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顺风车起家 嘀嗒出行上市后怎么走?

财联社 2020-10-17 23:54

如果成功上市,嘀嗒出行(以下简称“嘀嗒”)将成为“中国共享出行第一股”。

10月8日晚间,嘀嗒正式向香港交易所公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海通国际资本有限公司及野村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为联席保荐人。

嘀嗒成立于2014年,隶属于北京畅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共享型出行软件“嘀嗒拼车”, 2018年品牌升级为嘀嗒出行,现以顺风车、出租车为两大核心业务。据咨询公司Frost & Sullivan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下简称“F&S报告”),2019年嘀嗒出行在顺风车市场排名第一,市占率为66.5%,在出租车网约市场排名第二,同时也是数字化扬招业务的开拓者及领先出行平台。

顺风车起家的嘀嗒

招股书显示,2019年嘀嗒平台交易总额(GTV)为110亿元。其中顺风车业务收入高达85亿元,同比增长347.4%。而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嘀嗒顺风车搭乘订单分别为2360万份、4820万份和1.79亿份,2018年和2019年同比增长分别为104.2%和270.5%,2019一年时间增长上亿份订单。

顺风车及网约车看似相似,但有根本区别。具体而言,顺风车仅允许私人载客汽车提供且不作商业用途,没有与车队管理相关的运营成本和经营许可证及执照的要求。此外,由于私家车主通常已预先确定行程的目的地,收取乘车费通常是出行成本分摊导向,因此顺风车平台一般不须提供大量补贴。故顺风车平台可以收取较低服务费的同时,依然可以为乘客提供有吸引力的价格。

顺风车业务飞速发展让嘀嗒在2019年实现了整体盈利,这一利好延续到了2020年。顺风车业务助力嘀嗒实现盈利的同时,也带动了其用户规模的扩张。截至今年8月31日,嘀嗒App注册用户数达到1.8亿人。

随着道路拥堵程度不断提高,汽车拥有成本会越来越高,人们参与合乘的动力会变大。而经过多年的发展,网约车目前市场增速放缓,进入到了一个深受补贴、供给量、环境以及政策多项压力夹击的瓶颈期。根据F&S报告,顺风车市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其交易总额将由2019年的140亿元增至2025年的113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41.8%,届时顺风车与网约车比例将从1:12升为1:3.5。

成立6年,嘀嗒已经把顺风车的“小市场”做到了初具“规模”,并开始逐步走向大众化,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出行已经在全国366个城市提供顺风车服务,大约有1920万位注册顺风车车主和980万位认证通过的顺风车车主,累计搭乘乘客数3670万。

更难能可贵的是,嘀嗒通过不断努力让这个行业从野蛮生长进入了一个健康规范可持续发展阶段,并开始为这个行业创造长期价值。嘀嗒创始人宋中杰一直坚持“真顺风”的理念,即通过控制平台定价,保证私家车主无法获得商业盈利,嘀嗒出行同时要求车主在注册账号时即设置常用路线,系统将乘客仅与顺路车主进行匹配,故而,通过对“真顺路”和“低定价”这两个基本点的把握,嘀嗒从根本上避免了平台成为以营利为目的的黑车司机的盈利场所。另外,嘀嗒的事后防范机制也相当完善,平台可以实时监控车主的订单完成率指标,通过对订单完成率的分析对车主做出封禁、警告等措施排除有非法营运倾向的司机。在此基础上,嘀嗒平台还会通过乘客在实际合乘中的投诉反馈,在核实情况后将对车主进行相应的扣分直至封禁账号处理。

作为出行平台中的佼佼者,嘀嗒这份对于长期价值的坚守,正在日渐展现出对于行业的引领意义。

出租车扬招业务数字化 嘀嗒的下一个着力点

嘀嗒的顺风车业务正处于稳健发展期且前景广阔,但其野心远不止此。对于企业而言,重中之重在于一边坚守主业,一边寻找新的增长点以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嘀嗒也不例外。

市场前景方面,F&S报告表示,出租车在未来仍将是中国四轮出行市场中最大的细分市场,2019年,出租车在中国四轮出行市场中占据68.6%的份额,预期到2025年在53.9%左右,继续保持第一。2019年,出租车扬招部分GTV占据出租车总GTV的96.3%,未来将继续与网招模式平行发展。政策方面,近年来,中国各级监管机构发布各种政策及指南,以应对交通拥堵及碳排放,包括致力于在健全的监管框架下促进顺风车的承诺。例如,国务院办公厅于2016年颁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敦促地方当局鼓励顺风车发展,并制定相应的规例及法规。于2019年,中共中央委员会及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以建立智能、安全、绿色 及共享的交通运输体系,缓解城市交通拥堵。

在此背景下,切入出租车业务成了必经之路。2017年,嘀嗒进入出租车领域,截至2020年6月30日,嘀嗒已在86个城市提供出租车网约服务,并与17个城市的市级或区级出租车协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公司2019年度完成出租车搭乘网约订单1.1亿份。截至目前,嘀嗒已与西安、沈阳、徐州、南京4个城市开展全面智慧出租车合作。2020年6月,在西安,嘀嗒已为约940万次出租车出行提供数字化服务,占市内出租车出行总趟次64.0%,其中59.1%会产生用户反馈,出租车智慧码日均扫码31.2万次。

