方,应当是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专业机构投资者。股票股指类等其它场外期权交易对手方应当是符合《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专业机构投资者。
一级交易商升至8家,另有8家评级合格券商虎视眈眈
场外期权业务管理新规对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产生深远影响,行业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在管理新规出台的三个多月时间内,3家券商成为场外期权一级或二级交易商。
2021年1月4日,申万宏源发布公告,近日,公司所属申万宏源证券收到证监会《关于申万宏源申请场外期权一级交易商资质的无异议函》,证监会对申万宏源证券申请场外期权一级交易商资格无异议。
2020年11月1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第七批场外期权业务交易商名单,新增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为场外期权业务二级交易商。
2020年12月2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第八批场外期权业务交易商名单,新增华鑫证券为场外期权业务二级交易商。
符合管理新规的“分类评级在A类AA级以上”规定的券商,且剔除已经是一级交易商的6家AA级券商以及被证监会出示无异议函的申万宏源,有8家券商满足上述分类评级条件:安信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平安证券、光大证券、国金证券、银河证券、中泰证券分类评级均为AA级。
(场外期权一级交易商及2020年分类评级)
在二级交易商的申请层面,36家券商有希望成为二级交易商。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符合二级交易商的评级要求即B类BBB级以上券商总计70家,剔除已经是二级或一级交易商的券商,另有36家券商符合二级交易商的分类评级条件,其中长江证券等18家券商新近分类评级为A,世纪证券等20家券商分类评级为BBB。
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二级交易商实行备案制,需向证券业协会备案,除了上述分类评级要求《证券公司场外期权业务二级交易商备案须知》要求,申请二级交易商备案的证券公司需符合具备证券自营业务资格等多项条件。
(2020年分类评级BBB级以上,且非一、二级交易商的证券公司,华鑫证券与瑞银证券为近期获得二级交易商资格,暂未从表格剔除。)
机构:衍生品业务或为下一片券业蓝海
华创证券非银团队研报称,国内金融衍生品业务发展稳步推进,券商有望直接受益。当前国内衍生品种类在逐步丰富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上市公司股东、证券公司等各方市场参与者对衍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由于A股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仍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占比较成熟市场低、以及投资者教育尚待普及等多项因素,监管在衍生品这一类具有高风险特征的业务上一直以防控风险为先,衍生品种类、名义交易规模都较国际成熟市场有很大的成长空间。在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A股市场有望逐步成熟,国内衍生品市场巨大的发展空间或被打开,或将成为提升券商业绩的新蓝海。
华创证券非银团队认为,以美国为鉴,风控合规和适度监管是保证金融衍生品持续发展的要素。美国场外权益类金融衍生品占股票总成交量的比重达22.13%,是国内的43.77倍,国内场外权益类衍生品市场潜力较大。对比美国顶级投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的金融衍生资产、负债占净资产的比重分别高于30%及50%,而国内证券行业平均比重不到1%,可见仍有较大拓展空间。随着并表监管试点的推行,监管鼓励风控严谨、合规度高、资本实力强大的头部券商有望提升资产负债的使用效率,衍生品业务或将成为券商发展的下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