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天“闪电”过会!“芯”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0-06-19 23:48

6月19日,上交所官网显示,科创板上市委审议同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下称“中芯国际”)的首发上市申请。从受理到成功过会,中芯国际用时仅19天的时间。

5月5日,港股中芯国际发布公告,“官宣”在科创板上市。

6月1日,公司递交的科创板上市申请被上交所受理。

6月4日,上交所对中芯国际发出首轮问询,公司于6月7日披露回复,用时仅3天。

6月19日,中芯国际首发上会获通过,刷新了科创板的上会用时记录。

在上会中,上市委主要关注了公司的核心技术等方面的问题。

核心技术系焦点

对于公司的核心技术,上市委要求中芯国际说明14纳米和28纳米等较先进制程产品的市场定位及未来应用前景。

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中芯国际的28纳米及14纳米在2019年收入中占比为4.32%。据介绍,中芯国际的14纳米从2019年底开始投入量产,在公司去年第四季度中贡献了1%的收入。

公司曾在回复问询函中称,中国大陆尚无企业具备14纳米以下先进工艺的量产能力,公司作为中国大陆第一家实现14纳米量产的集成电路晶圆代工企业,具备14纳米以下先进工艺研发所需要的技术基础与资金实力。与第一代FinFET技术中的14纳米相比较,公司预计第二代FinFET技术有望在性能上提高约20%,功耗降低约60%;14纳米及以下先进工艺主要应用于5G、人工智能、智能驾驶、高速运算等新兴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对于中芯国际有超过3亿美元的28纳米制程集成电路晶圆代工的在手订单,上市委要求其披露这是否构成亏损订单,是否预计了相关损失以及对报告期内财务报表的影响;毛利率持续负是否构成上述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减值的迹象,如是,需要计提的减值准备是否会对公司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根据披露,报告期内,中芯国际14纳米的毛利率为正,但28纳米产品的毛利率为负,主要原因系2018年和2019年度全球28纳米制程市场出现产能过剩,以及公司自身28纳米制程相关的产线仍面临较高的折旧压力。

此外,公司还要求中芯国际说明,在科创板上市后,公司在资本公积金运用、股份优先认购安排、独立董事股权激励等方面,与中国内地现行公司证券法律法规要求的差异。

科创板新“募资王”

公开信息显示,截至2019年12月底,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大唐香港持股比例为17%,第二大股东鑫芯香港持股比例为15.76%,公司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对于中芯国际如此“闪电”般的速度,一位资深投行人士曾对记者表示,中芯国际是香港上市企业,其治理结构、财务透明等方面都比第一次上市的企业要规范的多,所以相关流程要比一般企业快。公司的上市在很多制度规则是全新尝试,一旦正式在科创板注册挂牌并运行良好,会给目前在海外上市的部分企业提供成功案例,增大这些企业登陆科创板的可能性。

根据申报稿,2017年-2019年,中芯国际实现营业收入213.9亿元、230.17亿元、220.18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2.45亿元、7.47亿元、17.94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73亿元、-6.17亿元、-5.22亿元。

此次申请科创板上市,中芯国际拟募集资金200亿元,将打破中国通号的募资额成为科创板新一代的“募资王”。

记者还注意到,中芯国际此前发布公告称,大唐及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将不会行使有关人民币股份发行的优先认购权,其联属公司正在考虑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参与本次发行。而就在近日,公司已经敲定两大战略投资者:中国信科和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两者合计斥资25亿元参与中芯国际科创板IPO战略配售。其中,中国信科最多认购金额为20亿元,上海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则至多认购5亿元的人民币发行股份。

记者 杨紫薇


上一篇 & 下一篇