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三方支付罚单金额已超两亿 高于去年全年!监管仍将重拳出击“违规必将严惩”

财联社 2020-10-13 00:13

财联社(北京,记者 姜樊)讯,上周六,央行北京营管部的一纸文件,让第三方支付行业重回众人视线:今年以来,仅央行北京营管部就开出了总共约1.78亿元的罚单。

今日,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各地央行分支机构对第三方支付行业开出罚单金额已经超过2亿元,高于去年全年的1.66亿元的水平。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今年已经成为近年来罚单金额最高的一年。而这样的监管高压态势仍将持续:支付业务与信贷等其他金融业务交叉嵌套问题未来仍是未来监管重拳出击的领域。

罚单金额超过两亿 第三方支付怎么了?

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央行系统对第三方支付行业开出罚单金额已经超过2亿元。其中,最大金额的一单便是今年4月份央行北京营管部开出给商银信智富服务有限公司的约1.16亿罚单。不仅如此,今年在诸多罚单中,开联通支付、银盈通支付、裕福支付、新浪支付、瑞银信等多家支付机构的罚单金额均超千万元。

“从罚单的金额上看,今年的大额罚单比往年都要多。”易观支付行业分析师王蓬博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这是因为过去一段时间,支付的基础作用和巨大的伤害力已经显现出来了。今年出现的罚单实际上大多数都是年初和去年监管就已经检查出来的问题。这期间,P2P行业等暴雷潮频发、支付备付金被挪用等方面的事件频发,底层的支付行业也卷入其中。

财联社记者统计发现,在这些罚单中,反洗钱违规、违规收单、违规接口等问题占比较多。仅9月份被罚的机构中,就有近一半的机构涉及反洗钱违规和收单业务的违规。而在上述几单千万元以上罚单中,也普遍存在上述三个问题。

一位支付行业业内人士也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不少支付机构迫于竞争压力,被罚的主要原因是存在给灰色行业做支付。比如此前的“714高炮”、境外赌博、违法交易数字货币等。“这些行业相对于其他渠道赚钱相对容易,在支付行业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对于一些支付企业无疑是一个出路。”

不过,根据反洗钱法中的“了解你的客户”,这样的违法“出路”已经被堵死,且央行正在进一步加大力度进行整治。

王蓬博也表示,对于支付机构而言,寻找盈利点仍是关键。在激烈的竞争之下,不少支付走向了B端,或在新零售、直播等新领域寻找出路。不过这些机构仍然面临诸多难点。如走向B端,可能会面临前期投入巨大、必须跑通行业每个环节、与相应行业内传统企业进行竞争等压力。

仍会重拳出击 支付行业哪些红线重点查?

王蓬博认为,央行一直在说合规是底线,这也意味着未来处罚、巡查的强度不会削弱。目前,央行已经形成了巡查制度,无论从政策上还是制度上,支付行业已经被梳理清楚。也就是说未来一段时间审查和处罚的力度仍然不会小,直到大多数机构能够达到合规为止。

监管层的“出拳力度”在此前央行北京营管部的表态中也可窥见一二。央行营业管理部称,合规得到支持,违规必将严惩。要加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不断提高违规成本,有利于支付行业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法规和监管的严肃性,有利于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经过多部门共同努力,支付机构专项整治取得初步成效,支付机构违规行为有效遏制,风控水平与合规能力显著提升,消费者合法权益得到切实保护,群众矛盾得到有效缓释,支付服务市场秩序明显改善。

有业内人士认为,交叉风险将成为第三方支付机构被监管的重中之重。不少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家逻辑便是由支付开始,逐渐扩展至信贷、理财等各类业务,由此也产生了诸多交叉风险。

“监管层去年就开始关注和提示互联网企业,警惕围绕支付业务大搞金融产品的嵌套,严控交叉风险,避免杠杆率持续攀升、风险跨市场传染、底层资产无法穿透、资金流向无人知晓、风险资产规模无法统计、风险因素持续累计等重大风险隐患。”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今年监管已明确提出,闭环业务让监管无法穿透,极易引发风险跨市场蔓延。如果金融业务交叉嵌套积累风险过多,将传导到整个信贷体系,产生系统风险。

实际上,此前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公开表态中已经点明了支付业务存在的风险。他表示,一些互联网企业利用旗下机构将支付业务与信贷等其他金融业务交叉嵌套,形成业务闭环,业务过程难以被穿透监管,极易引发风险跨市场蔓延。“希望这类机构提高站位,积极配合监管,切实整顿超范围信贷业务,消除利用支付拓展交叉金融业务的风险隐患。”

此外,欧阳日辉还表示,根据现有的制度和技术,对支付和信贷闭环、业务交叉嵌套所带来的风险,目前尚难以实现有效监管。监管层正在积极改善和加强监管,比如,人民银行面对发展中出现的这种新情况,及时出台金控管理办法,开展金控试点,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