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严调控令下,你还敢买吗?
三十而已,四十在即;楼市调控,刚需先行。
湾区落地,红利外溢;示范效应,全民欢喜!
近日,湾区城铁建设规划被批复,近期到2025年,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4700公里,全面覆盖湾区都市圈;远期到2035年,湾区铁路网络运营及在建里程达5700公里,覆盖100%县级以上城市。
届时将实现,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主要城市到省内地级市2小时通达、主要城市到邻省会城市3小时通达的交通网。
湾区建设的红利正在外溢,示范区带头作用也该展示出开山斧的魄力。作为拥有着双重身份的深圳,可谓是受益最大的城市了,然而并没有之一。
715楼市新政余热未退,又将迎来特区40岁生日。活力和实力同在,深圳这座城市未来前景是不可否认的。
在一系列的重大利好和楼市的急刹车下,高门槛定居的深圳又将何去何从?
01
供需之困,北上广“不带”深
近日,克尔瑞地产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月报(7月刊)》,《月报》数据显示:7月全国楼市供求环比出现阶段性回调,同比也出现由负转正,复苏态势明显。
从供应方面来看:7月一线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233万平方米,环比下降22%,同比微增3%。深圳,在经历了上半年的供应低迷期,迎来75万平方米新增商品房住宅供应,环比增长达到135%,同比增长更是高达188%。
而与之对应的北上广新增商品房住宅的供应面积,环比跌幅均达到或超过20%,北京跌幅过半,同比分化比较严重。
从成交数据来看:7月一线城市商品住宅实现成交288万平方米。环比上涨4%,同比上涨13%,较2020年月平均成交面积高出42%(当然,受疫情影响,月平均值被拉低了)。
因月中715楼市调控政策出台,在升级限购限贷、调整首付比例、增加交易税费等一套组合拳下,深圳楼市在强有力的政策打压下表现依然坚挺。7月新房成交面积达40万平方米,环比仅小幅微跌2%,同比持平。
可以看到,一线城市7月新增供应233万平米,成交却达到了288万平米,处于明显的供不应求的局面。
而深圳则表现得一反常态,7月商品房住宅新增供应75万平米,实现成交仅40万平米,这中间35万平米的“空缺”当然就只能算是库存了。这个35万平方米的库存,并非意味着成交减少了,而是供应的增幅太大了。715新政也必然抑制着成交量,否则这个的库存将会小得多。
可见,这场史上最严调控来得还是相当地及时,否则再创新高也并非不可能的。
对于一直以来以紧缺著称的一线城市,尤其是在这人多地少的深圳,消化这点库存,压根就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02
715急刹车,深圳稳如磐石
从7月数据来看,一线城市供不应求,而深圳则出现明显的供过于求,深圳脚步总是让人捉摸不透。
是715新政左右了市场走势?
近日,诸葛找房公布了最近一周深圳住房市场的成交量情况。结合此前的数据统计,我们发现从7月3日到8月2日这一个月以来,深圳新房成交量和成交面积整体偏向于平稳。除了7月20日和7月21日的数据缺失,并没有因为715调控出现大幅度的波动。
反倒是,在临近8月,深圳楼市出现了成交量的持续上升。
截至发稿,距离715深圳史上最严的楼市调控已经有20天了,购房门槛的提高这是有目共睹的。随之,潜意识里也会出现,因政策面的收紧,深圳楼市也将迎来预冷。
可事实却告诉我们,深圳楼市的这次“急刹车”,的确终止了5月份以来的火爆局面。换来了一个长达20天短暂的稳定期,这也许就是所谓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吧。
讲完了供需,再看看价格。
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从近一年的二手房成交情况来看,在715新政的强压之下,成交量有所下降,但同比依然是增长的。
再结合克尔瑞的总成交数据来看,新房市场承载了大部分的成交数据。
而成交均价却在持续创新高。
同样58安居客数据显示,在715新政下,深圳7月房价的增长似乎相较于前几个月要更加猛烈一些,但进入8月份以来房价的增幅有所回落。
从各方数据来看,在715新政后的20天时间里,深圳楼市的持续火爆明显被抑制住了,成交量被很好地控制住了,尤其是二手房市场。
即便是在这样强有力的政策调控压力下下,也终究没能阻止深圳房价持续性的上扬。
03
二手房收紧,“豪宅”掉队
最后,再深入看一下具体的成交情况,所谓的750万元“豪宅线”(成交价超过了750万,或面积超过144平方米)。
我们将重点放在二手房市场,这次715新政无论是在存量房的税费上还是在公开交易信息上,对二手房市场的调控力度要远大于新房市场。
笔者从中原地产公布的最新成交数据里随机抽取了新政前后连续100套成交记录。新政后从7月22日—7月26日的五天时间里,连续百套成交中有22套达到了“豪宅线”。
在新政前从7月9日—7月11日的三天时间里,连续百套成交中有25套达到了“豪宅线”。
新政前百套住房“豪宅”交易量由25套下降至新政后的22套,从数量上来看新政后的豪宅成交量有所回落,但差距并不算大。若是再加上数据库的交易记录误差,更是难以反映“豪宅”是否因为新政而出现被购房者所“遗弃”。
但是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在交易记录无误的前提上,百套住宅,在新政前只用了不到三天时间完成,在新政后却用了将近五天时间完成。
这就再次印证了,715新政对于二手房市场还是有着很明显抑制作用的。
同样,如果说715新政后五天才出现了22套“豪宅”的成交,715新政前三天就出现了25套“豪宅”的成交。我们似乎也可以断定715新政抑制了“豪宅”市场的火爆。
毕竟,这门槛也确实被提高了,尤其是“豪宅”,可见这深圳人也并非都是“不差钱儿”的。
04
坚定的投资者
虽说,三周数据并不能代表着什么,但在715这个“拐点之际”我们看到了深圳楼市正在进入了一个量跌价稳的行情。
也许,特区成立40周年的“大礼包”还未送达,大湾区核心地块的市场的红利和潜在的机遇还未被挖掘出来。
也许,这就是深圳楼市的基本面,即使面对政策调控的强压之下,稀缺的资源依然少不了各路资本的青睐。
成交量被摁住了,尤其是二手房市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市场供不应求的紧缺现状。抑制住了投机性的资金流入,算是达到了调控的预期目的。
成交价却稳在高位,在新政的高压之下,因部分丢失了买房的名额,一向紧缺的市场供应,迎来成倍的增量供给,供需出现了短暂的逆转,房价依然坚挺,或许这就是这座城市的投资价值所在。
抑制了短期逐利炒房的热钱投机行为,剩下的都是刚需和坚定的投资者。对于这群购房者而言,三五年的政策调控算的了什么?我买的宅子,可是70年产权!
短期内拉高门槛,抑制市场的火热,一定程度上达到了调控的目的。
但从长期来看,这就是在积蓄能量,在本就稀缺的市场环境中,再次以行政的手段进行制造“二次紧张”。
如此积累下去,只会一边倒地抑制需求。若不从供给端去解决问题,终究是难以实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旦被压制的“闸门”被放开,或找到了出手机会,这就是对这群坚定的房产投资者最大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