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35年将建成世界一流滨海城市!临港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草案今起公示
6月23日,据上海发布消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19-2035年)》目前已形成规划草案,并于6月23日起至7月22日开展社会公示。临港新片区规划范围包括上海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以及小洋山岛、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全域面积共873平方公里,其中,主体部分为大治河以南、金汇港以东地区,面积约819平方公里,小洋山岛区域为小洋山岛全域,面积约26平方公里,浦东国际机场南侧区域为东引河以西、S32申嘉湖高速-纬十一路-围场河以南、G1503上海绕城高速以东、下盐路-上飞路以北区域,面积约28平方公里。明确空间发展策略,临港新片区共分11个片区从空间布局来看,新片区共11个片区,其中位于主体部分为9个片区,以主要生态走廊为界,包括主城区内4个片区和周边5个片区。主城区内4个片区包括滴水湖核心片区、先进制造片区、综合产业片区及新兴产业片区。具体而言,滴水湖核心片区位于新片区东南部,北护城河以南、两港大道以东、芦潮引河以北区域,片区面积约72.09平方公里。规划形成新片区中央活动区、国际创新协同区和生活居住区三大功能分区。先进智造片区位于新片区南部,东至团芦港,北至G1503上海绕城高速,西至瓦洪公路-S3沪奉高速-中港,南至海岸线,片区面积约139.73平方公里。规划形成特殊综合保税区、重装备产业园区和临港奉贤园区三大功能分区。综合产业片区位于新片区东北部,大治河以南、两港大道以东、北护城河以北,片区总面积约42.44平方公里。规划围绕滨海森林公园,形成北部、西部和东部三个科创、居住融合的功能分区。新兴产业片区东至两港大道,北至大治河,西至G1503上海绕城高速,南至团芦港,片区面积约89.15平方公里。规划形成书院、万祥两大功能复合分区。充分发挥面朝临港绿心、四周水网密布、林环绕的自然资源禀赋,强调功能混合布局和空间复合利用,打造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试验功能。统筹主城区周边功能组团和城乡社区,又划分为5个片区。包括海湾特色功能片区、奉城宜居片区、绿野乡美片区、青村水韵片区、金汇居住片区。其中,金汇居住片区东至江艇路-浦星公路,北至大治河,西至金汇港,南至S3沪奉高速,片区面积约52.63平方公里。南侧居住功能区与奉贤新城联动发展,促进公共服务设施共享,提高辐射能力,为新片区提供居住和生活配套,解决周边部分农民安置问题。与此同时,推动小洋山岛和浦东国际机场南侧片区产业发展。其中小洋山岛片区为小洋山岛全域,面积约26平方公里;浦东机场南侧片区东至东引河,北至S32申嘉湖高速-纬十一路-围场河,西至G1503上海绕城高速,南至下盐路-上飞路,片区面积约28平方公里。优化土地使用结构,2035年新片区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约292平方公里土地规模方面,规划草案显示,2035年,新片区规划建设用地总规模约292平方公里。同时将优化土地使用结构,保障先进制造业用地供给,提高产业用地绩效。加强公共设施用地供给,完善各类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合理配置城镇居住用地,提供多元住宅产品,确保保障性住宅用地规模。此外,规划草案明确,提供多元有序的住房保障。按照实际人口居住需求,适当考虑境外人口的居住需求,合理安排住宅用地供应的规模,确定住宅用地的开发强度,确保城镇住宅可持续建设。针对新片区人才结构特点,提供多元住宅产品。面向顶尖科学家等高端人才,量身定制精品住宅与乡间特色住宅,打造顶尖科学家社区等国际未来社区。面向主导产业从业的青年人才,探索地铁上盖开发新机制,围绕轨道交通站点周边区域,供应高品质人才公寓、单身公寓、创业LOFT等产品,满足个性化需求。同时,提供适合家庭居住的多种住宅产品,适应不同类型创新人群的多层次住房需求。在建立“住有所居”住房保障体系方面。规划草案显示,优化住房结构,加大中小套型住房供应,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先租后售、租售并举等住房保障制度,新增住房中政府、机构和企业持有的租赁性住房比例不低于25%。规划常住人口250万左右,2035年新片区将建成世界一流滨海城市按照预测,在建设用地总量锁定的前提下,结合新片区经济发展目标,规划常住人口规模250万左右。且新片区的人口结构以年轻化、国际化、高学历、流动性为基本特征。规划草案显示,上海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目标定位为:努力成为集聚海内外人才开展国际创新协同的重要基地、统筹发展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的重要枢纽、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的重要跳板、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重要通道、参与国际经济治理的重要试验田,有针对性地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强化制度建设,提高经济质量。到2025年,新片区经济规模大幅跃升,经济密度明显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形成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开放型经济功能显著强化,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的功能框架和制度框架;人口集聚效应明显,基本实现职住平衡,初步构建世界一流滨海城市的框架形态。到2035年,新片区经济总量再上新台阶,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产业创新能力达到世界一流,产业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世界领先;全球高端资源要素配置的核心功能基本形成,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成为我国深度融入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载体;常住人口规模达250万左右,公共服务水平、基础设施水平、生态环境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世界一流滨海城市。到本世纪中叶,新片区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建成国际上公认竞争力最强的产城融合型自由贸易港城。来源:澎湃新闻
上一篇 &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