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股疯涨!中信建投市值一度超过中信证券,两家合并机会有多大?

国际金融报 2020-07-03 23:45

虽然合并传言再次被澄清,但市场投资者仍有预期。从技术上看,中信建投中信证券合并不存在问题,A+H上市公司合并方面,已有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重组为中国中车的先例。

进入2020年下半年,沪指三连阳,强势站上3150点,券商股疯狂拉升,掀起涨停潮。

多位分析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当前A股牛市氛围浓重,创业板指不断创新高,金融地产等蓝筹股也开始低位补涨,“牛市旗手”券商股往往提前领涨。7月2日,中信建投和中信证券合并传闻再起,使得券商投资价值被市场热炒。在打造航母级券商实际需要下,市场对头部券商合并期待较高,中信建投与中信证券合并在技术上不存在问题,A+H的上市公司合并方面,可参考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重组先例。

券商股为牛市“摇旗呐喊”

7月3日,A股市场情绪较高,沪指涨逾2%突破3150点,创业板指收报2462.56点,两市交易持续两个交易日破万亿元,外资增量资金继续大幅涌入,市场欢呼“牛市已至”。

券商概念股上涨6.4%,48只相关个股集体飘红,47只股票涨幅超过5%,今日成交额为1422亿元。

券商板块的活跃是沪指攀升的重要力量,在对上证指数贡献度排名前20的个股中,有7只个股是券商股,包括中信建投、中信证券、招商证券华泰证券等。

近期券商股大涨的逻辑是什么?资深投行人士王骥跃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当前A股市场逐渐活跃、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打造航母级券商等多重因素,有利于券商股上涨。

深圳中金华创基金董事长龚涛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券商股大涨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是科创板和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市场预期券商未来IPO承销保荐业务收入大增。

二是有关证监会计划向商业银行颁发券商牌照、中信证券与中信建投合并等传言,推动券商投资价值被市场热炒。

三是外资增量资金异动引发“牛市来了”的市场情绪,市场成交明显放大,券商经纪业务收入大涨,业绩超出市场预期,且券商股属低估值蓝筹股,具有一定估值优势。“春江水暖鸭先知”,券商股异动往往都是牛市来临的征兆,随着中国率先从疫情危机中走出,中国股市或借机走出“新牛”。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券商股是股市风向标,是牛市旗手,券商股大涨,往往意味着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不断放大,股市有明显走牛的希望,从而进一步助推投资者情绪不断高涨,带动更多增量资金入市,形成正向循环。”

中信建投AH股溢价率高

在券商火爆行情中,中信建投表现抢眼,盘中市值一度超过中信证券。截至今日收盘,中信建投A股涨停,收报47.7元,总市值为3647亿元;H股涨近18%至11.94港元,AH股溢价率为338.32%。券商龙头中信证券A股涨停,收报28.67元,总市值为3706亿元。H股收涨8.15%至17.52港元,AH溢价率为79.55%。

何南野向《国际金融报》记者直言,炒作因素占比较大,一是相比中信证券A股,中信建投A股是次新股,流动股数量少,股价很容易被资金抄上去;二是中信建投存在与中信证券合并的预期,受到市场大量资金青睐。两大因素叠加,直接使得中信建投市值于盘中超越中信证券。

“溢价率较高,说明A股与H股市场对中信建投定价存在分歧,港股定价低很多,刨除投资者结构、资金偏好等因素,依旧可以折射出中信建投A股可能存在估值偏高、股价热炒的情况,这也提醒投资者要注意投资风险。”何南野表示。

王骥跃向《国际金融报》记者分析,上市以来,中信建投市净率显著高于同行,较低比例的A股流通市值也创造了炒作条件。此外,科创板及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对中信建投等投行龙头也是利好,中信建投与中信证券合并传闻也是推动股价上涨的因素。“A股和港股市场对同一公司估值差几倍,显然是某方的估值体系出了比较大的问题,股价脱离了估值体系,也就蕴酿着风险”。

龚涛向记者分析,与海外投资银行的门槛低、家数多、混业经营的特点不同,内地券商家数少、门槛高、分业经营,而且基本处于国资垄断的局面。香港及海外投资者在不是很熟悉的情况下很难理解个股估值逻辑,继而出现海内外AH股溢价非常高的现象。

头部券商合并可能性有多大

7月2日,有媒体报道称,中信证券和中信建投证券内部均同意一项合并计划,两家券商合并将打造一家规模820亿美元的投资银行巨擘。当晚,中信建投发布澄清声明:“截至目前,本公司未曾召开过党委会审议批准上述传闻所称的相关计划,也未得到任何股东有关上述传闻的书面或口头的信息,本公司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备受市场关注的是,从现实需要及可行性来看,头部券商合并的可能性有多大?中国券商并购案例一直都有,不过实力相当的头部券商合并可行性多大,谁并购谁?

何南野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两大券商的合并,从目前看还没有时间表。毕竟是两家上市公司,且控股股东不同,整合起来相对复杂,短期内落地的可能性较低。但是合并传闻出现了两次,这次还披露了部分细节,或具有一定的真实性,后续合并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何南野进一步指出,基于打造航母级券商的要求,投资者也喜闻乐见这两家头部券商合并,优势互补。相比其他券商的合并,这两家更具有想象力,一是具有原始的渊源,中信建投原先是脱胎于中信系,公司的文化、机制跟中信证券都非常相似。二是两家同质性不强,中信建投在投行领域具有非常强劲的实力,特点突出,与中信证券合并可优势互补。因此,这两家券商合并确实有助于航母级券商的诞生。

“未来券商的合并可能是大势所趋。”王骥跃进一步解释,一方面,金融机构需要做大才能做强,资本实力是金融机构市场竞争力的根本;另一方面,竞争下龙头优势越来越明显,市场竞争结果也会驱动并购行为。同一国资股东控制或影响的券商,或者同一区域内的券商,都有合并的可能。对于股权分散的券商而言,可能会投靠个大平台。而一些地方型的小券商,可能会进入龙头的区域布局,例如中信证券收购广州证券。

王骥跃指出,“旗鼓相当”的头部券商之间合并也可能会发生。中信建投与中信证券合并,技术上不存在问题,A+H上市公司合并方面,已有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重组为中国中车的先例。估值谈判上会有点难度,但也不是很大问题。

“从目前国内和国际情况来看,中国经济正在走向世界,中国资本国际化势在必行,两大券商合并或许有望打造航母级券商,也是塑造中国资本在全球地位的重要环节,中信系的整合或许是一个契机,也是未来改革深入与国际接轨的重点,个人非常看好合并前景。”龚涛对记者表示。

龚涛进一步指出,“中信建投‘根红苗正’,具备打造航母级券商的优良基因,而中信证券持股明显较为分散,不适合做并购主体。”截至2019年底,北京国资管理中心、中央汇金、香港中央结算(代持)是中信建投前三大股东,持股比例分别为35.11%、31.21%、10.71%,第四大股东中信证券持股比例降至5.01%。而中信证券的前三大股东分别是香港中央结算(代持)、中国中信和广州越秀金控

记者 朱灯花


点亮“在看”,你最好看! (*3)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