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茅台一天市值蒸发超1700亿,跌了一个泸州老窖,“喝高”的白酒股“遇冷”齐跌
在“风向标”贵州茅台的影响下,2020年上半年疫情持续期间,白酒板块可谓是演绎了逆市持续上涨的“神话”,集体创出历史新高。
猝不及防,7月16日,此前一路高歌猛进的白酒股全线下跌。截至今日收盘,wind白酒指数跌9.75%,成为两市行业下跌幅度最大板块。
具体来看,A股19只白酒个股中,包括五粮液、洋河股份、泸州老窖、山西汾酒等超10只白酒股惨遭跌停,被视为“风向标”的贵州茅台亦大跌7.90%,最终报收1614.00元/股,总市值为2.03万亿,与前一个交易日相比市值蒸发1739.94亿元,创今年以来单日最大跌幅,相当于一天跌了一个泸州老窖(市值1686亿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日白酒股全线飘绿或与前一日晚间人民日报旗下媒体公众号“学习小组”点名批评行业“大佬”贵州茅台有关。
“昨夜‘学习小组’文章成为今日白酒股大跌的导火索,联想近日的北上资金、国家队及高管们套现离场,进一步引发新入场股民的‘焦虑’,从而引起白酒股大跌。”酒水行业研究者欧阳千里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下跌或受茅台影响“如果某人在一周内坐了十几次飞机,他的职业是什么?
大老板?明星?空姐?
有个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黄牛。
为什么?贵州茅台机场曾推出‘凭机票购2瓶平价茅台’活动,引发各地黄牛频繁飞至,因为1499元的飞天茅台,转手就能有近千元的利润。一些黄牛描述,只要资金充足,‘一个月赚200万,完全不成问题’。”
7月15日晚间,账号主体为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部的“学习小组”在《变味的茅台,谁在买单?》一文伊始如此写道。此外,该文还直指“从大老虎到小苍蝇,茅台酒频频现身,成为官场腐败的‘硬通货’,凭什么?”
“茅台酒是拿来喝的,不是拿来炒的,请不要做黄牛,不要非法倒卖茅台酒”。此前,贵州茅台前任董事长李保芳曾如此公开喊话,但目前茅台的“人设”依旧是“金融化”、“硬通货”。
实际上,进入2020年以来,“硬通货”贵州茅台不仅上演市场缺货行情,公司股价更是持续“飞天”。Wind数据显示,自4月下旬起,贵州茅台股价屡刷历史纪录。4月22日,该公司股价一举超过2019年11月19日最高股价纪录,达到1244.5元的新高;7月1日,贵州茅台再次大涨,盘中一举突破1500元关口,超过了一瓶53度飞天茅台1499元的官方零售价;7月13日,其股价更是报收1781.99元,盘中摸高至1787元/股,总市值近2.24万亿元,再度刷新历史新高,而这一价格相较于3月19日盘中“触底”的943.08元,区间涨幅近90%。
值得一提的是,在“风向标”贵州茅台的影响下,2020年上半年疫情持续期间,白酒板块可谓是演绎了逆市持续上涨的“神话”,集体创出历史新高。目前五粮液的股价已站上200元大关,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更是超过100元。
“茅台过去一段时间过高的增长与企业价值、市场销售层面等情况严重背离,受到舆论影响,回调也属正常情况。”白酒行业专家蔡学飞对记者表示,在官媒点名茅台之后,接紧接着酒企半年报即将发布,考虑到一二季度疫情对于酒类消费的负面影响,加上中国白酒正处于传统淡季等因素,再结合过去一段时间部分酒企股价的上涨与企业经营情况存在不协调的情况,综合导致整个酒业板块出现下跌。
行业已掀涨价潮据记者观察,近期,除了在资本市场强势逆袭外,白酒行业在经营市场已掀起新一轮的涨价潮,包括泸州老窖、山西汾酒、酒鬼酒、郎酒、古井贡酒等在内的多家白酒企业都发布了涨价通知函。
日前,记者从市场获悉,目前泸州老窖国窖酒类销售股份有限公司西南、华北(东北)大区等多地已上调52度500ml国窖1573经典装产品建议零售价至1399元/瓶。7月16日,《国际金融报》记者向接近该公司的相关知情人士证实了调价一事。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9年初,泸州老窖便率先打响行业涨价第一枪,对52度500ml国窖1573经典装渠道价格体系及配额进行了调整,酒行供价建议为810元/瓶,团购价880元/瓶,零售建议价调整为1099元/瓶,自此突破千元大关。
除泸州老窖外,6月初,据搜狐财经报道,山西汾酒宣布旗下青花汾酒上调出厂价,其中48度和53度青花30均涨价100元/瓶;53度青花20涨价30元/瓶;42度青花20涨价15元/瓶。同月,郎酒亦下发《关于青云郎酒、红运郎酒价格调整的通知》,从6月下旬起,对53度红运郎酒(500m l 1*6)厂价上调199元,建议零售价为4589元,53度红运郎酒(998ml 1*4)厂价上调499元,建议零售价8889元。此外,自7月1日起其核心产品青花郎的全国统一零售价格亦上调100元至1299元/瓶。
对于此轮涨价的逻辑,在欧阳千里看来,疫情常态化让酒水消费呈现“哑铃型”结构,高端商务消费、低端大众消费仍在,中高端或中低端的升级消费锐减。酒企为了缓解营收压力,多采用涨价的形式来应对。
“为缓解销售总量下行的压力,将畅销的高端、低端大单品涨价,一来刺激‘买涨不买跌’的消费市场,二来直接提升营收规模及利润。”欧阳千里称,在逻辑上,白酒销售属于“供需关系”,不好卖就降价,好卖就涨价,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降价无人问,涨价卖断货。
蔡学飞则表示,酒企此轮涨价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区域名酒或者泛全国化名酒,与往年处于稳定渠道价格为目的的涨价,此轮涨价更多的是侧重于主导产品涨价带来的品牌形象提升,以及经济压力下的市场信心提振。
“虽然当下很多产品是建议零售价在涨,出厂价在涨,不过实际销售价并未涨,所以对经销商的动销并无压力。”欧阳千里进一步表示。
记者 马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