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REITs落地渐进,万亿规模或打开建筑企业“估值+业绩”天花板

财联社 2020-09-26 14:58

财联社9月26日讯,随着基建REITs试点落地渐进,建筑企业有望构成“估值+业绩”双重利好。

近两个月,多家机构积极推进基建REITs项目申报。海控能源公募REITs项目,公开选聘中介机构,银华基金、海通证券中信证券成为中选候选人。深铁集团,申请聘请深创投集团作为REITs项目的牵头专业服务机构。首创股份,拟以多个BOT和PPP项目作为入池标的资产申报REITs试点,目前已完成省级发改委试点申报工作。渤海股份,拟以多个污水处理项目为标的资产申报REITs试点,将由泰达宏利作为基金管理人向证监会提交注册申请。贵州安顺水务公募REITs,拟于近期向发改委申报材料,争取成为第一批发行基础设施REITs的公司。

与此同时,政策也在持续加码。4月,证监会、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推进基础设施领域REITs试点相关工作的通知》。8月,《REITs项目申报通知》、《指引》先后出台。9月,发改委又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出,稳妥推进基础设施领域REITs试点,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兴业证券研报指出,基于支持政策持续加码,存量规模庞大,乐观预计首批试点项目年内落地。当前全国基础设施存量规模约达到116万亿元,REITs市场潜在规模在2万亿元以上。

REITs可盘活企业存量资产、降低税负杠杆、提升盈利能力,实现轻资产化扩张模式和业绩估值的同步提升。兴业证券建议重视REITs发展,对建筑企业构成“估值+业绩双重利好”的逻辑:一方面,REITs将为下游基建投资注入新动力,增益建筑企业订单业绩,并持续优化建企业务结构;另一方面,REITs将驱动市场对拥有优质运营资产的建筑企业价值重估。

具体来看,过去二十年内部分上市建筑企业,通过 BOT、PPP等模式积攒了一部分资质优异、运营表现良好的基础设施资产,包括收费公路、铁路、水电、 风电、光伏、水务、管廊等,代表公司包括八大央企以及部分地方国企龙头。长期以来,这部分沉淀资产估值在企业整体估值体系内受到压制,考虑到未来REITs化的可能,将其对标现有同业上市标的,存在一定估值提升空间。 另一方面,REITs化能帮助这类建企在项目特许经营期到期前,即通过证券化方式回笼资金,改善建企现金流,降低负债率和融资成本,进一步改善市场对建企估值逻辑。

部分上市建企运营资产整理: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