另一方面,尽管网约模式在过去几年实现了较快的发展,,但出租车扬招模式在若干使用情况下仍具有优势,例如与网约车模式相比,高峰时段出租车扬招的效率更高。而通过对扬招业务进行数字化升级,其将集合网约与扬招的双重优势,有望比其他新兴移动出行方式发展得更快。

招股书显示,出租车的扬招数字化方面将成为嘀嗒的最大的投入发力点。出租车扬招市场是最大的未待开发的市场,这一市场与国家政策发展相向而行,嘀嗒卡位独特,具有非常强劲的增长前景。此次赴港上市募集的资金,将有重要的一部分用于继续推动出租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包括扩大智慧出租车服务的业务覆盖地理范围,以及探索与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公司及协会的合作机会等,帮助出租车公司及协会提高营运效率及管理效率,同时,进一步提升在大数据,算法,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方面的能力。在出租车数字赋能方面,嘀嗒是先行者。公司于2017年推出智慧出租车服务,为中国传统出租车行业赋能,重点发展出租车网约服务及优化出租车扬招服务。2019年,嘀嗒出行开启出租车三化工程,并推出全新的出租车智慧码。亦推出了数字化辅助的出租车扬招服务,利用基于手机App的出租车网约服务及其他改善出租车扬招体验的数字化工具改善乘客的乘车体验,使其享受更体贴的出租车服务。

这些数字化工具包括出租车智慧码及出租车打车助手等,具有行业独特性和创新性,均基于云计算等创新技术,可为出租车司机及乘客提供车费及等待时间估算、直接付款选项以及评分及评价系统,上述各项在传统出租车扬招中并不存在。另外,嘀嗒还提供凤凰出租车云平台,这是一种供出租车公司及协会使用建立于云端的出租车管理工具,可精简其车队的营运及管理,使其能够监察其出租车司机的工作量及表现,同时提高整个行业的生产力。

从招股书数据看,尽管目前嘀嗒出租车业务对营收的贡献率尚低,但增长趋势良好,未来空间巨大。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嘀嗒智慧出租车服务产生的收益分别为人民币6.3百万元及人民币15.3百万元,分别占同期嘀嗒总收益的1.1%及4.9%,同比大幅上涨。这进一步证明,作为行业内首个对出租车业务实现商业化的平台,嘀嗒出租车的商业模式已经逐渐跑通。

值得注意的是,嘀嗒与蔚来关系颇深。企查查数据显示,2014年12月,嘀嗒获得李斌的易车网领投的2000万美元B轮融资;2015年5月,嘀嗒C轮融资中,李斌的易车网与崇德基金、挚信资本、IDG共同投1亿美元;2017年3月,蔚来第三次投资嘀嗒,未对外披露具体金额。

据嘀嗒招股说明书,2015年2月,蔚来CEO李斌出任嘀嗒非执行董事,主要负责就业务及投资策略、整体市场走趋,以及其他需董事会指导及批准的事宜提供意见。另外,李斌以及蔚来汽车旗下公司均出现在嘀嗒主要股东行列。

至今,国内出行互联网行业没有一家公司上市,市场亟需第一家IPO企业来增强行业信心,打破互联网出行行业“烧钱”“无法持续盈利”的认知,不是出行老大哥的嘀嗒依然给了市场一剂强心针。

嘀嗒的IPO备受市场瞩目,市场同样也关注嘀嗒上市后,将如何使用募集到的资金。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上市对嘀嗒来说更是一种责任,在用户层面是否能够继续提供给更好、更创新的产品从而不辜负用户的信任;从投资人的层面能否给投资人带来更多的利润而不让其失望。

具体措施可从其招股书窥见一二。首先是提高自身硬实力,嘀嗒将把资金用于提升技术能力、升级安全机制,上文提到的出租车扬招业务数字化升级也属于此范畴。软实力方面,目前嘀嗒的市场营销声势并不浩大,上市后市场关注度有效提升,嘀嗒也将趁热打铁,计划未来快速扩大用户群、强化营销及推广。

针对出租车业务,嘀嗒将与更多市政交通部门及出租车协会合作扩大嘀嗒智慧出租车服务的地理覆盖范围。对于顺风车,将利用巨大的网络效应进一步获取更多顺风车新用户群体。同时,嘀嗒也将在中国出行市场价值链中选择性地寻求战略联盟、投资收购机会以及通过其他手段来增强变现能力、丰富变现渠道如开发无人驾驶等新兴科技的投入。

从中可以看出,嘀嗒将在巩固顺风车行业市场领导地位的同时,稳步推进出租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有针对性地使用募集资金,提高自身的技术实力与品牌知名度以更好地应对市场竞争,同时抓住行业发展机遇为股东创造更高价值。

自身良好的基本面支撑及明确的发展规划,加上一线投资人为其背书,嘀嗒未来可期。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