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大爆发!有券商环比大增数倍,十几家券商齐回应:两融额度“用不完,完全顶得住”
财联社(上海 记者 吴丹,刘超凤,陈靖,高云)讯,两融热度正与行情一起升温,与此同时,有券商融资额度用完的消息也搅动市场,目前券商的融资额度真实情况如何?财联社记者对行业进行了调查。
国泰君安、中信建投、招商证券、申万宏源、中泰证券、东吴证券、华林证券、银河证券等十几家券商对财联社记者进行了回应,均表示公司尚未发生额度用完的状况。
有头部券商表示,“我们近期的两融环比增长数倍!”对很多实力券商来说,两融增长远远超出了市场平均水平。
招商证券的回应较有代表性,第一,从规模上来看,我们距离由净资本决定的上限天花板还有很远的距离;第二,从阶段性的用资压力上来看,公司资金部门对我们有充分的支持,顶得住;第三,从目前时点看,这次的资金压力还没到2015年水平。后续就算压力继续增加,现在的资金渠道比以前畅通很多,对我们来说也问题不大。
有头部券商的两融广告随之而来,国泰君安就刷海报称,“你要的额度,都在这里”。
十几家券商均表示手头充裕
目前来看,财联社记者此次所采访的十几家券商均未出现前述额度用完的状况。也有中型券商相关人士表示,虽然短时间内两融需求增加,可能出现余额紧张的情况,但是券商能够快速化解问题。另有券商人士表示,对于很多券商来说,最后构成发展障碍的大概只会是净资本。
国泰君安相关业务人士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上半年两融业务稳健运行。自2010年两融业务推出以来,公司从未发生过“额度用完”现象。业务发展始终以客户需求为中心,保障客户的切身利益。
上述人士还表示,目前国泰君安净资本规模市场排名领先,距离净资本4倍的两融规模“天花板”远未触及,额度充足。公司对于两融业务支持力度较大,自有资金加上多元化的筹资渠道完全有能力应对当前行情上涨、客户需求量增大的现象。
招商证券则从前述的规模、阶段性的用资压力、目前行情发展等三个角度,表明了融资额度的充裕情况。
中信建投表示,目前公司两融规模整体增长态势,该人士表示,“由于需求量增加,两融开户现在都比以前慢了,但目前尚未发生额度用完的情况”。
另有中信建投人士也表示,目前中信建投资金充足,尚未发生“额度用完”的情况,“2015年大牛市,尽管当时全市场的额度都面临不足,但公司也未有‘额度用完’的情况。”
兴业证券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公司融资额度较为充足。随着行情大幅提升,公司两融业务也呈现高速发展态势。进入7月以来的6个交易日,公司两融余额涨幅高达15%,超市场3个百分点(市场增长1375.7亿元,涨幅12%)。两融市场份额更是创历史新高,达1.77%。随着交易量的增加,兴业证券客户委托数量也大幅上涨,并于7月6日,公司集中交易系统委托量创出历史新高,普通委托笔数比历史峰值增加近30%,两融委托笔数比历史峰值增加近50%。
兴业证券表示,业务方面,公司不断完善两融业务管理体系,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并上线券源管理平台,实现融券预约、融券需求提交、智能匹配等;组织全司优秀两融业务分公司开展经验交流分享,取长补短,组织多场两融业务专项培训为员工赋能等,通过多样方式综合提高业务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同时,升级内控系统,搭建两融多种风险监控模型,增加压力测试频次等,防范两融业务可能出现的风险。信息技术方面,公司提前部署,今年以来陆续完成交易信息系统架构优化,重要服务器和线路带宽资源扩容、核心交易网络设备升级等工作,并在“五一”假期完成核心交易系统扩容工作。由于准备充分,本次行情高峰未对信息系统造成影响,各交易系统运行平稳。
申万宏源证券财富管理事业部负责人杨正平对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上半年,公司两融业务开展情况良好。截至2020年6月30日,两融余额较年初增长16.51%,超过同期市场14.17%的增长。截至6月末,公司融资类总规模额度充足,还有很大空间。虽然近期市场行情上涨,且客户需求大增,但公司资金供应正常,能应对业务开展要求。
西南证券表示,公司融资额度不存在用完的情况。上半年公司两融余额随市场同步呈上升趋势,公司资金提供能满足近期因行情上涨客户融资的需求,客户融资需求确实有突然增大的现象。行情上涨的近9个交易日,公司两融客户日均新增融资额较之前一周的日均新增融资额放大了70%。目前公司有多种融资渠道筹措资金在把控风险的基础上满足客户需求。公司定增已经证监会批准,正在积极推进,公司资金实力将进一步提升。
东吴证券表示,近期投资者热情高涨,两融开户数及余额与市场同步发展,均得到大幅提升。目前东吴证券融资额度充足,不存在额度用完的情况。今年上半年,公司完成配股,流动性较充足。公司也可通过转融通方式向证金公司临时借入资金应对突发情况。
华林证券表示,目前没有融资额度用完的情况。同时,公司表示,这么好的行情,肯定要做充足的应对。
银河证券表示,公司两融业务正常稳定运行,公司从未发生过“额度用完”现象。目前公司两融额度充足,对于两融业务尚无压力。
