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结“四连降”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7月触底回升
财联社(北京,记者 徐昊)讯,8月11日,中汽协发布最新汽车工业产销数据。据中汽协统计分析,今年7月,汽车产销形势总体稳定,当月产销量分别为220.1万辆和211.2万辆,同比增长21.9%和16.4%,环比下降5.3%和8.2%。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整体回暖,自主品牌乘用车市场份额也结束了此前的“四连降”,在7月实现触底反弹。数据显示,7月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58.5万辆,同比增长4.5%;市场份额达35.1%,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但环比6月提高了1.7个百分点。
“总体看,目前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处于触底回升的阶段。”中汽协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分析认为,自主品牌在第二季度市场份额的下降,主要是受合资品牌的挤压。“今年第二季度车市的增长,一方面是政策的刺激,更主要是之前被疫情压抑的消费需求的释放因素,这一刚需的消费者主要是合资品牌的客户,所以第二季度合资品牌的整体表现好于自主品牌。”
“随着车市逐步进入常态化,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会进一步提升,但内部分化也会愈加明显。”许海东进一步表示。
据各车企公布的7月销售数据显示,一汽红旗7月销量突破17500辆,同比增长99%,实现今年以来的“七连涨”;长安汽车自主板块7月销量为12.35万辆,同比增长达49.9%,两家企业均实现了高速增长。
此外,吉利汽车7月销量为10.52万辆,同比增长15%;长城汽车、奇瑞集团这两组数据分别为7.83万辆、30%和5.59万辆、14.2%。广汽乘用车、上汽大通、比亚迪、江淮汽车乘用车也取得了同比增长的业绩。
“自主品牌的表现向好,原因在于中西部地区消费者购买力回升以及‘三产’逐步恢复,这种态势在7月就开始逐步体现出来。”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尽管目前自主品牌销量开始回升,但崔东树认为,自主品牌的口碑尚未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在品质和技术方面仍有提高的空间。
“口碑是消费者历史消费经验的积累,自主品牌的品质提升是逐步积累的过程。”在崔东树看来,早期自主品牌在使用一段年限之后,产品的可靠性不足,影响到整体口碑。此外,“自主品牌近期在传统燃油车的动力体系上没有技术突破,油耗降低速度远没达到市场预期,与日系的混合动力等技术以及其他新技术相比,自主品牌在传统车的技术仍比较滞后。”
乘联会预计,国内乘用车市场在下半年实现3%-5%的增长完全有可能,预计全年车市下降幅度将在-10%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