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涨跌分化明显,政策利好之下可有漏网之鱼?
作者 cyy
数据支持 勾股大数据
来源 格隆汇研究
近日,国家四部门联合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我国将全面禁止进口固体废物,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禁止我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
从改革开放初期,成本低的进口固废为我国提供了大量再生资源,但同时,处理固废的过程却不断恶化我国的水、土壤与大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口固体废物已经不再经济,环保已经成为重要的课题。
“禁废令”并非第一个针对环保提出的政策,随着环保理念的提升,国家相关政策在不断出台,以推动环保事业快速发展。从当前时点展望未来,作为A股估值较低的板块,环保行业是否值得投资呢?
01
低估值的环保行业
环保行业所涵盖的范围较大,有固废、环卫、水务、第三方检测等多个细分板块。行业主要的客户是政府,因此政府的财政投入及相关政策对行业影响较大。
从2020年来看,我国环保专项债发行总额超5000亿元,是2019年的7倍,专项债的放量有望短期内带动环保项目落地。整个“十三五”期间,社会环保总投资接近17亿元,而对于“十四五”来说,环保也同样是的重点项目之一,未来有望将环保总投资提升至70亿元以上。
环保行业属于重资产行业,对于资金需求较大,随着不断加杠杆扩张,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率也被不断压低。在2017-2019年行业去杠杆过程中,融资收紧使板块持续承压,行业经历一轮洗牌,估值也因此一路向下。
而进入2020年,是“十三五”最后一年,多个环保政策进入实施,同时整个融资环境也在逐步转好,多个环保企业发行上市可转债扩大资金规模。从净利润来看,环保行业净利润增速从Q1的最低点到Q3转正,业绩逐步修复。
目前,行业盈利情况逐步转好,融资压力也在减轻。从估值角度来看,行业从2017年去杠杆开始估值下滑,目前虽有转好,但仍处于底部30%区间,未来随着盈利水平提升,估值端有望迎来恢复。
在当下节点,环保板块的防御性较强,具体来看,哪些细分板块景气度更高呢?
02
垃圾发电:投产扩大,头部企业领跑
作为2020年最为景气的环保细分板块之一,垃圾燃烧发电的快速增长步伐仍未减缓。
短期来看,发改委在今年发布公告,2021年起将对行业补贴进行竞争性配置,这将使短期内行业竞争加剧。目前,行业CR10在60%左右,集中度较高,对比中小企业,头部公司在资金、运营及布局方面均具优势,在补贴竞争中将更胜一筹。
长期来看,至2030年,垃圾发电预计有140万吨产能投产,而目前仅有50万吨产能投产,年增长率可达11%,行业有望长期保持快速增长。而随着我国垃圾分类技术进步以及垃圾处理费提升,行业盈利水平将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相关企业:
伟明环保
伟明环保为垃圾焚烧头部企业,垃圾发电业务占比超过60%,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达43%,综合毛利率60%,处于行业第一。
公司负债率在行业内处于较低水平,投产处于行业前列。除了60%的发电业务,伟明同时也经营设备销售业务,带动业绩稳步提升。
瀚蓝环境
瀚蓝环境在2020年密集投产,业绩有望迎来快速释放。公司布局了固废处理全产业链,已经逐步成为全国性的固废处理龙头公司。
瀚蓝近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速超过20%,毛利率超过30%,同样也处于行业前列。除了固废业务,公司也在燃气、供水、排水等业务上均衡布局,使盈利能力更加稳定。
03
环卫装备:新能源化带来市场空间提升
11月初,国务院发布规划,重点推进公共领域设备新能源化,而环卫便是其中的重要应用场景之一。至2035年,新能源环卫装备渗透率预计达到80%,将成为行业主流。
从2020前三季度来看,环卫车销量近9万辆,其中新能源环卫车不到3000辆,渗透率仅3%。而根据国务院指引,2025年新能源环卫车占比要达到20%,以此计算,新能源环卫车的年复合增速将超过35%。而除了新能源车,从环卫车整体销量来看,至2025年复合增速也有11%,处于较快的发展阶段。
相关企业:
盈峰环境
在2020年前三季度,盈峰环境新能源环卫车销量占据全国34%,同比增速超过50%。除了新能源环卫车,盈峰也是环卫装备业务的行业龙头,连续19年国内销量保持第一。2020年上半年,盈峰中标金额超过100亿,排行全国第一。
龙马环卫
对比新能源装备销量,龙马环卫在2020前三季度排行行业第三,排在盈峰环境与宇通重工之后,但增速达到241%,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除了环卫装备,龙马环卫在环卫服务上占据龙头地位,环卫装备与环卫服务具备协同效应,在行业内综合性较强。
04
总结
对于环保行业的投资,不同细分行业差距较大。例如,大气等细分行业表现持续萎靡,而垃圾发电、环卫装备均是国家政策关注重点,具备更高的确定性。
从估值角度来看,整个环保行业目前估值不高,作为防御性板块,目前政策利好的细分行业还是值得投资的。
格隆汇声明:文中观点均来自原作者,不代表格隆汇观点及立场。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