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或超美:惨淡的电影票房与流媒体的黄金时代

格隆汇 2020-10-02 09:42

作者 Lampredotto

数据支持 勾股大数据

来源 格隆汇研究

01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诸多小概率事件在这一年集中爆发。

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尤以对线下娱乐行业的打击更甚。中美电影行业都受到了疫情的冲击,整个4月~7月,中国和北美的电影票房在疫情导致的停业封锁中,几乎颗粒无收。

电影行业的复工进度与各国对疫情的控制程度成正比。7月20日,中国电影行业复工,几乎同一时间,美国几大影院也宣布了全面复工。然而,复工后的表现可谓是大相径庭,中国影市节节攀升,几乎回到了去年的水平,而美国影市则有点反弹乏力。

可供对比的是,《信条》在中国上映累计票房达到4.27亿(人民币),而在北美仅获得了3610万美元的票房,合2.46亿人民币。

票房的背后是各国疫情的控制程度。与中国内地几乎已经消灭新冠疫情不同,海外正迎来新冠的第二波“反扑”。近日,英国首相约翰逊称“英国疫情正处在一个危险的转折点”,第二轮疫情封锁很有可能就在路上。这对于还处于恢复期的电影行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国庆档已经开幕,这或许是一个重要的窗口期。不出意外的话,中美单月票房将进一步拉开差距,按照这种趋势,今年中国内地票房超过美国的情形将很有可能发生。

从2009年开始,内地电影票房便开始了“超英赶美”之路,相继超过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法国、英国等国。2012年,更是以170亿票房超越日本,成为仅次于北美的票仓。

前进的马达一旦开动,似乎还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2018年就有人预测,内地票房即将在2020年超过美国。当年的一季度,内地票房同比增长了39%,而美国则下降了2%。一增一减之下,帮助内地首次以31.7亿美元的单季总票房超越美国。

时隔两年之后,一语成谶。只是没想到,是以这样的方式完成超越。

02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9月15日,美国传媒巨头ViacomCBS宣布旗下的流媒体平台CBS All Access 将在明年更名为Paramount+,并计划创建一个全球流媒体品牌。

加上上半年上线的HBO Max 和peacock,光今年上线的流媒体平台数量就有三家。再加上去年的disney+和Apple TV+,以及老牌的Netflix、Hulu等平台,美国视频流媒体行业的赛道从未如此拥挤。

拥挤的背后,一方面体现了流媒体行业的高景气度,另一方面也是各大传媒集团不得不为,求生之举。

美国几大电影公司分别归属于几个传媒集团,比如环球影业的母公司是Comcast,派拉蒙影业的母公司是Viacom,等等。疫情之中,这些电影公司制作的影片没有上映的渠道,只能寄希望于流媒体平台。

参照中国的情况,疫情时期原定春节档上映的影片《囧妈》,撤档后改在头条系短视频APP中免费播出,被看做是“双赢”之举。当然也不是皆大欢喜,比如说影院损失了未来可能的分账票房,所以才有了对徐峥的抵制风波。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美国,环球影业见影院复工无望后,便将旗下影片《魔发精灵2》从院线上映改为在线点播。最终,这部制作成本9000万美元收获了超过1亿美元的点播收入,而且点播收入不需要给影院分账,这个账是算的过来的。

当然,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环球影业也引来了AMC和Regal两大院线的抵制。不过,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影院相继关门,即便后来复工也是“门可罗雀”,它们的话语权正在式微。相反,有越来越多的影片选择了线上点播。

迪士尼旗下《花木兰》就是例子。《花木兰》在北美通过Disney+点播,而在中国进行公映。这部投资成本达2亿美元的影片,口碑遭遇了滑铁卢,在中国仅取得了2.6亿的票房。就算在正常的年份,也大概率收不回成本。

在Disney+上,《花木兰》的点播价格为29.99美元,7Data预计美国有877万人点播了这部影片,这意味着2.63亿美元的收入,而且这2.63亿是迪士尼实打实的收入。

如果回到一年以前,你很难想象迪士尼会把一部寄予厚望的电影,绕过影院在网上首播。尽管迪士尼也宣称《花木兰》是“仅此一次”的尝试,但我们有理由认为,对于尝到了甜头的迪士尼而言,只有零次和无数次的区别。

疫情或将彻底改变和重塑传统电影产业链,一些陈旧的规则在生存压力下不断被打破。

一边是惨淡的电影票房,另一边则是火热的流媒体市场。对院线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对流媒体平台而言,这是最好的时代。

格隆汇声明:特别提醒,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独立思考之上,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实际操作建议,交易风险自担。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