中泰证券表示,目前公司两融额度和流动性正常,不存在上述“额度用完”类似情况。
平安证券则表示,相关业务运行正常。
华北一中型券商工作人员表示,这个“额度用完”定义不是很清晰。客户不能开仓可能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如果说公司层面“额度用完”,可能是没有足够资金或者由于财务指标方面的原因无法继续提高额度。他表示,目前公司两融业务平稳正常开展,各项风控指标均符合监管要求,并能够根据市场变化情况及时做好相应的融资资金安排。近期,客户融资额需求量确实增发,但公司有足够能力应对。
两融余额连续9个交易日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7月9日,沪深两市的两融余额达13265.27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增加251.86亿元,连续第9个交易日增加。其中,融资余额达12846.76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239.77亿元。
从行业方面来看,7月以来截至7月9日,非银金融、电子、计算机、医药生物四行业净买入额居前均超百亿元,分别为325.6亿元、163.58亿元、141.3亿元和121.4亿元。
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当前行情下,两融余额持续增加,券商开户数也在增加,显示投资者对市场乐观的行情预判。他也表示,两融资金作为市场杠杆资金,主要以短期资金为主,若持续保持上涨态势,对A股是个利好。
安信证券观点认为,7月券商各项业务将迎爆发,重点关注两融余额的提升空间。
安信证券分析师张经纬、蒋中煜观点认为,交易量与两融大幅提升,关注两融这一正规杠杆资金的提升空间。6月股票日均交易额为7228亿元,7月迄今已升至日均13341亿元;截至7月7日两融余额已升至12685亿元,占A股流通市值比重为2.2%,较6月末下降5bp且相较于2014年10月末(2.84%)仍有一定差距。这意味目前杠杆资金的介入还不够充分,如果交投情绪得到延续,两融余额预计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考虑到当前券商经纪业务佣金率已较2014年下降一半左右,成交放大往往伴随着降佣压力,若两融余额扩大及其利率上升比成交额放大更值得投资者重视。随着监管部门“重拳出击”打击场外配资,预计这轮上涨相较2014-2015年更为健康,合法、可控的券商融资业务资金将成为重要的杠杆资金来源。
两融管理办法曾“因特殊情况”提前出台
2015年7月1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并实施《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步发布《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两融管理办法是“因特殊情况”提前出台。
2015年6月12日,证监会就《证券公司融资融券业务管理办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证监会表示,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始于6月12日,原计划于7月11日截止。按照证监会相关规定,规章征求意见时间原则上为15日,但因情况特殊,需尽快发布、施行的除外。考虑到目前市场运行情况,根据市场和监管工作需要,证监会决定于2015年7月1日发布《管理办法》,并自公布之日起实施。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同步发布《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记者注意到,此次修订的《管理办法》就包括上述中信建投工作人员所提及的:两融业务不得超出券商净资本4倍。
证监会此次修订后的《管理办法》规定,合理确定融资融券业务规模。将融资融券业务规模与证券公司净资本规模相匹配,要求业务规模不得超过证券公司净资本的4倍。对于不符合上述规定的证券公司,可维持现有业务规模,但不得再新增融资融券合约。
此外,新管理办法还优化了融资融券客户担保物违约处置标准和方式。取消投资者维持担保比例低于130%应当在2个交易日内追加担保物且追保后维持担保比例应不低于150%的规定,允许证券公司与客户自行商定补充担保物的期限与比例的具体要求,同时不再将强制平仓作为证券公司处置客户担保物的唯一方式。
2019年8月9日,证监会指导沪深交易所修订的《融资融券交易实施细则》正式出台,两融标的范围大幅拓宽的同时,监管层取消了维持担保比例130%的“平仓线”要求。此外,两融业务不得超出券商净资本4倍的规定未变。
对此,券商分析人士表示,对于净资产高的券商,融资额度不是大问题,但对于小型券商来说,遇到大牛市开展两融可能就会有些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